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_書報討論(四)
應用物理學系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掌握物理領域最新研究動態以及學習進行研究工作時所需的基本知識。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0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邀請教授講解各物理專門領域的研究內容或業界專家對科技產業的介紹

教科書/參考書
自製講義或投影片

評分標準
每次的出席狀況(80%)與報告(20%)

學分數
0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M11243

修課人數
2

113-2_專題研究(二)
應用物理學系
教學目標
藉由教授指導,演講及討論,使同學進一步了解學術研究的議題,提昇研究興趣.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2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討論時間與題目於開學後公告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出席狀況: 60% 心得報告: 40%

學分數
1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343

修課人數
0

113-2_固態物理(二)
應用物理學系
教學目標
使同學對於固態材料物質中能帶理論的應用、電性、磁性、超導特性以及光學性質等能有清楚的了解。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8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Ch7. Energy bands Ch8. Semiconductor crystals Ch9. Fermi surfaces and metals Ch10. Superconductivity Ch11. Diamagnetism and paramagnetism Ch12. Ferromagnetism and antiferromagnetism Ch13. Magnetic resonance

教科書/參考書
Text Book: 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Physics Global Edition, Charles Kittel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 60% (作業、出席狀況、上課情況) 期末報告: 4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243

修課人數
13

113-2_掃描探針顯微術
應用物理學系
教學目標
講述掃描探針顯微術之相關學理及各式掃描模式,及其於表面科學與材料科學之應用。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3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introduction, principle of AFM 2.vibrating cantilever method 3.AFM equipment: scanners, probes, software 4.surface forces and force curve measurement 5.magnetic characterization 6.electrical characterization 7.piezoresponse force measurement 8.Q control 依各週進度前往實驗室實機操作

教科書/參考書
1. Applied Scanning Probe Methods V, edit by Bharat Bhushan and Harald Fuchs, Springer 2007 2.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Vol 1, 2, 3, and 4, edit by Sergei Kalinin and Alexei Gruverman, Springer 2007

評分標準
期末測驗及實作成績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243

修課人數
6

113-2_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
應用物理學系
教學目標


授課形式


課程內容與進度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243

修課人數
4

113-2_半導體元件與物理(二)
應用物理學系
教學目標
教授元件運作原理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0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BJT, MOSFET and advanced devices

教科書/參考書
Semiconductor physics and devices : basic principles Donald A. Neamen

評分標準
期中60%(two times),期末4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243

修課人數
20

113-2_薄膜物理
應用物理學系
教學目標
透過本課程之教學,將幫助學生掌握並能運用薄膜製程與形成機制的相關知識。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7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 Introduction 2. Gas Kinetics 3. Vacuum Technology 4.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 5. Plasma Deposition 6.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Techniques: Sputtering, Evaporation, Laser Ablation 7. Epitaxy 8.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Thin Films 9. Film Characterization

教科書/參考書
參考書: 1. Materials Science of Thin Films: Deposition & Structure (by Milton Ohring) 2. Thin-Film Deposi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by Donald L. Smith)

評分標準
作業及平時成績:60% / 期末考(報告):4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243

修課人數
21

113-2_量子力學(二)
應用物理學系
教學目標
介紹對稱、守恆定律、與時間無關的微擾理論、WKB近似與量子動力學等,以作為了解在奈米結構中的量子性質之基礎。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0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 Symmetries & Conservation Laws 2. Time-Independent Perturbation Theory 3. The Variational Principle 4. The WKB Approximation 5. Quantum Dynamics

教科書/參考書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 (David J. Griffiths, Darrell F. Schroeter)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80%、期中考:10%、期末考:1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243

修課人數
20

113-2_書報討論(二)
應用物理學系
教學目標


授課形式


課程內容與進度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學分數
0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M11343

修課人數
0

113-2_應用電子學實驗(二)
應用物理學系
教學目標


授課形式


課程內容與進度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143

修課人數
16

113-2_應用電子學(二)
應用物理學系
教學目標


授課形式


課程內容與進度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143

修課人數
19

113-2_光學(二)
應用物理學系
教學目標
光學課是一門實驗現象十分豐富的課程,藉由課堂上的講解,要讓學生瞭解光之生成、物理特性,以及光波行進之描述方法並掌握光學的基本原理和解決光學問題的基本方法。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0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7. The Superposition of Waves 8. Polarization 9. Interference 10. Diffraction 12. Modern Optics: Lasers and Other Topics

教科書/參考書
1. Eugene Hecht, "Optics", Pearson. 参考: 2. Max Born & Emil Wolf, "Principles of Optics", Pergamon Press. 3. Jurgen R. Meyer-Arendt,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and Modern Optics", Prentice-Hall. 4. C.A.Bennett, "Principles of Physical Optics", WILEY

評分標準
作業和平時表現 80% 考試 2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143

修課人數
24

113-2_X光物理
應用物理學系
教學目標
本課程首先敘述x光繞射的基本原理,接著闡明勞厄繞射,單晶結構和蛋白質結晶學等三大應用。隨後描述粉晶結構等材料方面的用途。介紹了x光繞射原理與相關知識之後,把重點放在單晶結構的探討。 本課程乃針對大二的同學設計,為物理系大二開始的選修主科。藉由詳細有系統的解說使同學掌握x光繞射的基本原理。主要的目標是使修課的同學能更深入地運用此種技術,並解決晶相等相關的問題。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6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5.00%;田野調查-0.00%;實驗-15.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輻射防護 2.X光的特性與偵測 3.契合散射與繞射、實際晶體繞射 4.X光儀原理及影響繞射因素 5.單晶繞射、粉末繞射 6.定性與定量分析、晶體結構分析 7.序化晶體之繞射 8.殘餘應力之分析 ------------------Midterm Exam------------------ 9.繞射峰形分析 10.優選織構測定、平面缺陷及薄膜分析 11.X光繞射儀操作實習 12.X光繞射儀操作實習 13.X光繞射儀操作實習 14.X光繞射儀操作實習 15.Rietveld refinement software實作 16.Rietveld refinement software實作

教科書/參考書
1. Elements of x-ray diffraction, B. D. Cullity 2. X-光繞射原理與材料結構分析, 吳泰伯 3. X-光繞射與應用, 盧天惠 4. X-射線法, 何伶文

評分標準
作業及點名30%
實驗實作7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143

修課人數
29

113-2_量子物理(二)
應用物理學系
教學目標
介紹量子物理基本理論包括角動量、中心力場、算符、自旋、微擾理論與氫原子模型等,使學生了解微觀世界的量子物理性質。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0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Angular Momentum 2.The Schrodinger Equation in Three Dimensions and the Hydrogen Atom 3.Matrix Representation of Operators 4.Spin 5.Time-Independent Perturbation Theory 6.The Real Hydrogen Atom

教科書/參考書
Quantum Physics (Stephen Gasiorowicz)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40%、期中考:30%、期末考: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143

修課人數
51

113-2_固態材料專題實作(一)
應用物理學系
教學目標
透過文獻閱讀、專題製作與討論,使學生深入瞭解所學的物理知識以及如何應用於固態材料領域。提供有興趣的學生藉由專題實作以培養學生動手做的能力,並由實驗架設訓練學生儀器的操作(或理論模型之建構)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固態材料領域知識整合的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3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討論確立研究題目。2.閱讀文獻,瞭解問題的背景知識與問題所在。3.學習實驗方法與技術。4.進行實驗。5.數據分析整理。6.結果討論。7.口頭報告。8.撰寫報告。

教科書/參考書
與專題研究主題相關的專書與期刊論文。

評分標準
依本系規定進行評分: 1.指導老師評分:60%;2.繳交專題期中報告:20%;3.參與專題演講之出席率:20%。

學分數
1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143

修課人數
31

113-2_奈米光電專題實作(一)
應用物理學系
教學目標
透過文獻閱讀、專題製作與討論,使學生深入瞭解所學的物理知識以及如何應用於奈米光電領域。提供有興趣的學生藉由專題實作以培養學生動手做的能力,並由實驗架設訓練學生儀器的操作(或理論模型之建構)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奈米光電領域知識整合的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3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討論確立研究題目。2.閱讀文獻,瞭解問題的背景知識與問題所在。3.學習實驗方法與技術。4.進行實驗。5.數據分析整理。6.結果討論。7.口頭報告。8.撰寫報告。

教科書/參考書
與專題研究主題相關的專書與期刊論文。

評分標準
依本系規定進行評分: 1.指導老師評分:60%;2.繳交專題期中報告:20%;3.參與專題演講之出席率:20%。

學分數
1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143

修課人數
17

113-2_理論力學(二)
應用物理學系
教學目標
理論力學是整個物理學的基石,它包含許多基本的觀念、方法和理論,需要極為精確的加以掌握,以備後續學習之用。 本課程乃針對大二的同學設計,為物理系大二開始的(上)必修/(下)選修主科。藉由詳細有系統的解說使同學掌握古典力學的基本原理。主要的目標是使修課的同學不只會使用analytic mechanics 的方法解決力學問題,並能使用Lagrangian及Hamiltonian。對於其他力學所牽涉到有趣的問題,會在適當的地方提出並可指導同學於課後討論。 然而, 若因故而採行遠距線上授課時, 課程的登入代碼如下: https://meet.google.com/fxt-vryy-xid 以達停課不停學之目的.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7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CH7. Lagrangian and Hamiltonian Dynamics. [4 weeks] CH8. Central-Force Motion. [1 week] CH9. Dynamics of a System of Particles. [3 weeks] ------Midterm Exam------ CH10. Motion in a Non-inertial Reference Frame. [3 weeks] CH11. Dynamics of Rigid Bodies. [2 weeks] CH12. Coupled Oscillations. [3 weeks] ------Final Exam------

教科書/參考書
1. Jerry B. Marion and Stephen T. Thornton, Classical Dynamics of Particles and Systems, 5th ed. Harcourt College Publishing 2004. 2. H. Goldstein, Classical Mechanics, 2nd ed. Addison-Wesley, Reading, Massachusetts, 1980

評分標準
作業,點名及小考40%
期中考30%
期末考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243

修課人數
27

113-2_電路學(二)
應用物理學系
教學目標
本系電路學課程分為兩個學期授課,第一學期課程的目標是使修課的學生瞭解電路基礎理論的概念以及基本組成電路元件之特性分析。而第二學期則藉由第一學期對於基本電路元件之分析基礎,進階介紹交流電路分析及一些較複雜電路的分析方法,如:弦波訊號電路、Laplace轉換以及三相電路等。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0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第二週:二階電路 (Second-Order Circuits);第三週~第四週:放大器和運算放大器電路 (Operational Amplifiers);第五週~第六週:弦波與相量 (Sinusoids and Phasors);第六週~第八週:交流穩態分析 (AC Steady-State Analysis);第九週: Mid-term Exam;第十週~第十二週:應用於電路分析的拉式轉換 (The Laplace Transform in Circuit Analysis);第十三週~第十五週:磁耦合網路 (Magnetically Coupled Circuits);第十六週~第十七週:三相電路(Three-Phase Circuits);第十八週: Final Exam。

教科書/參考書
教科書: J. W. Nilsson and S. A. Riedel, Electric Circuits, 11th Ed., Prentice Hall, 2020. (ISBN-13: 978-1-292-26104-1);參考書: C. K. Alexander, M. N. O. Sadiku, and C. Y. Chen, 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 1st Ed., McGraw-Hill, 2007. (ISBN: 978-986-157-357-1)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作業及出席):60%; 期中考20%; 期末考2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243

修課人數
46

113-2_程式設計
應用物理學系
教學目標
使學生具有編寫程式與計算機計算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 Python語言 2. 基礎數值計算 3. 物理問題解析 4. 計算機數值計算 5. 問題範例

教科書/參考書
1.自編教材 2.本課程需要學生自行攜帶筆電上課. 3.本課程程式語言為Python.

評分標準
期中考50% 期末考5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343

修課人數
28

113-2_物理數學
應用物理學系
教學目標
使同學對於物理數學能有清楚的了解,以使學生能在修專業科目時能夠充分利用數學工具。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0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 Series 2. Complex Numbers and Functions 3. Functions of a complex variable

教科書/參考書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 Mary L. Boas, 3rd edition

評分標準
作業與平時表現50% 考試5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243

修課人數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