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_半導體微影製程
應用化學系
教學目標
本課程教學目標為:學生具備職能專業知識與技能,其行為可執行初級微影工程師之工作任務。 獲得勞動部認證iCAP職能導向課程證書所需先備條件:須在本學期同時選修「半導體製程概論」或已修過「半導體製程概論」,在本課程通過後使得獲證。(與選課之學分數取得無關。) 獲得iCAP證書可增進學產接軌之競爭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8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課程時數 課程 7 1. 半導體產業介紹 7 2. 光阻與光化學(含EUV光阻) 8 3. 微影成像原理 6 4. 曝光設備技術 3 期中學習成效測驗 期中考周進行)) 3 5. 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 2 6. 光罩技術 2 7. Resolution enhancement techniques (RET) 3 8. Track設備與製程 5 9. 量測技術與SEM實習 5 10. 統計分析與生產控制 3 期末學習成效測驗

教科書/參考書
References of this course: 1. Harry J. Levison, "Principles of Lithography", 3rd ed. (SPIE Press, 2011) ISBN: 9780819483249 2.Chris A. Mack, "Field Guide to Optical Lithography" (SPIE Press, 2006) ISBN: 0819462071 3. Burn J. Lin(林本堅), "Optical Lithography: Here is Why" (SPIE Press, 2010) ISBN:9780819475602 4. Chris A. Ma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Optical Lithography” (Wiley, 2007) ISBN: 9780470727300 5. Alfred K.-K. Wong, "Resolution Enhancement Techniques in Optical Lithography" (SPIE Press, 2001) ISBN: 0-8194-3995-9 6. 蕭宏(Hong Xiao)著,羅正中、張鼎張譯 "半導體製程 技術導論 (Introduction to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歐亞書局(2rd., 2005) ISBN: 957-2054-84-8 7. Harry J. Levison, "Lithography Process Control" (SPIE Press, 1999) ISBN: 0819430528 8. 網路資訊

評分標準
First exam (35%), final exam (35%), homework + attendance (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042

修課人數
21

110-1_有機逆合成分析
應用化學系
教學目標
??{?|????????X????u?]?p????s?x????k?A??R?X???????l?????c?A???A????????M?x???ζi???_???M???A?v?B?N??????X???e?X????l???A?i?????v?a???????X????u???]?p?C ?}??e??P?|?i??u?W???Z???A??U??P???I??U?C??}?a[?J?????f?X?????R??{?W?D https://teams.microsoft.com/l/channel/19%3ajC9nBF69HNui21EewBUipf0LMwj_CzyQj2hMmdAU8Yc1%40thread.tacv2/%25E4%25B8%2580%25E8%2588%25AC?groupId=f62417fd-ed6f-42c6-a8c1-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9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 Introduction: Planning Organic Syntheses.. 2. Synthons and Reagents: Aromatic Compounds. 3. Strategy I: The Order of Events. 4. One-Group C-X Disconnections. 5. Chemoselectivity. 6. Two-Group C-X Disconnections. 7. Strategy III. 8. Amine Synthesis. 9. Protecting Groups. 10. One Group C-C Disconnections I: Alcohols. 11. General Strategy A: Choosing Disconnections. 12. Stereoselectivity A. 13. One Group C-C Disconnections II: Carbonyl Compounds. 14. Regioselectivity. 15. Alkene Synthesis. 16. Strategy VII: Use of Acetylenes. 17. Diels-Alder. 18. Strategy VIII: Carbonyl Condensations. 19. 1,3-diCO Compounds. 20. Control in C=O Condensations. 21. 1,5-diCO Compounds. 22. Nitro Groups. 23. 1,2-diCO Compounds. 24. Radicals. 25. 1,4-diCO Compounds. 26. Reconnection. 27. 1,6-diCO Compounds. 28. Strategy of C=O Disconnections. 29. Saturated Heterocycles. 30. Cyclopropanes. 31. Rearrangements. 32. Four-Membered Rings. 33. Ketenes. 34. Five-Membered Rings. 35. Pericyclic Reactions. 36. Six-Membered Rings. 37. Strategy of Ring Synthesis. 38. Stereoselectivity B. 39. Aromatic Heterocycles. 40: Advanced Strategy. ??{???e?ζi????????p???

教科書/參考書
Organic Synthesis: The Disconnection Approach, Stuart Warren

評分標準
????@?~???Z???{????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742

修課人數
16

110-1_半導體製程概論
應用化學系
教學目標
使用Microsoft teams,請務必以o365信箱進入
帳號:學號+@o365.nuk.edu.tw;預設密碼:Nuk+西元出生年月日八碼
https://teams.microsoft.com/l/team/19%3aNNgulSeJUCe0LbjAGn9527V2T9fchkwfU3JKoF8zHv01%40thread.tacv2/conversations?groupId=9681ddc1-786a-4b09-b57e-2420f6d7f00e&tenantId=5a484953-77ef-42ec-90cf-2f4e1037ffc7
介紹基本半導體製程方法與技術。
對半導體製程原理的基礎知識有所了解,藉以建立學生進入半導體製程領域之基本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7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Introduction 2.Introduction of IC Fabrication 3.Semiconductor Basics 4.Wafer Manufacturing 5.Thermal Processes 6.Photolithography 7.Plasma Basics 8.Ion Implantation 9.Etch 10.CVD and PVD 12.CMP 課程內容將視實際狀況調整

教科書/參考書
半導體製程技術導論 (第三版)"Introduction to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ong Xiao。(全華圖書)

評分標準
期中考45%、期末考45%、平時表現1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742

修課人數
46

110-1_分離技術
應用化學系
教學目標
本課程旨在教導學生基本與最新之分離科學方法與技術,提供大學生對分離科學原理有基礎知識的了解,藉以建立學生進入分離科學領域之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7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1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 Distillation 2. Solvent Extraction 3. Chromatography Theory 4. Gas Chromatography 5. Liquid Chromatography 6.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7. Flow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8.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教科書/參考書
1. Chemical separations :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experiments /by Clifton E. Meloan. New York :Wiley, 1999. 2. Chiral chromatography /by Thomas E. Beesley and Raymond P.W. Scott. New York: Wiley, 1998. 3. Separation methods for waste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by Jack S. Watson. New York: Marcel Dekker, 1999.

評分標準
期中考35%、期末考35%、書面報告20%、及平時表現1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042

修課人數
29

110-1_新合成化學
應用化學系
教學目標
本課程主要探索一些有機物的新合成方法,這些方法或可改善傳統的合成方式或可增加合成的多樣性。課程中將與同學一同探討有基金屬的產生、碳碳鍵的形成、以及雜環化合物的新合成方法,另外,課程中將針對芳香化合物過去的合成方法以及最近的合成方式以及應用等詳細探討。期望對學生在合成觀念以及應用方面可以多一層了解。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6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 Chpt. 0 Introduction 二 Chpt. 1 Organometallic Compo unds of the Group I, II, and III Metals 三 國慶日補假 四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of the Group I, II, and III Metals 五 Chpt. 2 HSAB theory 六 七 Chpt. 3 Reactions Involving the Transition Metal 八 Reactions Involving the Transition Metal 九 Midterm exam. 十 Chpt. 3 Reactions Involving the Transition Metal 十一 Reactions Involving the Transition Metal 十二 Reactions Involving the Transition Metal 十三 Chpt. 4 Advanced Free Radical Reactions 十四 Advanced Free Radical Reactions 十五 Advanced Free Radical Reactions 十六 Chpt. 5 New methodology for the Synthesis of Benzyne Intermediate and their Novel Application 十七 New methodology for the Synthesis of Benzyne Intermediate and their Novel Application 十八 Final exam

教科書/參考書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B), 4th F. A. Carey, and R. J. Sundberg ed. Kluwer Academic/ Plenum Publisher, New York. Heterocycles from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is: Formation and Functionalization,A. Kotschy and G. Timari ed. Springer Publish. Online Referenced paper

評分標準
期中考佔 30 %,期末報告佔 30%,term-paper成績佔 30 %, 平常成績 10% Term-paper �� 題目方向:2020年以後所發表之 paper. �� Abstract:中文摘要,參考期刊文獻至少3篇 �� 報告內容:12 號字,固定行高 20 pt 字數不得少於5000字。 內容包括 前言介紹、研究動機、結果討論、結論以及參考文獻等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742

修課人數
8

110-1_新穎化學製備實驗
應用化學系
教學目標
鍍膜科技應用於金屬與非金屬基材,具有廣泛產業應用,擴及至電子產業、民生化工產業、機械產業等。本課程鍍膜材料與科技主要用於各式厚膜應用,教學目標為培養鍍膜科技人才,學習實務問題之解決方法與診斷分析能力,期能培養鍍膜產業人才。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上課採取互動式教學,依據專題進行授課與討論,上課方式包括基本原理介紹、論文研讀與摘要撰寫、課程討論。主要章節包括 A. Sol gel chemistry原理與應用 1) Sol gel化學原理介紹 2) Sol gel 技術 3) Sol gel技術於鍍膜產業應用 B. 鍍膜技術 C. 分散技術 D.鍍膜鑑定技術

教科書/參考書
上課講義、電子書、論文。

評分標準
作業與討論30%,文獻研讀10%,期中考30%,期末考30%。

學分數
1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0942

修課人數
12

110-1_化學研究(一)
應用化學系
教學目標
本課程將以三個單元方式教授,列舉如下: 1) 銜接課程、綠色化學簡介;2) 綠色化學實驗設計與實作;及3) 產業界綠色化學技術實作。上課方式分授課、專題討論、個案研討等三個方式進行。 其中【銜接課程、綠色化學簡介】單元為【化學研究技術】原本舊有部分課程,主要目的為準備剛進入研究所的學生習慣研究工作生涯,碩士生剛進入研究所,進入個新的學習階段,需要有一個適當的銜接課程,學習如何當一個研究生,如何閱讀文獻,如何從事資料庫搜尋,如何撰寫論文與投稿,口報技巧與PPT製作等相關議題,以克服研究所的學習障礙。本項課程得以讓學生涉獵職涯探索與履歷分析等相關議題,以協助學生利用履歷整理並規畫相關能力之學習。【綠色化學簡介】其內容涵蓋: 介紹環境保護觀念、環境友好製程與化學品、原子經濟反應與化學反應選擇性、生產管理等核心觀念,探討當前重要課題。化學工業的蓬勃發展,大量生產化學品帶來便捷舒適的生活,但是毫無節制的大量消費與資源消耗的生活方式,卻給地球帶來浩劫。例如:殺蟲劑對於地球的危害,臭氧層破壞問題,戴奧辛污染,重金屬污染,正危害著人類健康,社區安全,生態環境,乃至於地球安全。所以如何推動「稀釋污染」,「管制與控制」,與「源頭減廢」等環境保護政策,以及如何開發新的化學合成方法與製造程序,以降低生產過程毒害物的排放,為全世界潮流趨勢。 第二單元為【綠色化學實驗設計與實作】,如何實踐綠色化學觀念並試圖解決化學專業問題。由於化學領域廣泛,教師具備專長與學生興趣未必媒合,同時因碩士班學生須擔任助教協助教師帶領大學部專業實驗課程。所以本單元學生先檢視大學部教學實驗課程中的實驗內容,挑選感興趣的實驗,之後從事下列工作: 1) 實際操作該實驗並錄製教學影片,此教學影片未來可供大學部實驗教學使用,2) 從所學綠色化學的原則,思考並與教師討論如何改善前述實驗,3) 修改該實驗成為綠色化學實驗的內容,並實際操作該實驗及撰寫成供教學的實驗教材,4) 思考如何將綠色化學原則應用於碩士論文研究題目。 第三單元為【產業界綠色化學技術實作】,本年度將以鋁擠廠含鋁鹼液廢水為例,利用反應型分離技術,一方面將鹼液中之鋁離子分離為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簡稱LDH, 俗稱水滑石Hydrotalcite),既可回收廢水中之鋁離子,予與資源化成為有用之LDH,同時將廢水純化回收循環使用。本單元將設計LDH實驗,學生將在實驗室操作實驗,並將赴工廠見習,實地體會源頭減廢與廢棄物資源化觀念,並錄製教學影片,並將進一步整理匯集成為綠色化學教案,包括化學原理闡述、實驗體驗、工業應用。本單元所開發之LDH教案,將是國內首次開發之本土教材,並將尋求機會在國際發表。 本課程將於第十八周舉辦成果發表會,每位學生需口頭報告及準備壁報論文,有關其撰寫的綠色化學實驗內容,並討論所應用的綠色化學原則與SDG的關聯性。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5.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5.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次 日期 內容與進度 授課教師/地點
1 9/17 (四) 9/18 (五) 課程介紹 如何當一個研究生 莊曜遠 一般教室
2 9/24 (四) 9/25 (五) 如何閱讀文獻,如何從事資料庫搜尋 莊曜遠 一般教室
3 10/1 (四) 10/2 (五) 中秋節
4 10/8 (四) 10/9 (五) 口報技巧與PPT,製作如何撰寫論文與投稿 國慶日 莊曜遠 一般教室
5 10/15 (四) 10/16 (五) 職涯探索與履歷分析 SDG簡介 莊曜遠 一般教室
6 10/22 (四) 10/23 (五) SDG簡介 綠色化學簡介 蔡振章 一般教室
7 10/29 (四) 10/30 (五) 綠色化學簡介 蔡振章 一般教室
8 11/5 (四) 11/6 (五) 綠色化學簡介 蔡振章 一般教室
9 11/12 (四) 11/13 (五) 大學部教學實驗討論 大學部教學實驗影片拍攝與製作 蔡振章、莊曜遠 一般教室、實驗室
10 11/19 (四) 11/20 (五) 綠色化學實驗設計 蔡振章,莊曜遠 一般教室、實驗室
11 11/26 (四) 11/27 (五) 綠色化學實驗實作 蔡振章,莊曜遠 一般教室、實驗室
12 12/3 (四) 12/4 (五) 綠色化學實驗實作、教學實驗影片拍攝與製作 蔡振章,莊曜遠 一般教室、實驗室
13 12/10 (四) 12/11 (五) 綠色化學實驗實作、教學實驗影片拍攝與製作 蔡振章,莊曜遠 一般教室、實驗室
14 12/17 (四) 12/18 (五) 反應型分離技術化學實驗設計 蔡振章,莊曜遠 一般教室
15 12/24 (四) 12/25 (五) 行前說明 鋁擠工廠參訪並見習分離技術設備 蔡振章,莊曜遠 一般教室、實驗室
16 12/31 (四) 1/1 (五) 綠色反應型分離技術化學實驗 元旦 蔡振章,莊曜遠 一般教室、實驗室
17 1/7 (四) 1/8 (五) 綠色反應型分離技術化學實驗 蔡振章,莊曜遠 一般教室、實驗室
18 1/14 (四) 1/15 (五) 成果內容(壁報論文、)討論 成果發表會 蔡振章,莊曜遠 一般教室、實驗室


教科書/參考書
[1] ACS Style Guide, Coghill, A. M.; Garson, L. R. Eds.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Washington D C 2006.
[2] Whitsides’ Group: Writing a Paper, Whitesides, G. M. Adv. Mater. 2004, 16, 1375-1377.
[3] (a) 投影片的製作與口頭報告技巧, 何永皓, (b) 超強的PowerPoint投影片編輯, 莊榮輝.
[4] (a) How to read a journal articl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b) How to Read a Scientific Paper,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Biologists, (c) How to Read and Review a Scientific Journal Article: Writing Summaries and Critiques, How to Read a Scientific Article Purugganan, M.; Hewitt, J. Chain Project for Engineering and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Rice University 2004.
[5] Using Excel for Handling, Graphing, and Analyzing Scientific Data Sinex, S. A.; Gage, B. A. (http://academic.pgcc.edu/psc)
[6] Preparing a Poster for Presenting a Chemistry Topic, Seery, M.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14. (http://www.rsc.org/blogs/eic/2014/03/student-posters-chemistry-topics).
[7] Publish your Research 101 ( http://acsoncampus.acs.org/resources/video/)


評分標準
本課程將於第十八周舉辦成果發表會,每位學生需口頭報告及準備壁報論文有關其撰寫的綠色化學實驗內容與實作,包含:大學部綠色化學實驗教材,並討論所應用的綠色化學原則與SDG的關聯性,此外,依照鋁擠工業需求所設計綠色反應型分離技術化學實驗結果。
40 % 銜接課程: 自傳、履歷、課程作業、綠色化學與SDG關聯討論
10% 大學部教學實驗影片製作
10% 綠色化學實驗及教材開發
20% 綠色反應型分離技術化學實驗設計
20% 成果發表會: 壁報論文與口頭報告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042

修課人數
15

110-1_高等有機合成
應用化學系
教學目標
1. 從大分子天然物的全合成,來探索各種有機化學反應的反應機構,以及在合成天然物及其衍生物等合成上的應用,包含: asymmetric aldol reaction, chiral auxiliaries, chemoselectivity, regioselectivity, stereoselectivity, stereoelectronic control, chelation control, peri-cyclic reaction, organometallics, protecting groups, and etc. 此高階的課程,對於未來在研究所想朝有機化學領域發展的學生,可奠定扎實的基礎; 而對於準備考研究所的大學部學生,亦會有所幫助。 2. Microsoft Teams團隊代碼: lbm7k8z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85.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次 日期 Topic 1 Sep. 28 課程簡介 (遠距教學) 2 Oct. 05 Lecture One (遠距教學) 3 Oct. 12 Lecture One / Lecture Two 4 Oct. 19 Lecture Two 5 Oct. 26 Lecture Two 6 Nov. 02 Lecture Two 7 Nov. 09 Lecture Three 8 Nov. 16 Lecture Three 9 Nov. 23 Lecture Four 10 Dec. 30 1st Middle Exam, Lecture 01~03, 9:00AM-12:00PM 11 Dec. 07 Lecture Four 12 Dec. 14 Lecture Four / Lecture Five 13 Dec. 21 Lecture Five 14 Dec. 28 Lecture Five / Lecture Six 15 Jan. 04 Lecture Six 16 Jan. 11 Lecture Seven 17 Jan. 18 Lecture Seven 18 Jan. 25 Final Exam, Lecture 04~07, 9:00AM-12:00PM

教科書/參考書
自訂

評分標準
1. 平時表現 / 作業成績 (20%)。 2. 期中考成績 (40%)。 3. 期末考試成績 (4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742

修課人數
8

110-1_化學研究技術
應用化學系
教學目標
本課程將以三個單元方式教授,列舉如下: 1) 銜接課程、綠色化學簡介;2) 綠色化學實驗設計與實作;及3) 產業界綠色化學技術實作。上課方式分授課、專題討論、個案研討等三個方式進行。 其中【銜接課程、綠色化學簡介】單元為【化學研究技術】原本舊有部分課程,主要目的為準備剛進入研究所的學生習慣研究工作生涯,碩士生剛進入研究所,進入個新的學習階段,需要有一個適當的銜接課程,學習如何當一個研究生,如何閱讀文獻,如何從事資料庫搜尋,如何撰寫論文與投稿,口報技巧與PPT製作等相關議題,以克服研究所的學習障礙。本項課程得以讓學生涉獵職涯探索與履歷分析等相關議題,以協助學生利用履歷整理並規畫相關能力之學習。【綠色化學簡介】其內容涵蓋: 介紹環境保護觀念、環境友好製程與化學品、原子經濟反應與化學反應選擇性、生產管理等核心觀念,探討當前重要課題。化學工業的蓬勃發展,大量生產化學品帶來便捷舒適的生活,但是毫無節制的大量消費與資源消耗的生活方式,卻給地球帶來浩劫。例如:殺蟲劑對於地球的危害,臭氧層破壞問題,戴奧辛污染,重金屬污染,正危害著人類健康,社區安全,生態環境,乃至於地球安全。所以如何推動「稀釋污染」,「管制與控制」,與「源頭減廢」等環境保護政策,以及如何開發新的化學合成方法與製造程序,以降低生產過程毒害物的排放,為全世界潮流趨勢。 第二單元為【綠色化學實驗設計與實作】,如何實踐綠色化學觀念並試圖解決化學專業問題。由於化學領域廣泛,教師具備專長與學生興趣未必媒合,同時因碩士班學生須擔任助教協助教師帶領大學部專業實驗課程。所以本單元學生先檢視大學部教學實驗課程中的實驗內容,挑選感興趣的實驗,之後從事下列工作: 1) 實際操作該實驗並錄製教學影片,此教學影片未來可供大學部實驗教學使用,2) 從所學綠色化學的原則,思考並與教師討論如何改善前述實驗,3) 修改該實驗成為綠色化學實驗的內容,並實際操作該實驗及撰寫成供教學的實驗教材,4) 思考如何將綠色化學原則應用於碩士論文研究題目。 第三單元為【產業界綠色化學技術實作】,本年度將以鋁擠廠含鋁鹼液廢水為例,利用反應型分離技術,一方面將鹼液中之鋁離子分離為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簡稱LDH, 俗稱水滑石Hydrotalcite),既可回收廢水中之鋁離子,予與資源化成為有用之LDH,同時將廢水純化回收循環使用。本單元將設計LDH實驗,學生將在實驗室操作實驗,並將赴工廠見習,實地體會源頭減廢與廢棄物資源化觀念,並錄製教學影片,並將進一步整理匯集成為綠色化學教案,包括化學原理闡述、實驗體驗、工業應用。本單元所開發之LDH教案,將是國內首次開發之本土教材,並將尋求機會在國際發表。 本課程將於第十八周舉辦成果發表會,每位學生需口頭報告及準備壁報論文,有關其撰寫的綠色化學實驗內容,並討論所應用的綠色化學原則與SDG的關聯性。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5.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5.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次 日期 內容與進度 授課教師/地點
1 9/17 (四) 9/18 (五) 課程介紹 如何當一個研究生 莊曜遠 一般教室
2 9/24 (四) 9/25 (五) 如何閱讀文獻,如何從事資料庫搜尋 莊曜遠 一般教室
3 10/1 (四) 10/2 (五) 中秋節
4 10/8 (四) 10/9 (五) 口報技巧與PPT,製作如何撰寫論文與投稿 國慶日 莊曜遠 一般教室
5 10/15 (四) 10/16 (五) 職涯探索與履歷分析 SDG簡介 莊曜遠 一般教室
6 10/22 (四) 10/23 (五) SDG簡介 綠色化學簡介 蔡振章 一般教室
7 10/29 (四) 10/30 (五) 綠色化學簡介 蔡振章 一般教室
8 11/5 (四) 11/6 (五) 綠色化學簡介 蔡振章 一般教室
9 11/12 (四) 11/13 (五) 大學部教學實驗討論 大學部教學實驗影片拍攝與製作 蔡振章、莊曜遠 一般教室、實驗室
10 11/19 (四) 11/20 (五) 綠色化學實驗設計 蔡振章,莊曜遠 一般教室、實驗室
11 11/26 (四) 11/27 (五) 綠色化學實驗實作 蔡振章,莊曜遠 一般教室、實驗室
12 12/3 (四) 12/4 (五) 綠色化學實驗實作、教學實驗影片拍攝與製作 蔡振章,莊曜遠 一般教室、實驗室
13 12/10 (四) 12/11 (五) 綠色化學實驗實作、教學實驗影片拍攝與製作 蔡振章,莊曜遠 一般教室、實驗室
14 12/17 (四) 12/18 (五) 反應型分離技術化學實驗設計 蔡振章,莊曜遠 一般教室
15 12/24 (四) 12/25 (五) 行前說明 鋁擠工廠參訪並見習分離技術設備 蔡振章,莊曜遠 一般教室、實驗室
16 12/31 (四) 1/1 (五) 綠色反應型分離技術化學實驗 元旦 蔡振章,莊曜遠 一般教室、實驗室
17 1/7 (四) 1/8 (五) 綠色反應型分離技術化學實驗 蔡振章,莊曜遠 一般教室、實驗室
18 1/14 (四) 1/15 (五) 成果內容(壁報論文、)討論 成果發表會 蔡振章,莊曜遠 一般教室、實驗室


教科書/參考書
[1] ACS Style Guide, Coghill, A. M.; Garson, L. R. Eds.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Washington D C 2006.
[2] Whitsides’ Group: Writing a Paper, Whitesides, G. M. Adv. Mater. 2004, 16, 1375-1377.
[3] (a) 投影片的製作與口頭報告技巧, 何永皓, (b) 超強的PowerPoint投影片編輯, 莊榮輝.
[4] (a) How to read a journal articl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b) How to Read a Scientific Paper,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Biologists, (c) How to Read and Review a Scientific Journal Article: Writing Summaries and Critiques, How to Read a Scientific Article Purugganan, M.; Hewitt, J. Chain Project for Engineering and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Rice University 2004.
[5] Using Excel for Handling, Graphing, and Analyzing Scientific Data Sinex, S. A.; Gage, B. A. (http://academic.pgcc.edu/psc)
[6] Preparing a Poster for Presenting a Chemistry Topic, Seery, M.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14. (http://www.rsc.org/blogs/eic/2014/03/student-posters-chemistry-topics).
[7] Publish your Research 101 ( http://acsoncampus.acs.org/resources/video/)


評分標準
本課程將於第十八周舉辦成果發表會,每位學生需口頭報告及準備壁報論文有關其撰寫的綠色化學實驗內容與實作,包含:大學部綠色化學實驗教材,並討論所應用的綠色化學原則與SDG的關聯性,此外,依照鋁擠工業需求所設計綠色反應型分離技術化學實驗結果。
40 % 銜接課程: 自傳、履歷、課程作業、綠色化學與SDG關聯討論
10% 大學部教學實驗影片製作
10% 綠色化學實驗及教材開發
20% 綠色反應型分離技術化學實驗設計
20% 成果發表會: 壁報論文與口頭報告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4

開課班級
M11042

修課人數
13

110-1_書報討論(一)
應用化學系
教學目標
瞭解研究理論及實做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5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與指導教授討論直接進行學術研討

教科書/參考書
教科書/參考書 文獻、專利、技術報告、會議論文

評分標準
指導教授依實驗精神和成果進行評分

學分數
1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M11042

修課人數
12

110-1_業界實習3
應用化學系
教學目標
1.學以致用 2.銜接職涯規劃與技術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6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0/12前 遠距 EMAIL聯繫 依個案與業界實習任務進行

教科書/參考書
個案與業界實習任務參考資料

評分標準
任務完成度與報告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742

修課人數
1

110-1_業界實習1
應用化學系
教學目標
1.學以致用 2.銜接職涯規劃與技術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6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0/12前 遠距 EMAIL聯繫 依個案與業界實習任務進行

教科書/參考書
個案與業界實習任務參考資料

評分標準
任務完成度與報告

學分數
9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742

修課人數
1

110-1_書報討論(二)
應用化學系
教學目標
讓學生學習如何口頭報告學術期刊中內容與數據,並培養研究生具備科學研究方面的「深度」與「廣度」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教科書/參考書
以學生選定學術期刊中的文章為主

評分標準


學分數
1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742

修課人數
21

110-1_有機化學特論
應用化學系
教學目標
1. 了解ketone/aldehyde/amine/carboxylic acid及其衍生物的IUPAC命名/化學性質/有機合成反應/有機化學反應等。 2. 學習含有carbonyl官能基化合物的有機化學反應,例如: aldol reaction/aldol condensation, Claisen ester condensation, Michael addition 等。 3. 從基礎的有機化學反應,延伸至日常生活與生物體中的醣類(單醣/雙醣/多醣)/DNA/RNA/胺基酸/蛋白質/脂肪等 生物化學反應,以及高分子化學合成反應。 4. Microsoft Team團隊代碼: o45e26u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9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次 日期 授課進度 Topic Sep. 13 Ch. 18 補課: Introduction / Ketones and Aldehydes (遠距教學) Sep. 14 Ch. 18 補課: Ketones and Aldehydes (遠距教學) Sep. 15 Ch. 18,19 補課: Ketones and Aldehydes / Amines (遠距教學) Sep. 16 Chap. 19 補課: Amines (遠距教學) 1 Sep. 22 Ch. 19 Amines (遠距教學) Sep. 25 Chap.19,20 補課: Amines / Carboxylic Acids (遠距教學) 2 Sep. 29 Ch. 20 Carboxylic Acids (遠距教學) 3 Oct. 06 Ch. 20,21 Carboxylic Acids Carboxylic Acids and Derivatives (遠距教學) 4 Oct. 13 Ch. 21 Carboxylic Acids and Derivatives Oct. ?? 1st Mid-Exam, Chapter 18~20 5 Oct. 20 Ch. 21,22 Carboxylic Acids and Derivatives Condensations and Alpha Substitutions of Carbonyl Compounds 6 Oct. 27 Ch. 22 Condensations and Alpha Substitutions of Carbonyl Compounds 7 Nov. 03 Chap. 22,23 Condensations and Alpha Substitutions of Carbonyl Compounds Carbohydrates and Nucleic Acids 8 Nov. 10 Ch. 23 Carbohydrates and Nucleic Acids 9 Nov. 17 Ch. 23 Carbohydrates and Nucleic Acids Nov. ?? 2nd Mid-Exam, Chapter 21~22 10 Nov. 24 Ch. 23 Carbohydrates and Nucleic Acids 11 Nov. 01 Ch. 23 Carbohydrates and Nucleic Acids 12 Dec. 08 Ch. 23,24 Carbohydrates and Nucleic Acids Amino Acids, Peptides and Proteins 13 Dec. 15 Ch. 24 Amino Acids, Peptides and Proteins 14 Dec. 22 Ch. 24 Amino Acids, Peptides and Proteins 15 Dec. 29 Ch. 24 Amino Acids, Peptides and Proteins 16 Jan. 05 Ch. 25 Lipids 17 Jan. 12 Ch. 26 Synthetic Polymers 18 Jan. 19 Final Exam, Chapter 23, 24, 25, and 26

教科書/參考書
Organic Chemistry, 9th, L. G. Wade, Jr ed. Prentice Hall (2017)

評分標準
1. 課堂表現20%:鼓勵學生提問與討論。 2. 期中考成績40%,期末考試成績40%: a). 考試期間,一律不準攜帶手機,並將書籍與相關的資料放置在是個人背包內或是座位下方。 b). 若被發現有作弊行為,本課程學期總成績〝零分〞,並依校規懲處。 c). 若答案卷的書寫字蹟潦草導致不易辨認,或是順序雜亂而難以識別時,視同零分計算。 3.上課期間,請關閉行動電話,以免干擾旁人。 4.上課期間,回答出老師對於上課內容的提問,每次均會加分。 5.未竟事宜於課堂隨時補充說明。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42

修課人數
33

110-1_書報討論(一)
應用化學系
教學目標
1.熟悉文獻查詢 2.訓練統整文獻資料的能力 3.訓練科學簡報的能力 4.汲取科技新資訊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8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專題演講,口頭報告

教科書/參考書
文獻

評分標準
1. 成績計算如下:摘要報告5%,口頭報告評分70%,課堂參予度25% (演講內容重點整理,每次提問額外加0.5%)。 2. 請假事宜依”國立高雄大學學生請假辦法”辦理、病(事)假需事先請假(特殊況者除外)。無故缺席一次扣學期總成績10分,上課10分鐘內未到視為缺席。

學分數
1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742

修課人數
22

110-1_專題研究(一)
應用化學系
教學目標
瞭解研究理論及實做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5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與指導教授討論直接進行學術研討

教科書/參考書
教科書/參考書 文獻、專利、技術報告、會議論文

評分標準
指導教授依實驗精神和成果進行評分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42

修課人數
18

110-1_生物化學(一)
應用化學系
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解DNA, RNA 與蛋白質基本結構,酵素調控及相關分子生物技術 視訊通話連結:https://meet.google.com/bdj-mitk-map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0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 Bichemistry:An evolving science. 2.Prote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3.Exploring proteins and proteoms 4.DNA, RNA, and the flow of genetic information. 5.Exploring gene and genomes. 7.Hemoglobin: Portrait of a protein in action. 8.Enzyme: basic concepts and kinetics 9.Catalytic strategies 10.Regulatory strategies

教科書/參考書
Biochemistry by Berg, Tymoczko, Stryer 7th

評分標準
共2次考試 (成績最高者佔6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42

修課人數
23

110-1_物理化學實驗
應用化學系
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解物理(有機)化學之原理,並學習實驗實作技巧與數據分析之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5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實驗1.有機光電材料的紫外-可見光光譜分析 實驗2.螢光素(Fluorescein)螢光淬滅動力學 實驗3.超分子於水溶液中的動力學結合常數鑑定 實驗4.導電度量測法測量molar conductivity、Micelle形成對導電度的影響 實驗5.Keto-enol tautomerism、Micelle形成對tautomerism的影響。 實驗6.A型沸石合成、模型組裝、XRD鑑定 實驗7.A型沸石粒徑分析、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 實驗8.標準品之比表面積與孔洞分析

教科書/參考書
國立高雄大學應用化學系 物理化學實驗教材

評分標準


學分數
1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42

修課人數
39

110-1_物理化學(二)
應用化學系
教學目標

線上教學
Google Classroom代碼: tizbx3p
(請以學校gmail帳號加入, i.e. 學號@mail.com.tw)
(參考https://www.nuk.edu.tw/p/412-1000-1237.php?Lang=zh-tw)

Google Meet: 物理化學二

https://meet.google.com/cze-eppx-fyk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0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課程內容與進度(暫定)
週次 日期 主題 章節
1 9/24 Class Introduction, Math Review (線上教學)
From Classical to Quantum Mechanics
TMP Chemistry:
Quantum Chemistry Chapter Reviews
Early Quantum Theory
Classical Waves
Appendix A
Chapter 12

2 10/1 The Schrodinger Equation (線上教學)
TMP Chemistry:
Particle in a Box/ Schrodinger Equation
Chapter 13

3 10/8 The Quantum Mechanical Postulates (線上教學)
TMP Chemistry:
Principles of Quantum Chemistry
Chapter 14

4 10/15 Simple Systems, Particle in a Box
TMP Chemistry:
Particle in a Box/ Schrodinger Equation
Chapter 15, 16

5 10/22 Commuting Operators
Chapter 17

6 10/29 Vibration and Rotation of Molecules
TMP Chemistry:
Harmonic Oscillator
Rigid Rotor
Chapter 18

7 11/5 Spectroscopy of Diatomic Molecules
Chapter 19

8 11/12 Midterm Exam

9 11/19 Hydrogen Atom
TMP Chemistry:
Hydrogen Atom
Chapter 20

10 11/26 Many Electron Atom
TMP Chemistry:
Approximation Methods
Many Electron Atoms
Chapter 21

11 12/3 Atomic Spectroscopy
Chapter 22

12 12/10 Chemical Bond in Diatomic Molecules
TMP Chemistry:
Diatomic Molecules
Chapter 23

13 12/17 Polyatomic Molecules
TMP Chemistry:
Polyatomic Molecules
Chapter 24

14 12/24 Electronic Spectroscopy
Chapter 25

15 12/31 放假

16 1/7 Symmetry
TMP Chemistry:
Symmetry and Group Theory Chapter 27

17 1/14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TMP Chemistr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hapter 28

18 1/21 Final Exam



教科書/參考書
使用課本:
Engel, T. and Reid, P., “Physical Chemistry”, 3rd edition, Pearson, ISBN 0-321-81719-2

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c/TMPChem/playlists?view=50&sort=dd&shelf_id=4


參考書
1. D. A. McQuarrie, J. D. Simon, “Physical Chemistry: A Molecular Approach”, University Science Books, ISBN 0-935702-99-7. (眾光)
2. D. A. McQuarrie, “Quantum Chemistry”, University Science Books.
3. D. McMahon, “Quantum Mechanics Demystified”, McGraw-Hill, 2006
4. H. B. Gray, “Electrons and Chemical B”, W. A. Benjamin, Inc. New York, 1965
(http://authors.library.caltech.edu/25035/1/Electrons_Chemical_Bonding.pdf)
5. J. Simons and J. Nichols “Quantum Mechanics in Chemistry”
(http://simons.hec.utah.edu/TheoryPage/BookPDF/TableofContents.html)
6. J. Eloranta “Undergraduate Quantum Chemistry”
(https://www.csun.edu/~jeloranta/CHEM352/quantum.pdf)
7. P. Atkins and R. Friedman “Molecular Quantum Mechan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8. A. Cooksy, “Physical Chemistry Quantum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Interactions” Pearson, 2014.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小考) 30 %
期中考 35 %
期末考 35 %

平時成績以平時小考(視頻內容)為主,請於上課前先觀看完影片。
期中考與期末考試約2.5小時,考試方式仿大考形式,請於考試前向系上借計算機,非考試用品(例如:個人計算機、手機、翻譯機等)勿攜入教室,考試期間若非必要不得離開教室(i.e. 上廁所),違規者學期成績以零分計算。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42

修課人數
44

110-1_無機化學(一)
應用化學系
教學目標
This course is intended for chemistry majors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inorganic chemistry, including molecular orbital, bonding,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The fields of coordination, organometallic, and bioinorganic chemistry are covered. Application of inorganic complexes is also introduced. The purpose of the course is to help the students get ready for graduate school or employment in any science area.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8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0/12前 遠距MS teams https://teams.microsoft.com/l/meetup-join/19%3a3e82e074a97e4aefa6664681dadfc130%40thread.tacv2/1631071088359?context=%7b%22Tid%22%3a%225a484953-77ef-42ec-90cf-2f4e1037ffc7%22%2c%22Oid%22%3a%2288e24652-3081-44cd-a6c3-8992229dd831%22%7d 1. Atomic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2. Simple bonding theory 3. Molecular shape and symmetry a) Group theory b) Application of group theory 4.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a) LCAO-MO b) Homonuclear/Heteronuclear diatomics c) Larger molecules d) Frontier orbitals and acid-base reaction 5. Main group chemistry

教科書/參考書
Text: Miessler, G. L.; Tarr, D. A. Inorganic Chemistry, 4th Ed.; Pearson Prentice Hall: Upper Saddle River, NJ, 2010. Recommended text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1. Cotton, F. A. Chemical Applications of Group Theory, 3rd Ed.; Wiley: New York, 1990 or newer edition. 2. Cotton, F. A.; Wilkinson, G. 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 5th Ed.; Wiley: New York, 1988 or newer edition. 3. Purcell, K. F.; Kotz, J. C. An introduction to Inorganic Chemistry, Saunders College: Philadelphia, 1980 or newer edition.

評分標準
Based on two midterm exams, a final exam, and quizzes.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42

修課人數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