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_光電材料與製程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教學目標
本課程將讓學生學習近代光電材料的製造應用與科技工程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7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光的特性、光電技術與原理、光電材料介紹、光電元件原理、製程與應用(LED、雷射、顯示器、檢測器、太陽能電池…)

教科書/參考書
Optoelectronics & Photonics: Principles & Practices, Safa Kasap 2nd

評分標準
期中考試30%、期末報告30% 平時4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356

修課人數
7

113-2_晶體繞射原理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教學目標
課程的目標是介紹晶體結構的基本概念、空間群對稱性等晶體學基本知識,並延伸出材料分析的基礎應用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0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晶體結構與鍵結、晶體對稱、Bravais lattice structures、點群、空間群、International Table for X-ray Crystallograhy、期中、米勒指標與極軸判讀、實空間與倒空間、晶體結構分析:X光繞射、LEED、RHEED和TEM的簡介與實務應用和期末

教科書/參考書
The Basics of Crystallography and Diffraction, Second Edition

評分標準
期中考試35%、期末報告35% 平時作業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256

修課人數
34

113-2_材料化學實驗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教學目標
課程設計內容主要使化材系學生熟悉有機材料化學反應、高分子合成和無機/有機材料化學反應。課程規劃主要使學生熟悉基礎的材料科實驗技巧與材料之學理介紹,並深入淺出的介紹材料科技,課程中以實作課程使學生認識材料之製備方法與過程,建立學生之學理和實驗操作基礎。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8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本課程為「奈米綠色學程」的基本課程,課程包含基礎的有機與無機材料化學之學理介紹;課程內容分項為材料化學基礎分離、材料化學反應、材料光譜分析、高分子材料化學和無機/有機材料化學。以下為課程規劃: 材料化學基礎分離實驗 �� 材料之分級蒸餾實驗 �� 材料再結晶實驗 �� 材料萃取分離實驗 �� 材料色層分析實驗 材料化學反應實驗 �� 火巠 類的化學反應 �� 醇類的化學反應 �� 醛類化學反應 �� 酯化反應 �� 熔膠-凝膠法實驗 �� 奈米粉體之製備與性質檢測-以光觸媒粉體為例 �� 介電陶瓷薄膜之製造與量測(I) 材料光譜分析實驗 �� 材料之紅外線光譜分析實驗 �� 材料之紫外線-可見光光譜分析實驗 高分子材料化學實驗 �� 聚苯乙烯之懸浮聚合 �� 極限黏度法量測聚苯乙烯之平均分子量 �� 環氧樹脂之合成與硬化 �� 聚合物之熱分析實驗 �� 聚合物之結晶及型態觀察實驗

教科書/參考書
1、廖德章、莊彥和,有機化學實驗,六版,高立圖書公司,91年 2、廖德章、莊彥和,有機化學實驗上冊,五版,高立圖書公司,90年 3、廖德章、莊彥和,有機化學實驗下冊,五版,高立圖書公司,90年 4、John McMurry, Fundamentals of Organic Chemistry, 5 ed., Thomson Book Store, 2003 5、William H. Brown, Introduction to Organic Chemistry, 7 ed., Saunders College Publishing, 2002 6、徐惠麗、劉東明,普通化學實驗,立誠書局,90年 7、劉雅麗、陳有順、吳麗娟,化學實驗,華杏出版公司,88年 8、曾添文,普通化學實驗,全威圖書公司,87年 9、呂春美,合成化學實驗,文京圖書公司,87年

評分標準
實驗報告與討論(50%) 期初預報(10%) 期末結報:10% 興趣與實驗精神(30%)

學分數
1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256

修課人數
26

113-2_智慧財產權保護法制與實用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教學目標
本課程目標在使非法律系學生能了解與智慧財產權相關之法律的基本概念,進而體認智慧財產權在研發、創新上的重要性,並對專利申請實務有初步認識。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6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1週 114.02.14 課程及智慧財產權簡介 / 第2週 114.02.21 法律與生活I / 第3週 114.02.28 和平紀念日停課 / 第4週 114.03.07 法律與生活II / 第5週 114.03.14 著作權法 / 第6週 114.03.21 盜版與合理使用 / 第7週 114.03.28 商標法 / 第8週 114.04.04 清明連假停課 / 第9週 114.04.11 商標仿冒與侵害救濟 / 第10週 114.04.18 專利法I / 第11週 114.04.25 專利法II / 第12週 114.05.02 專利申請實務 / 第13週 114.05.09 營業秘密法 / 第14週 114.05.16 分組報告I / 第15週 114.05.23 分組報告II / 第16週 114.05.30 端午節停課 / 第17週 114.06.06 智慧財產權觀念統整 / 第18週 114.06.13 期末考

教科書/參考書
1. 智慧財產權與法律,陳銘祥等四人合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參考書) 2. 智慧財產權入門,趙晉枚等六人合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參考書)

評分標準
課堂出席30%、分組報告30%、期末考4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1156

修課人數
92

113-2_生物化學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解DNA, RNA 與蛋白質基本結構,酵素調控及相關分子生物技術 視訊通話連結:https://meet.google.com/iaf-qxer-fns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0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 Bichemistry:An evolving science. 2.Prote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3.Exploring proteins and proteoms 4.DNA, RNA, and the flow of genetic information. 5.Exploring gene and genomes. 7.Hemoglobin: Portrait of a protein in action. 8.Enzyme: basic concepts and kinetics 9.Catalytic strategies 10.Regulatory strategies

教科書/參考書
Biochemistry by Berg, Tymoczko, Stryer 7th

評分標準
共2次考試 (成績最高者佔6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156

修課人數
18

113-2_能源材料特論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教學目標
重點介紹現今國際間最熱門的能源材料研究進展. 包括氫能材料發展、燃料電池材料、太陽能電池材料等. 使學生瞭解綠色能源發展方向 並理解機本運作原理 掌握未來研究伐發展方向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6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教材: 1 課程介紹 2 氫能技術與發展 3氫能技術與發展 4 氫能材料與應用 5 專家演講 6燃料電池現況與未來 7質子交換膜型燃料電池材料 8 期中考週 9 質子交換膜型燃料電池材料 10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材料 11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材料 12專家演講 13太陽能電池現況與未來 14晶矽/多晶矽/非晶矽太陽能電池材料 15 III-V族/II-VI族太陽能電池材料 16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材料 17期末報告 17期末報告 18期末考週

教科書/參考書
1.新能源材料 (by李源弘等)--文京圖書 2.燃料電池(by黃鎮江)---全華圖書 3. 太陽能電池元件導論-材料、元件、製程、系統2版 4. 氫能─21世紀的綠色能源 (by 毛宗強等)---新文京 5. 期刊論文

評分標準
1次期中考(30%)、1次期末考 (30%) 出席 (20%) 報告 (2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356

修課人數
12

113-2_高等輸送現象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教學目標
輸送現象課程主要包括流體力學、熱傳學以及質傳學,為化材系所主要核心科目之一。本課程化工與材料輸送現象(Ι),目的在使學生具有流體力學及熱傳學之基礎知識,課程將介紹流體之性質、動量傳遞方程式、層流應用等,使學生未來能應用於單元操作問題及相關科目上,並具有化材科系之基本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8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Introduction (2)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Laminar Flow (3)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Fluid Flow

教科書/參考書
W. L. McCabe, J.C. Smith and P. Harriott,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7th edition.

評分標準
Quiz (20%) Midterm (25%) Final Exam (25%) Attendance (10%) Participation in discussion (2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356

修課人數
4

113-2_材料表面分析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材料表面分析的原理、儀器、應用和研究方法,對於問題可以選擇適當的分析方法並對測試測試結果能予以正確解釋。內容包括表面科學與應用、光電子譜、歐傑光譜儀、二次離子質普儀、掃描探針顯微鏡、掃瞄穿隧顯微鏡、低能電子繞射和其他表面分析方法的新進展。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7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5.00%;田野調查-5.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 表面科學簡介 2. 材料分析簡介 (I) 3. 國定假日 4. 材料分析簡介 (II) 5-6. X光光電子能譜儀(ESCA) 7. 同步輻射與UPS 8.國定假日 9. 期中考 10. 表面分析儀器之應用口頭報告(I) 11. 歐傑電子能譜儀(AES) 12. AES, 二次離子質譜儀(SIMS) 13-14. 掃瞄探針顯微鏡 15. 高/低能電子繞射(RHED/LEED) 16. 國定假日 17.期末考 18.表面分析儀器之應用口頭報告(II)

教科書/參考書
1.自編教材 2. Surface Analysis-The principal Techniques, John C. Vickerman, John Wiley & Sons, 1997 3. 材料分析 汪建民 編

評分標準
評分標準 期中考(30%) 期末考 (30%) 口頭報告 (30%) 平常表現,心得, Q&A ,參與度 (1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356

修課人數
21

113-2_健康工程特論與實作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教學目標


授課形式


課程內容與進度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256

修課人數
30

113-2_X-光繞射與晶體結構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教學目標
使學生認識物體對稱性概念與繞射理論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9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簡介2.材料微結構與原子排列3.晶體對稱性4.倒置晶格5.布拉格繞射理論6.X光繞射7.電子繞射

教科書/參考書
教科書:B.D. Cullity and S.R. Stock," Elements of X-ray Diffraction", 3rd edition, Prentice Hall, 2001
參考書:許樹恩、吳泰伯,"X光繞射原理與材料結構分析",行政院國科會精儀中心科儀叢書6,1993.

評分標準
Mid-term Exam : 40%
Final Exam : 40%
Attendance/Homework : 2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356

修課人數
13

113-2_材料科學原理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材料科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建立材料結構、性質、製程與應用之間的聯繫。 2.提供深入的理論背景,幫助學生掌握材料在微觀和巨觀層次的行為,為後續專業課程和研究打下堅實基礎。 3.幫助來自不同領域或背景知識不足的學生快速進入材料科學領域,彌補基礎課程的不足。 4.透過文獻整理與報告強化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8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材料的結構與鍵結,2.晶體學與缺陷,3.材料的熱力學基礎與相圖,4.材料的動力學,5.材料的機械性質,6.材料的相變與強化機制,7.材料的熱行為,8.材料的腐蝕與降解,9.材料的製備與製程,10.期末專題報告

教科書/參考書
1.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n Introduction, Callister, W.D. & Rethwisch, D.G. (2018) 10th edition, Wiley. 2.Foundation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mith, W.F. & Hashemi, J. (2023) 7th edition, McGraw-Hill. 3.Essenti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keland, D.R. & Wright, W.J. (2019) 4th edition, Cengage Learning. 4.Physical Metallurgy Principles, Reza Abbaschian, Lara Abbaschian, Robert E. Reed-Hill (2009) 4th edition, PWS-Kent Publishing Company.

評分標準
考試:40%、文獻閱讀與報告:50%、作業與課堂參與:1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356

修課人數
11

113-2_精密儀器分析與實作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精密儀器分析(含電子顯微鏡、X光繞射儀、原子力顯微鏡)的原理與應用,藉由實務的儀器分析操作, 具備對於材料形貌、成份、結構的分析與解釋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7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電子顯微鏡原理與操作教育訊練 電子顯微鏡分析實作 電子顯微鏡資格考照 X光繞射儀原理與操作教育訊練 X光繞射儀分析實作 X光繞射儀資格考照 原子力顯微鏡教育訊練 原子力顯微鏡分析實作 原子力顯微鏡資格考照

教科書/參考書
自編教材 儀器操作訓練手冊

評分標準
評分標準 儀器資格考試(筆試/操作考),證照級數,平常實作表現 (70~80%) 材料分析實作報告 (20~30 %) (SEM/EDS, XRD, AFM)三台儀器中至少要有兩台通過課程的實作考核才能及格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356

修課人數
25

113-2_專題討論(II)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教學目標
1. 聘請校外學者專家與業界傑出人士,講授專業技術、研究、就業,人生經驗,培育學生跨領域的視野與能力。 2. 培養學生發表研究成果的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8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依受邀演講、與學生報告的主題編排之。

教科書/參考書
網路與論文相關資料

評分標準
由學生出席、問答、互動,與報告等綜合表現評定之。 參與度: 50 % 報告: 50 %

學分數
0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M11356

修課人數
38

113-2_精油化學與實務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教學目標
1. 學習精油化學能瞭解各種精油組成、分子結構及其物理、化學及生物特性 2. 瞭解精油的萃取、分析方式及其使用的安全性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01 芳香療法與精油的歷史 02 1.精油概論2.認識植物精油3.精油安全性與保存 03 1.精油化學成分(一) 萜烯類、酸類、醇類 04 1.精油化學成分(二) 醛類、酯類、酮類 05 1.精油化學成分(三) 酚類、醚類、內酯類、芳香烴類 06 1.精油化學成分(四) 2.精油萃取方法 07 1.脈輪與身心能量的認識 08 1.精油的實務與應用(一) 2.單方精油分析(一) 09 期中考週 10 1.精油的實務與應用(二) 2.單方精油分析(二) 11 1.精油的實務與應用(三) 2.單方精油分析(三) 12 1.精油的實務與應用(四) 2.精油配方 13 1.精油抗菌洗手乳製作 14 1.精油洗髮精的製作 15 期末報告(一) 16 期末報告(二) 17 期末報告(三) 18 期末考週

教科書/參考書
1.歐明秋、游銅錫、林麗雲 (2018). 精油化學,第二版. 台北:華杏. 2.易光輝、王曉芬、李依倩 (2014). 精油之化學基礎與實務應用,第二版.台北:華杏. 3. Sue Clarke (2008). Essential chemistry for aromatherapy, 2nd edition. UK: Churchill Livingstone, Elsevier.

評分標準
1. 課堂參與情形 佔 20 % 2. 個人作業(含團體整組心得分享) 佔 45 % 3. 期中報告 佔 10 % 4. 期末報告 佔 25 %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156

修課人數
32

113-2_石油化學工業實務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教學目標
1.核心能力介紹:對化工產業有初步的了解。 2.知識:物理、化學、熱力學及化工單元操作。 3.技能:能親眼目睹石化廠之製程與管理。 4.學習成效:能認識與瞭解–化工單元操作之實務應用。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6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始業式, 第二週、化學工廠程序控制與資訊安全, 第三週、觸媒在煉油與石化工業之應用, 第四週、潤滑油淺談, 第五週、橡膠產業簡介, 第六週、與第十一週合併上課, 第七週、石化廠設備與管線檢查與管理, 第八週、與第十一週合併上課, 第九週、期中考週, 第十週、與第十四週合併上課, 第十一週、中油石化事業部林園廠參訪, 第十二週、石化上游產業介紹, 第十三週、與第十五週合併上課, 第十四週、台南市前鋒路加油站參訪, 第十五週、中油公司訓練所模擬實習, 第十六週、單元操作與輸送現象, 第十七週、國家能源政策與中油綠能研發及結業式, 第十八週、期末考週

教科書/參考書
各講師自行編列

評分標準
教學方法:課堂講解、分析及示範、實務操作、實作設計、檢討報告、分享心得。 評分標準: 課堂問答與討論 60% 實務操作 10% 工廠參訪 20% 學習心得 1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056

修課人數
22

113-2_材料機械性質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教學目標
材料機械性質是強調材料巨觀性質與材料微觀結構、原子鍵結及晶體結構之間的關係,對於在工程上有效選用固體材料而言,是一門基礎且重要的課程。本課程除介紹相關理論外,也將介紹相關量測方法。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8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本課程內容包括彈性及塑性行為、差排理論、單晶與多晶材料之塑性變形、多晶材料之高溫變形、材料破壞力學、材料強化機構、材料疲勞、潛變與氫脆性等問題之討論。依課程內容與進度,每週進行不同主題的講授。

教科書/參考書
1.教師自編教材 2. Thomas H. Courtney, Mechanical Behavior of Materials, 2nd ed., McGraw Hill, 2000. 3.Robert E. Reed-Hill and Reza Abbaschian, "Physical Metallurgy Principles," 3rd Edition, PWS Publishing Company, Boston, 1994. 4. William D. Callister, J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 Introduction, 7th ed.,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7.

評分標準
期末考或期末報告(30%)、口頭報告(30%)、書面報告(20%)、作業(10%)、課程參與度與課堂表現(1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156

修課人數
15

113-2_業界實習(三)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教學目標
學生校外實習,讓學生於四年級下學期提早進入職場,體驗職場之文化與環境。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業界實習-95.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自開學第一天即直接到簽約之實習公司開始實習,至課程結束。

教科書/參考書
無,以實習公司資料為主。

評分標準
業界實習主管50%,輔導老師50%。

學分數
9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056

修課人數
5

113-2_材料力學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教學目標
本課程分以建立同學之材料基礎知識,並能掌握材料力學應用與材料力學計算。包括物體受力後之應力與應變基本觀念,以及相關力學基礎。從拉伸、壓縮與剪切之應力應變關係,探討材料彈性和塑性變形,並應用於軸向與扭轉桿件。另外,梁桿件剪力與彎矩力圖之繪製以及平面應力與應變之研析。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8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1章 拉伸、壓縮與剪切(3周) 第2章 軸向承載桿件(2周) 第3章 扭轉(2周) 第4章 剪力與彎矩(4周) 第5章 梁的應力(4周) 第6章 應力與應變分析(3周) 第7章 柱(2週)

教科書/參考書
1. B. J. Goodno, J.M. Gerer, Mechanics of Materials, 9th Edition in SI Units. (2018) (滄海書局代理) 2. R. C. Hibbeler, Mechanics of Materials, 10th Edition in SI Units. (Global Version). (2018)(高立書局代理)

評分標準
1. 出席率(20%) 2. 作業(20%) 3. 平時考(20%) 4. 期中考(20%) 5. 期末考(2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056

修課人數
5

113-2_專題討論(I)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教學目標
藉由邀請不同學者專家蒞校演講,開拓學生視野,建立跨領域學習合作之基本概念,為未來學生職涯規劃提供方向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7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依系上公告: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心得報告佔50%,出席及平時表現佔50%

學分數
0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1156

修課人數
45

113-2_儀器分析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教學目標
介紹各種分析儀器之基礎原理,儀器基本設計及操作,與儀器之應用,使學生瞭解各項儀器可應用的領域與範圍,奠立未來於研究上與實務操作使用各項分析儀器的智能,擴充對材料分析應用的認知。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8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影音補充-1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 Introduction 2 Signal and Noise 3~4 An Introduction to Spectrometric Methods 5~6 Components of Optical Instruments 7~10 Atomic Spectroscopy (AA, AFS, AES); Mid-term Exam in 9th week. 11~15 Molecular Spectroscopy(UV-Vis, Luminescence Spectrometry, IR) Oral Presentation 16~17 Mass Spectroscopy(Atomic MS, Molecular MS) Oral Presentation 18 Final Exam and Oral Presentation

教科書/參考書
教科書 : Principle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6th Ed., D. A. Skoog, F. J. Holler, S. R. Crouch 參考書 : 1. 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 Analysis, Judith F. Rubinson, Kenneth A. Rubison 2. Undergraduate Instrument Analysis, James W. Robinson, Eileen M. Skelly Frame, George M. Frame II 3. 儀器總覽– 國科會,精密儀器發展中心

評分標準
2次期中考(20%, 20%)、1次期末考 (30%) 上台報告或回家作業 (10%) 出席 (2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256

修課人數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