113-2_法學專業日文(一~四)
法學院博士班
教學目標


授課形式


課程內容與進度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D11324

修課人數
1

113-2_德國法學名著選讀(一~四)
法學院博士班
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透過閱讀德語法學文獻掌握德國法學理論的能力,俾利於法學研究的深化與法學論文的撰寫。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8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dtv圖譜集」(dtv-Atlas)是德國口袋書出版社(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簡稱dtv)針對各學科基礎知識所出版的系列叢書,其特色在於除了文字敘述之外尚輔以許多圖示來協助讀者掌握核心知識。本學期將閱讀的是「dtv圖譜集」關於法學所出版的第一冊圖譜集(dtv法學圖譜集共兩冊),該冊圖譜集由德國符茲堡大學法學院Eric Hilgendorf教授執筆,內容包含基礎法學、公法學和刑法學的核心知識。本學期將視同學們感興趣的法領域選擇該書的若干章節進行閱讀與討論,具體的上課方式和進度將依照同學們的德文閱讀能力做安排與調整。

教科書/參考書
Eric Hilgendorf, dtv-Atlas Recht Bd. 1, Grundlagen Staatsrecht Strafrecht, 3. Aufl., München 2012.

評分標準
課堂表現占100 %。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D11324

修課人數
1

113-2_刑法專題研究(一~四)
法學院博士班
教學目標
訓練學生對於刑法理論做深入研究與思考,針對刑法議題撰寫學術論文,並進行口頭演說與學術討論。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緊急避難係刑法釋義學的重要基礎概念,但至今仍有許多尚待解決的理論問題。一方面,若干緊急避難的傳統議題迄今仍舊存在爭議的空間,例如我國刑法第24條第1項本文所謂「不罰」究係指阻卻違法抑或阻卻罪責,同條第1項但書所規定避難過當得減輕或免除其刑的判斷標準為何,緊急避難的利益衡量應採取何種標準,生命對生命的緊急避難應如何被評價,以及強制性緊急避難的法律效果為何。另方面,新興科技的發展亦使緊急避難理論面臨新的挑戰,例如自動駕駛的「兩難困境」(Dilemma)應如何適用緊急避難的理論來解決。 本學期將圍繞與緊急避難相關的刑法議題進行深入研討,先選取國內若干關於緊急避難的重要文獻進行導讀與討論,同時讓同學們選擇相關議題撰寫學術論文(字數應在1萬字以上),再由同學們針對所撰寫的論文進行口頭報告與討論,最後同學們總結討論意見提交修改後的論文。

教科書/參考書
林東茂,刑法總則,一品文化,2023年7月,四版。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自版,2024年9月,十二版。 王皇玉,刑法總則,新學林,2024年7月,十版。 許澤天,刑法總則,新學林,2024年5月,五版。 許澤天,免除罪責緊急避難,台灣法律人第17期,2022年11月,頁140-148。 薛智仁,阻卻不法之緊急避難:法理基礎、適用範圍與利益權衡標準,台大法學論叢第48卷第3期,2019年9月,頁1147-1221。

評分標準
論文占60 %,口頭報告占20 %,課堂討論占20 %。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D11324

修課人數
0

113-2_法學英文名著選讀(一~四)
法學院博士班
教學目標


授課形式


課程內容與進度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D11324

修課人數
3

113-2_商事法專題研究(一~四)
法學院博士班
教學目標


授課形式


課程內容與進度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M11321

修課人數
13

113-2_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法學院博士班
教學目標
取得法學博士學位(Dr. iur. / Ph.D. in Law)者應具備獨立、深入的學術工作能力。本課程使參與者體驗各個法領域的研究方法,以獲得獨立的法學研究能力以及跨領域研究所需的知識技能。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8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採取協同教學方式,請注意班辦公室公告的授課教師與進度。

教科書/參考書
授課教師自編教材。

評分標準
課堂表現占70 %,全程參加法學院博士班經典講座系列占30 %。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D11324

修課人數
4

113-2_高階法政策學專題研究(一~四)
法學院博士班
教學目標


授課形式


課程內容與進度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D11324

修課人數
3

113-2_干預法制之研究
法學院博士班
教學目標
  干預法制包含警察法、秩序法(行政罰法)與警察刑事措施法,由於警察同時擁有在行政上防止行政危害,在刑事上犯行追緝之雙重任務與功能,所以警察法制大約亦可分為警察行政法制與警察刑事法制兩大部分。前者屬行政法個論領域;後者屬刑事訴訟法中警察協助檢察官偵查犯罪之領域。在法學界通稱的「警察法」指的是前者,即在憲法、行政法原理原則支配下之警察行政法,係國家為達成警察任務,設置警察組織(含機關、人員)行使警察職權,並接受行政救濟(含訴願、行政訴訟、聲明異議、抗告、賠償及補償)所依據或執行有關法令(含成文與不成文)之總稱。而在實定法上所稱之「警察法」,係由立法院依憲法第一○八條第一項第十七款,於民國四十二年元月十五日制定公布施行的法律。作為行政法各論之警察行政法,若依行政法總論之體系,可分為警察組織法、警察人員法、警察作用法與警察救濟法。但為揮別「警察國家」之負面陰影,特別是受德國警察法的影響,先將警察組織法中有關權限或管轄部分,匯集成警察任務法,以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下之法治國理念予以檢驗。換言之,先給警察在現代國家行政中任務與角色定位,防免警察任務與權限之恣意擴大,此乃一般行政法個論所僅見。本課程亦將歸納上述警察法理論,提供相關案例解析,俾以使博士生從理論中更了解警察法理論之運作。 而行政罰法係行政法特論中很重要的一環,關係著行政效能與人權保障等重要議題,已經成為學習行政法必備之課程,本課程作為行政法深入進修課程,期使同學具有更完備與深入的行政法知識。2005年我國制定行政罰法,該法為實現公平正義,填補制裁漏洞,本法明定對私法人、非法人團體或其他私法組織有代表權之人的故意或重大過失行為併同處罰;對所得利益超過裁處最高額者得酌量加重處罰;對不當利得者得予追繳;對故意或重大過失致成違規之工具,得擴大沒入;對得沒入之物為處分使用或減損價值,得追徵沒入。近十餘年,我國陸續制定行政程序法,大幅修正行政執行法、訴願法及行政訴訟法,並制定本法,其共通目標均在於落實依法行政,身為法律人自當謹記遵循,努力達成目標。 另有關警察刑事措施法制,主要研究係依警察職權行使法與刑事訴訟法等,有關刑事司法處分,如搜索、扣押、刑事鑑識等,經由研究了解各項措施之要件與原則,連結警察法與秩序法等,另我國警察法第2條規定警察之任務,同法第9條列舉警察之職權,若依功能區分,可分為行政警察職權與司法警察職權依刑事訴訟法,檢察官是偵查主體,司法警察(官)為檢察官之偵查輔助機關,但現實上,絕大多數案件皆由司法警察獨立完成偵查,對於濫用偵查權、違法不當之偵查作為,研究應給予事後救濟之機會,並針對警察行政法措施與刑事法措施之區分,深入探討與研究。在本課程,引導博士生,研讀各項重要學者在相關法制領域之學術論述,以提升博士生未來研究與撰寫博士論文之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6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課程目標概說。第二週:警察法概論。第三週:秩序法概論。第四週:警察刑事措施法制概論。第五週:警察法論文研討。第六週:警察法論文研討。第七週:警察法論文研討。第八週:警察法論文研討。第九週:警察法論文研討。 第十週:秩序法論文研討。第十一週:秩序法論文研討。第十二週:秩序法論文研討。第十三週:秩序法論文研討。第十四週:秩序法論文研討。第十五週:警察刑事措施法論文研討。第十六週:警察刑事措施法論文研討。第十七週: 警察刑事措施法論文研討。第十八週:綜合研討。

教科書/參考書
1.行政罰法立法理由總說明及逐條說明。 2.法務部編印「行政罰法宣導講習手冊」94年6月。 3.吳庚著「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9版,94年10月。 4.林錫堯著「行政罰法」初版3刷,94年10月。一. 常識性質者:可參考李震山等編,警察人員法律須知(一)-(五),永然文化出版公司。(一)(二), 2002年1月4版;(三)(四)(五),1999年12月初版。二. 教科書性質(警察行政法)而涵蓋本課程相關議題之較新著作,為陳立中,警察法規,台灣警察專 科學校出版,2005年8月7版;洪文玲、蔡震榮、鄭善印合著,警察法規,空中大學用書,2005年;李震山,警察法論,正典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10月,以警察任務法為主軸,涉及部分組織與作用法問題;梁添盛,警察權限法,1999年,自印,偏重於作用法部分。三. 「警察行政法個論」著作,例如:曾英哲,社會秩序維護法,台灣警察專科學校,2002年8月;蔡震榮,警察職權行使法概論,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12月;蔡庭榕、簡建章、許義寶、李錫棟合著,警察職權行使法逐條釋論,五南出版公司,2005年2月;李翔甫,從基本權保障觀點論警察實施酒測之職權,新學林出版公司,2006年…等。四. 請參考李震山,警察法,二○○二年、二○○三年、二○○四年、二○○五年學界回顧,收錄於月旦法學雜誌別冊(2003年8月),月旦法學雜誌別冊(2004年8月)、月旦法學雜誌第122期(2005年7月)及月旦法學雜誌第139期(2006年12月)。五. 月旦法學教室自2006年3月起「警察作用法」連載,共六講,每兩個月一講(月旦法學教室第41、43、45、47、49、51期)併此敘明。六. 內政部警察法學研究中心與內政部警政署編印之警察法學,共五輯(每年一輯,2002-2006年),蒐集警察法學者及專家之學術性論文(每期約15篇),值得參考。七. 外國警察法制之研究與介紹部分。李震山著: 德國Prof. Dr. Scholler合著,警察法案例評釋,988;並翻譯Scholler/ Schloer合著之「德國警察與秩序法原理」,1995。德國法資訊,警大蔡震榮教授、台大林明鏘教授、高雄大學陳正教授。美國法之資訊,台大王兆鵬教授、警大洪文玲教授、蔡庭榕副教授等。日本法之資訊,開南大學鄭善印教授、警大林素鳳教授、警大許義寶教授等皆有學術論文發表,值得參考。其他從刑事訴訟觀點探討警察權問題之文章亦多,不擬一 一。八. 法典方面,內政部警政署編印有「警察實用法令」,甚為齊全,一般六法全書亦勉強可資運用。九. 電子資訊:內政部警政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npa.gov.tw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nw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警光雜誌社,http://www.police.org.tw 考選部:http://wwwc.moex.gov.tw

評分標準
以博士生繳交研讀論文心得報告成績為主,並針對學習精神與毅力,酌於加減分。即以平時討論成績以及論文報告為標準,平時討論成績佔百分之三十,期末報告百分之七十。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D11324

修課人數
0

113-2_國際經貿與紛爭解決
法學院博士班
教學目標
This course helps students to explore international trade systems and business transaction by understanding underline legal principles of WTO and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s. The bas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ill also be explored.The recent trade disputes and practical case study will also be discussed. By studying course materials and case discussion in the class,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enhance her understanding of WTO and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as well as writing and research skills of managing legal English in business environment. [Google Meet] for online teaching(2023.04.18-2023.06.20): https://meet.google.com/oaf-nrri-jtb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This course offers the survey of basic legal and policy framework of WTO, underlining policy concerns,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several landmark cases concerning international trade dispute resolution. This course will also explore important issues concerning international trade, such as international IP, antidumping, public health concerns,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rotection, and trade and environment issues in the context of WTO framework or domestic legal system in several major economic powers such as U.S. and China.

教科書/參考書
Course materials provided or assigned by the lecturer.

評分標準
Class Evaluation proportion: class performance, participation of class: 40% final report:6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M11323

修課人數
5

113-2_法學英文(一~四)
法學院博士班
教學目標


授課形式


課程內容與進度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M11323

修課人數
17

113-2_法學德文(一~四)
法學院博士班
教學目標
法學德文碩博合開 選課同學請自行先學習德國的字母發音, 德國法入門 德國文獻查詢與引用能力 博士畢業論文準備 依選課學生德文程度,從最基本開始 自學網站 1.德語字母發音 (在家自己練習,英德對照) 2.德語問候 3.德語一百句 4.德語8句 5.自我介紹 (德語字母歌) 6.阿拉伯數字用德文發音 7.線上德語 英德對照 8.看圖學德文 英德對照 9.身體各部位 10.市場買菜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 Die juristische Ausbildung und die juristischen Berufe 2. Zugang zum Recht 3. Das Verfassungsrecht 4. Verträge und andere Rechtsgeschäfte 5. Familien- und Erbrecht 6. Handels-, Gesellschafts- und Arbeitsrecht 7. Das Strafrecht 8. Das Verwaltungsrecht 9. Das Verfahrensrecht 10.Internationales Privratrecht, Europäisches Gemeinschaftsrecht und Europäische Menschenenrechtskonvention

教科書/參考書
Simon/Funk-Baker, Deutsche Rechtssprache, Ein Studien- und Arbeitsbuch mit Einführung in das deutsche Recht

評分標準
出席與上課表現 40% 口試30% 筆試3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M11323

修課人數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