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_地方自治法制專題研究
教學目標
1. 瞭解地方自治與民主政治的關聯性、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
2. 瞭解我國地方自治的發展。
3. 瞭解地方自治法令體系。
4. 練習蒐集資料、寫專題報告,以為寫論文奠基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8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次 日期 內容與進度
一 02/20 課程介紹、基本概念
二 02/27 地方自治與地方政府
三 03/05 地方自治權的核心內涵
四 03/12 中央與地方權限的劃分
中央與地方的文化權限劃分問題與其爭議解決途徑(月旦法學王服清)
五 03/19 中央與地方的合作/協力
六 03/26 專題進度報告:題目、大綱(2頁)
七 04/02 地方自治團體組織(行政機關)
八 04/09 地方自治團體組織(立法機關)
九 04/16 自治監督
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抗字第6號裁定(111 年 09 月 08 日)
十 04/23 專題進度報告 (4頁以上)
十一 04/30 地方自主立法權之範圍與合法界限(月旦法學江嘉琪、陳清秀)
地方自治法規核定或備查作業及實務(內政部翁敏宜)
十二 05/07 中央機關對地方自治法規之監督權限(月旦法學陳愛娥)
十三 05/14 地方財政
地方自治與財政自主、財政健全(月旦法學廖欽福)
十四 05/21 專題進度報告 (8頁以上)
十五 05/28 府會關係與府際關係
趙永茂--臺灣府際合作的機制、困境及改進之道(https://localtw.org/collaboration-between-local-governments/)
十六 06/04 美國地方政府(1)
十七 06/11 美國地方政府(2)
十八 06/18 專題進度報告 (16頁)
十九 06/25 交專題報告 (12頁)
教科書/參考書
指定教材:購買
蕭文生, 2021,地方自治法基礎理論與實務,元照
或 劉文仕(2014),地方制度法釋議。台北:五南
參考教材:
黃錦堂(2020),地方制度法論。台北:元照。
呂育誠(2008),地方政府與自治。台北:一品文化。
蔡茂寅(2003),地方自治之理論與地方制度法。台北:學林。
薄慶玖(2004),地方政府與自治。台北:五南。
趙永茂(2002),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的理論與實際。台北:翰蘆。
蘇永欽主編(2002),地方自治:落實人民主權的第一步。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
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編印(2001),地方自治法。
紀俊臣(民國85年),台灣地方政治轉型與自法法制設計之析論。台北:時英。
張正修(2003),地方制度法理論與實用(1):地方自治概念、國外法制及都市篇。台北:學林。
張正修(2003),地方制度法理論與實用(2):本論(I)。台北:學林。
評分標準
以準時出席率、閱讀及專題報告綜合評定學期成績
專題報告內容應有問題意識、相關研究或討論、目的、分析架構或觀點、見解、參考資料(**此非章節安排)
報告格式:題目16號字、節次14號、內文12號字、新細明體、固定22行距、左右對齊、左右上下邊界2.5、依政治科學論叢格式或法學期刊格式。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1222
修課人數
5
1. 瞭解地方自治與民主政治的關聯性、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
2. 瞭解我國地方自治的發展。
3. 瞭解地方自治法令體系。
4. 練習蒐集資料、寫專題報告,以為寫論文奠基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8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次 日期 內容與進度
一 02/20 課程介紹、基本概念
二 02/27 地方自治與地方政府
三 03/05 地方自治權的核心內涵
四 03/12 中央與地方權限的劃分
中央與地方的文化權限劃分問題與其爭議解決途徑(月旦法學王服清)
五 03/19 中央與地方的合作/協力
六 03/26 專題進度報告:題目、大綱(2頁)
七 04/02 地方自治團體組織(行政機關)
八 04/09 地方自治團體組織(立法機關)
九 04/16 自治監督
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抗字第6號裁定(111 年 09 月 08 日)
十 04/23 專題進度報告 (4頁以上)
十一 04/30 地方自主立法權之範圍與合法界限(月旦法學江嘉琪、陳清秀)
地方自治法規核定或備查作業及實務(內政部翁敏宜)
十二 05/07 中央機關對地方自治法規之監督權限(月旦法學陳愛娥)
十三 05/14 地方財政
地方自治與財政自主、財政健全(月旦法學廖欽福)
十四 05/21 專題進度報告 (8頁以上)
十五 05/28 府會關係與府際關係
趙永茂--臺灣府際合作的機制、困境及改進之道(https://localtw.org/collaboration-between-local-governments/)
十六 06/04 美國地方政府(1)
十七 06/11 美國地方政府(2)
十八 06/18 專題進度報告 (16頁)
十九 06/25 交專題報告 (12頁)
教科書/參考書
指定教材:購買
蕭文生, 2021,地方自治法基礎理論與實務,元照
或 劉文仕(2014),地方制度法釋議。台北:五南
參考教材:
黃錦堂(2020),地方制度法論。台北:元照。
呂育誠(2008),地方政府與自治。台北:一品文化。
蔡茂寅(2003),地方自治之理論與地方制度法。台北:學林。
薄慶玖(2004),地方政府與自治。台北:五南。
趙永茂(2002),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的理論與實際。台北:翰蘆。
蘇永欽主編(2002),地方自治:落實人民主權的第一步。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
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編印(2001),地方自治法。
紀俊臣(民國85年),台灣地方政治轉型與自法法制設計之析論。台北:時英。
張正修(2003),地方制度法理論與實用(1):地方自治概念、國外法制及都市篇。台北:學林。
張正修(2003),地方制度法理論與實用(2):本論(I)。台北:學林。
評分標準
以準時出席率、閱讀及專題報告綜合評定學期成績
專題報告內容應有問題意識、相關研究或討論、目的、分析架構或觀點、見解、參考資料(**此非章節安排)
報告格式:題目16號字、節次14號、內文12號字、新細明體、固定22行距、左右對齊、左右上下邊界2.5、依政治科學論叢格式或法學期刊格式。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1222
修課人數
5
112-2_組織行為專題研究
教學目標
1.探討組織支持、社會支持、專業承諾、發聲議題。
2.探討公務人員違法失職案件之懲戒量度。
3.練習量化、質化論文撰寫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8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專題一:組織支持、社會支持、專業承諾對組織成員(護理人員)發聲的影響
(例:組織成員為護理人員,以新冠疫情為調節變項)
專題二:公務人員懲戒案件與種類分析(類型化標準、敘述性統計、研究發現及討論)
學習內容:
1. 量化研究基本知識
2. 社會支持、組織支持、專業承諾、信賴的意義
3. SPSS 應用程式操作
教科書/參考書
1. 李美華等合譯,Earl Babbie原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第9版)
2. 吳明隆、涂金堂,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
評分標準
以閱讀及專題參與程度綜合評定學期成績。
報告格式:題目16號字、節次14號、內文12號字、新細明體、固定22行距、左右對齊、左右上下邊界2.5、依政治科學論叢格式或法學期刊格式。
以參加TASPA論文發表及刊登TSSCI為目標。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1122
修課人數
6
1.探討組織支持、社會支持、專業承諾、發聲議題。
2.探討公務人員違法失職案件之懲戒量度。
3.練習量化、質化論文撰寫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8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專題一:組織支持、社會支持、專業承諾對組織成員(護理人員)發聲的影響
(例:組織成員為護理人員,以新冠疫情為調節變項)
專題二:公務人員懲戒案件與種類分析(類型化標準、敘述性統計、研究發現及討論)
學習內容:
1. 量化研究基本知識
2. 社會支持、組織支持、專業承諾、信賴的意義
3. SPSS 應用程式操作
教科書/參考書
1. 李美華等合譯,Earl Babbie原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第9版)
2. 吳明隆、涂金堂,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
評分標準
以閱讀及專題參與程度綜合評定學期成績。
報告格式:題目16號字、節次14號、內文12號字、新細明體、固定22行距、左右對齊、左右上下邊界2.5、依政治科學論叢格式或法學期刊格式。
以參加TASPA論文發表及刊登TSSCI為目標。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1122
修課人數
6
112-2_論文寫作(含學術倫理)
教學目標
建立修課同學對學術研究及學術倫理的認知,並增進學位論文的寫作技巧。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基本認知:學術研究&學術倫理&論文寫作
1. 學術研究基本認知
2. 學術倫理基本認知
3. 論文寫作基本認知
尋找研究主題&蒐尋資料
建立研究論述&論文寫作結構分析
前言與結論寫作技巧
撰寫前言&結論
文獻引述&改寫&摘寫
引註&註釋格式參考文獻(書目)
論文研究計畫書寫作技巧&寫作演練
學術倫理觀念建立
著作權概念及正確學術引用
教科書/參考書
(一) 中文(依姓氏筆畫順序)
王貳瑞,2014,《學術論文寫作》,第3版。台北市:東華書局。
周倩 主編,2020,《學術工作者的必修學分:學術倫理與研究誠信》,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公司。
邱炯友、林雯瑤、 梁民康、 郭依婷 譯,2021,Chicago論文寫作格式:Turabian手冊,第9版,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Kate L. Turabian原著,A Manual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 Theses, and Dissert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孟樊。2012。《論文寫作方法與格式》。第2版。新北市:威仕曼文化
張芳全。2013。《論文就是要這樣寫》。第3版。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慶勳。2010。《論文寫作手冊》。增訂4版。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
謝金青。2015。《論文寫作100問 》。台北市:黃金學堂文化出版公司。
(二) 英文(依字母順序)
Donald B. Robert et al. 1996. Writing Clear Essay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Hamp-Lyons, Liz. and Karen Berry Courter. 1984. Research Matters. Bost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Weissberg, Robert and Suzanne Buker. 1990. Writing Up Research.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評分標準
1. 課堂口頭報告 2. 課堂參與討論 3. 期末書面報告
學分數
1
授課時數(周)
1
開課班級
L11222
修課人數
10
建立修課同學對學術研究及學術倫理的認知,並增進學位論文的寫作技巧。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基本認知:學術研究&學術倫理&論文寫作
1. 學術研究基本認知
2. 學術倫理基本認知
3. 論文寫作基本認知
尋找研究主題&蒐尋資料
建立研究論述&論文寫作結構分析
前言與結論寫作技巧
撰寫前言&結論
文獻引述&改寫&摘寫
引註&註釋格式參考文獻(書目)
論文研究計畫書寫作技巧&寫作演練
學術倫理觀念建立
著作權概念及正確學術引用
教科書/參考書
(一) 中文(依姓氏筆畫順序)
王貳瑞,2014,《學術論文寫作》,第3版。台北市:東華書局。
周倩 主編,2020,《學術工作者的必修學分:學術倫理與研究誠信》,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公司。
邱炯友、林雯瑤、 梁民康、 郭依婷 譯,2021,Chicago論文寫作格式:Turabian手冊,第9版,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Kate L. Turabian原著,A Manual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 Theses, and Dissert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孟樊。2012。《論文寫作方法與格式》。第2版。新北市:威仕曼文化
張芳全。2013。《論文就是要這樣寫》。第3版。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慶勳。2010。《論文寫作手冊》。增訂4版。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
謝金青。2015。《論文寫作100問 》。台北市:黃金學堂文化出版公司。
(二) 英文(依字母順序)
Donald B. Robert et al. 1996. Writing Clear Essay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Hamp-Lyons, Liz. and Karen Berry Courter. 1984. Research Matters. Bost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Weissberg, Robert and Suzanne Buker. 1990. Writing Up Research.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評分標準
1. 課堂口頭報告 2. 課堂參與討論 3. 期末書面報告
學分數
1
授課時數(周)
1
開課班級
L11222
修課人數
10
112-2_社會法專題研究
教學目標
本課程介紹社會安全體系與法律制度-社會保險制度、社會促進、社會救助與社會補償之重要規範與爭議。透過法理論與個案解析、學生參與討論,促使學生關懷社會問題,思考社會福利政策與法制之改革。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 課程簡介(課程進度依修課人數調整)
修課人數 第二週 社會法歷史
第三週 社會法概念
第四週 社會法建制與發展(社會保險 社會救助 社會促進社會補償
第五~九 學生導讀 (每主題1人報告15分鐘討論1小時,每週2人)
第十~十二週 學生報告大綱審查 (每主題1人30分鐘 每週4人)
第十三~十七週 報告與討論 (每主題1人報告15分鐘討論1小時,每週2人)
第十八週 期末檢討
教科書/參考書
參考資料:授課講義
教科書:
鍾秉正/周怡君,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洪葉出版社,2007年9月,修訂一版
柯木興,社會保險
鍾秉正,社會保險法論
鍾秉正,社會福利之法制化,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11月
鍾秉正,社會福利法制與基本人權保障,神州圖書,2004年
評分標準
出席狀況、上課表現(30%) 口頭報告(20%)與書面報告(5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1222
修課人數
4
本課程介紹社會安全體系與法律制度-社會保險制度、社會促進、社會救助與社會補償之重要規範與爭議。透過法理論與個案解析、學生參與討論,促使學生關懷社會問題,思考社會福利政策與法制之改革。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 課程簡介(課程進度依修課人數調整)
修課人數 第二週 社會法歷史
第三週 社會法概念
第四週 社會法建制與發展(社會保險 社會救助 社會促進社會補償
第五~九 學生導讀 (每主題1人報告15分鐘討論1小時,每週2人)
第十~十二週 學生報告大綱審查 (每主題1人30分鐘 每週4人)
第十三~十七週 報告與討論 (每主題1人報告15分鐘討論1小時,每週2人)
第十八週 期末檢討
教科書/參考書
參考資料:授課講義
教科書:
鍾秉正/周怡君,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洪葉出版社,2007年9月,修訂一版
柯木興,社會保險
鍾秉正,社會保險法論
鍾秉正,社會福利之法制化,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11月
鍾秉正,社會福利法制與基本人權保障,神州圖書,2004年
評分標準
出席狀況、上課表現(30%) 口頭報告(20%)與書面報告(5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1222
修課人數
4
112-2_風險行政法專題研究
教學目標
本課程為研究所碩專班專題,係針對現行風險行政法中各項理論與實務之問題,自比較法觀點,進行檢討分析,期使學生能反思其所學各項風險行政制度與法理之妥當性,檢討其利弊得失,並能經由實際撰寫報告之操作,訓練學生獨立思辯與表述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6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 課程介紹
第二週 理論講授
第三週 理論講授
第四週 理論講授
第五週 理論講授
第六週 文獻導讀報告
第七週 文獻導讀報告
第八週 文獻導讀報告
第九週 文獻導讀報告
第十週 文獻導讀報告
第十一週 文獻導讀報告
第十二週 期末報告
第十三週 期末報告
第十四週 期末報告
第十五週 期末報告
第十六週 期末報告
第十七週 期末報告
第十八週 期末總結
教科書/參考書
課堂指定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30% 報告成績7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1222
修課人數
16
本課程為研究所碩專班專題,係針對現行風險行政法中各項理論與實務之問題,自比較法觀點,進行檢討分析,期使學生能反思其所學各項風險行政制度與法理之妥當性,檢討其利弊得失,並能經由實際撰寫報告之操作,訓練學生獨立思辯與表述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6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 課程介紹
第二週 理論講授
第三週 理論講授
第四週 理論講授
第五週 理論講授
第六週 文獻導讀報告
第七週 文獻導讀報告
第八週 文獻導讀報告
第九週 文獻導讀報告
第十週 文獻導讀報告
第十一週 文獻導讀報告
第十二週 期末報告
第十三週 期末報告
第十四週 期末報告
第十五週 期末報告
第十六週 期末報告
第十七週 期末報告
第十八週 期末總結
教科書/參考書
課堂指定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30% 報告成績7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1222
修課人數
16
112-2_憲政發展專題研究
教學目標
本課程以憲政主義之理念為中心,從憲法變遷的脈絡切入,探討我國憲政體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展望。希望藉由憲政發展之研究,讓學生深切了解我國當前憲政體制所面臨之問題與困境。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0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學術倫理議題:使學生具備從事學術研究所應有的倫理認知與態度
本課程中研讀之期刊論文的主題聚焦於政府體制之發展、變遷。其範圍除了行政權與立法權之關係外,尚包括我國之釋憲制度。
行政權與立法權之關係的變遷與發展是我國終結動員戡亂以來憲法修改的主要標的,也是憲法學者以及朝野政黨議論紛紛的重要爭議焦點。課程中將有六個學期探討這部分之發展、變遷。我國釋憲制度之發展在全國司法改革會議中雖有所謂從「多元多軌」到「一元多軌」之改革方案的提出,大法官並曾作出解釋予以支持,惟嗣後在立法院整修法過程中卻遭遇重大挫折,迄今仍一事無成。課程中將從早年大法官會議法、大法官審理案件法之修法,一直探討至民國九○年代上述釋憲制度之修法過程中的諸多爭議。約有三至四個學期作這部的探討。
教科書/參考書
葉俊榮,《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2003)。
葉俊榮,《珍惜憲法時刻》,(2000)。
明居正、高朗,《憲政體制新走向》,(2001)。
蔡熊山等譯,《新興民主國家的憲政選擇》,(1999)。
蘇永欽,《走入新世紀的憲政主義》,(2002)。
司法院,《建構金字塔型的訴訟制度與法院組織-「司法院定位分皆段完成」》,(2002)。
林子儀,《權力分立與憲政發展》,(1993)。
李建良,《憲法理論與實踐(一)》,(1997)。
李念祖,《司法者的憲法》,(2000)。
湯德宗,《權力分立新論》,(2000)。
評分標準
1.文獻閱讀能力30% 2.課堂討論 30% 3.期末報告 4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1222
修課人數
13
本課程以憲政主義之理念為中心,從憲法變遷的脈絡切入,探討我國憲政體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展望。希望藉由憲政發展之研究,讓學生深切了解我國當前憲政體制所面臨之問題與困境。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0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學術倫理議題:使學生具備從事學術研究所應有的倫理認知與態度
本課程中研讀之期刊論文的主題聚焦於政府體制之發展、變遷。其範圍除了行政權與立法權之關係外,尚包括我國之釋憲制度。
行政權與立法權之關係的變遷與發展是我國終結動員戡亂以來憲法修改的主要標的,也是憲法學者以及朝野政黨議論紛紛的重要爭議焦點。課程中將有六個學期探討這部分之發展、變遷。我國釋憲制度之發展在全國司法改革會議中雖有所謂從「多元多軌」到「一元多軌」之改革方案的提出,大法官並曾作出解釋予以支持,惟嗣後在立法院整修法過程中卻遭遇重大挫折,迄今仍一事無成。課程中將從早年大法官會議法、大法官審理案件法之修法,一直探討至民國九○年代上述釋憲制度之修法過程中的諸多爭議。約有三至四個學期作這部的探討。
教科書/參考書
葉俊榮,《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2003)。
葉俊榮,《珍惜憲法時刻》,(2000)。
明居正、高朗,《憲政體制新走向》,(2001)。
蔡熊山等譯,《新興民主國家的憲政選擇》,(1999)。
蘇永欽,《走入新世紀的憲政主義》,(2002)。
司法院,《建構金字塔型的訴訟制度與法院組織-「司法院定位分皆段完成」》,(2002)。
林子儀,《權力分立與憲政發展》,(1993)。
李建良,《憲法理論與實踐(一)》,(1997)。
李念祖,《司法者的憲法》,(2000)。
湯德宗,《權力分立新論》,(2000)。
評分標準
1.文獻閱讀能力30% 2.課堂討論 30% 3.期末報告 4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1222
修課人數
13
112-2_城鄉發展與法制專題研究
教學目標
一、重建環境倫理觀:亦即「反主為客」的新思維,根絕長久以來將人類視為天地間的主宰者的自我思想,將人類視為大自然的產兒,謙虛的將大自然視為主人,樹立人與自然協調與和諧的理念。藉由環環境倫理的建立,樹立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的理念,珍惜並感恩的使用大自然提供給人類的資源,走出天人對立的誤區,回歸和諧,敬畏自然,「敬天」而不要「勝天」。
二、提倡環境永續觀:對於環境的保護、災害的防治需要考慮的面向很多,因此必須配合長時間的規劃及實施,在短時間內很難看出成效,若過度的要求「績效」而將環境問題簡單化,短線的操作環境議題將只是治標的作為,因此在課程中將倡環以永續的觀點來與環境「共生」而非以「整治」的觀點來思考及處理環境議題。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1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本科課程及上課方式簡介
二、城鄉發展之哲學基礎
三、城鄉發展法制之建制原則
四、城鄉發展法制之具體措施
五、傳統城鄉發展法制問題
六、城鄉發展法制與傳統治理模式
七、城鄉發展法制之哲學基礎
八、城鄉發展法制之建制原則
九、城鄉發展法制之具體措施
十、城鄉發展法制之操作方法
十一、法律與政策在環境保護上之運用
十二、新城鄉發展法制之實務範例
十三、新城鄉發展法制之問題評析
十四、新城鄉發展法制之實踐要素
十五、新城鄉發展法制在台灣之實踐
教科書/參考書
1. 李永展著。2000。大地反撲的省思。臺北市:巨流出版。
2. 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 蕭羨一譯。 2001。企業與環境。臺北市:天下遠見。
3. 吉澤正,福島哲郎著,蔣永明、陳坤賞譯。2003。企業環境管理。臺北市:中衛發展中心發行。
4. 黃書禮。2004。城鄉環境共生。臺北市:財團法人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金會。
5. 黃乾全主編。2002。校園環境保護與管理。臺北市:師大書苑出版。
6. 李摰萍。2003。經濟法的生態化: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法律機制探討。北京市:法律。
7. 沈清松、傅佩榮總編輯。1999。環境、宗教、倫理。臺北縣:業強。
8. 葉俊榮。1993。環境政策與法律。臺北市:月旦。
9. 廖義銘。2005。產業自律性管制。台北市:翰蘆。
10. 廖義銘。2005。反思性公共行政與管制。台北市:翰蘆。
Ayers, I. and J. Braithwaite (1992). Partial-Industry Regulation: A Monopsony Standard for Consumer Protection. California Law Review, 8-13.
Coglianese, C. et al. (2003). Performance-Based Regulation: Prospects and Limitations in 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ve Law Review, 55. 705-711.
Fiorino, D. J. (1999). Rethinking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Perspectives on Law and Governance, 23 Harvard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Freeman, J. (1997).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Administrative State, UCLA Law Review, 45(1), 1-98. Lobel, O. (2004). The Renew Deal: The Fall of Regulation and the Rise of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Legal Thought. Minnesota Law Review, No. 89. 342-470.
Mashaw, J. L. (2004). Accountability and Institutional Design: Some Thoughts on the Grammar of Governance. Unpubished manuscript.
Rosell, S. A. (1999). Renewing Governance: Governing by Learn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nden, L. (2005). Soft Law, Self-Regulation and Co-Regulation in European Law: Where Do They Meet? Electronic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 9, No. 1, http://www.ejcl.org/general/archive.html.
Van der Stoep, G. (2000). Community Tourism Development. VNR’s Encyclopedia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Khan, M. A., Olsen, M. D. and Var, T. (eds.).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hold, 679-696.
Vliet, M. v. (1993).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f Business: Options and Constraints for Communicative Governance, 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Jan Kooiman (ed.),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評分標準
一、出席與參與課堂研討之情形(40%);
二、期中及期末考試(30%);
三、課中報告與期末報告(3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1222
修課人數
14
一、重建環境倫理觀:亦即「反主為客」的新思維,根絕長久以來將人類視為天地間的主宰者的自我思想,將人類視為大自然的產兒,謙虛的將大自然視為主人,樹立人與自然協調與和諧的理念。藉由環環境倫理的建立,樹立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的理念,珍惜並感恩的使用大自然提供給人類的資源,走出天人對立的誤區,回歸和諧,敬畏自然,「敬天」而不要「勝天」。
二、提倡環境永續觀:對於環境的保護、災害的防治需要考慮的面向很多,因此必須配合長時間的規劃及實施,在短時間內很難看出成效,若過度的要求「績效」而將環境問題簡單化,短線的操作環境議題將只是治標的作為,因此在課程中將倡環以永續的觀點來與環境「共生」而非以「整治」的觀點來思考及處理環境議題。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1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本科課程及上課方式簡介
二、城鄉發展之哲學基礎
三、城鄉發展法制之建制原則
四、城鄉發展法制之具體措施
五、傳統城鄉發展法制問題
六、城鄉發展法制與傳統治理模式
七、城鄉發展法制之哲學基礎
八、城鄉發展法制之建制原則
九、城鄉發展法制之具體措施
十、城鄉發展法制之操作方法
十一、法律與政策在環境保護上之運用
十二、新城鄉發展法制之實務範例
十三、新城鄉發展法制之問題評析
十四、新城鄉發展法制之實踐要素
十五、新城鄉發展法制在台灣之實踐
教科書/參考書
1. 李永展著。2000。大地反撲的省思。臺北市:巨流出版。
2. 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 蕭羨一譯。 2001。企業與環境。臺北市:天下遠見。
3. 吉澤正,福島哲郎著,蔣永明、陳坤賞譯。2003。企業環境管理。臺北市:中衛發展中心發行。
4. 黃書禮。2004。城鄉環境共生。臺北市:財團法人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金會。
5. 黃乾全主編。2002。校園環境保護與管理。臺北市:師大書苑出版。
6. 李摰萍。2003。經濟法的生態化: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法律機制探討。北京市:法律。
7. 沈清松、傅佩榮總編輯。1999。環境、宗教、倫理。臺北縣:業強。
8. 葉俊榮。1993。環境政策與法律。臺北市:月旦。
9. 廖義銘。2005。產業自律性管制。台北市:翰蘆。
10. 廖義銘。2005。反思性公共行政與管制。台北市:翰蘆。
Ayers, I. and J. Braithwaite (1992). Partial-Industry Regulation: A Monopsony Standard for Consumer Protection. California Law Review, 8-13.
Coglianese, C. et al. (2003). Performance-Based Regulation: Prospects and Limitations in 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ve Law Review, 55. 705-711.
Fiorino, D. J. (1999). Rethinking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Perspectives on Law and Governance, 23 Harvard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Freeman, J. (1997).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Administrative State, UCLA Law Review, 45(1), 1-98. Lobel, O. (2004). The Renew Deal: The Fall of Regulation and the Rise of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Legal Thought. Minnesota Law Review, No. 89. 342-470.
Mashaw, J. L. (2004). Accountability and Institutional Design: Some Thoughts on the Grammar of Governance. Unpubished manuscript.
Rosell, S. A. (1999). Renewing Governance: Governing by Learn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nden, L. (2005). Soft Law, Self-Regulation and Co-Regulation in European Law: Where Do They Meet? Electronic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 9, No. 1, http://www.ejcl.org/general/archive.html.
Van der Stoep, G. (2000). Community Tourism Development. VNR’s Encyclopedia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Khan, M. A., Olsen, M. D. and Var, T. (eds.).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hold, 679-696.
Vliet, M. v. (1993).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f Business: Options and Constraints for Communicative Governance, 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Jan Kooiman (ed.),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評分標準
一、出席與參與課堂研討之情形(40%);
二、期中及期末考試(30%);
三、課中報告與期末報告(3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1222
修課人數
14
112-2_行政程序法制
教學目標
本課程的目的在於瞭解我國行政程序法之制度,行政程序法之功能,介紹相關的原則,並且運用實際案例介紹加深對於行政程序法的理解。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0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行政程序之意義
二、行政程序之功能
三、行政程序之一般原則
四、行政程序之適用範圍
五、作成行政處分之行政程序
1.當事人
2.當事人能力
3.行政程序之行為能力
4.行政程序之進行
5.當事人之程序權利
六、締結行政契約之行政程序
七、訂定法規命令之行政程序 -兼論請求法規命令訂定之訴訟
八、計畫確立程序
1.計畫之概念及區別
2.計畫之確立程序
教科書/參考書
1吳庚 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
2.陳敏 行政法總論
3.李建良等 行政程序法實用
4.湯德宗 行政程序法論
5.葉俊榮 面對行政程序法
評分標準
1.期中成績50%
2.期末成績5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022
修課人數
13
本課程的目的在於瞭解我國行政程序法之制度,行政程序法之功能,介紹相關的原則,並且運用實際案例介紹加深對於行政程序法的理解。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0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行政程序之意義
二、行政程序之功能
三、行政程序之一般原則
四、行政程序之適用範圍
五、作成行政處分之行政程序
1.當事人
2.當事人能力
3.行政程序之行為能力
4.行政程序之進行
5.當事人之程序權利
六、締結行政契約之行政程序
七、訂定法規命令之行政程序 -兼論請求法規命令訂定之訴訟
八、計畫確立程序
1.計畫之概念及區別
2.計畫之確立程序
教科書/參考書
1吳庚 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
2.陳敏 行政法總論
3.李建良等 行政程序法實用
4.湯德宗 行政程序法論
5.葉俊榮 面對行政程序法
評分標準
1.期中成績50%
2.期末成績5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022
修課人數
13
112-2_刑事訴訟法(二)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以釐清同學在刑事訴訟法學習過程中易產生之盲點作通盤性之檢討,並佐以實務上之案例,期能使同學建立基礎理論及實例處理之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0.00%;田野調查-10.00%;實驗-10.00%;其他:講義-1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12學年度第2學期單週上課
一、搜索
二、扣押
三、羈押
四、其他強制處分
五、偵查
六、第一審
七、第二審
八、第三審
九、特別審級制度
十、執行
教科書/參考書
黃翰義著 程序正義之理念(一),元照出版社,九十九年九月初版
黃翰義著 程序正義之理念(二),元照出版社,九十九年十月初版
黃翰義著 程序正義之理念(三),元照出版社,九十九年十月初版
黃翰義著 刑事訴訟法講義(請至教學網站下載)
並以實務上之案例、判例及研究所、國家考試之考題為探討之中心。
評分標準
含期中考及期末考。期中考及期末考各出二題作為分析之標準,並使同學在個別案例中,能以正確之法學方法論及課堂上所訓練之獨立法學思考邏輯作判斷。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022
修課人數
59
教學目標以釐清同學在刑事訴訟法學習過程中易產生之盲點作通盤性之檢討,並佐以實務上之案例,期能使同學建立基礎理論及實例處理之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0.00%;田野調查-10.00%;實驗-10.00%;其他:講義-1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12學年度第2學期單週上課
一、搜索
二、扣押
三、羈押
四、其他強制處分
五、偵查
六、第一審
七、第二審
八、第三審
九、特別審級制度
十、執行
教科書/參考書
黃翰義著 程序正義之理念(一),元照出版社,九十九年九月初版
黃翰義著 程序正義之理念(二),元照出版社,九十九年十月初版
黃翰義著 程序正義之理念(三),元照出版社,九十九年十月初版
黃翰義著 刑事訴訟法講義(請至教學網站下載)
並以實務上之案例、判例及研究所、國家考試之考題為探討之中心。
評分標準
含期中考及期末考。期中考及期末考各出二題作為分析之標準,並使同學在個別案例中,能以正確之法學方法論及課堂上所訓練之獨立法學思考邏輯作判斷。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022
修課人數
59
112-2_民事訴訟法(一)
教學目標
訴訟制度為一典型實用學科,故本課程目標除在建立同學對行政訴訟制度、學說與實務理論之基本瞭解外,並針對具體案例訓練同學能將所學理論運用於具體個案,使其能兼顧理論與實務發展。本課程以講授我國現行民事訴訟制度為主要內容,其重點包括我國糾紛解決制度之介紹、民事訴訟制度之定位、民事訴訟制度之基本體系架構、民事訴訟制度之通說理論介紹及其問題點、民事訴訟實務現況介紹及其發展。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紛爭與民事訴訟制度
第二章 訴訟與非訟
第三章 民事訴訟之制度設計與理論基礎
第四章 民事訴訟審理之基本原理
第五章 民事訴訟法之解釋與適用
第六章 民事訴訟基本流程及其重要概念
第二篇 訴訟主體論
第一章 概說
第二章 法院
第三章 當事人
第四章 多數當事人訴訟
第三篇 訴訟客體論
第一章 訴與訴之種類
第二章 審判之對象:訴訟要件與訴訟標的
第三章 多數請求訴訟:訴之合併、變更、追加及反訴
第四章 訴之撤回
第四篇 訴訟之審理:第一審訴訟程序
第一章 現行法所定訴訟程序概論
第二章 訴訟程序之共通事項:書狀、送達、期日期間及訴訟費用
第三章 訴訟程序之開始
第四章 訴訟程序之停止
第五章 訴訟程序之發展
第六章 言詞辯論程序
第七章 證據
第八章 訴訟程序之終結
第五篇 聲明不服程序
第一章 上訴程序
第二章 抗告程序
第三章 再審程序
第四章 第三人撤銷訴訟程序
第六篇 特別訴訟程序
第一章 簡易訴訟程序
第二章 小額訴訟程序
第三章 調解程序
第四章 督促程序
第五章 保全程序
第六章 公示催告程序
第七章 人事訴訟程序序
教科書/參考書
1.姚瑞光 民事訴訟法
2.陳計男 民事訴訟法論
3.王甲乙等 民事訴訟法新論
4.陳榮宗、林慶苗 民事訴訟法
5.楊建華 民事訴訟法
6.邱聯恭 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
7.李木貴 民事訴訟法
8.黃國昌 民事訴訟理論之新展開
9.姜世明 新民事證據法論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30%、期中成績30%、期末成績40%
(拒絕台北地院法官修習,修習者,其成績一律以零分計)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F11122
修課人數
14
訴訟制度為一典型實用學科,故本課程目標除在建立同學對行政訴訟制度、學說與實務理論之基本瞭解外,並針對具體案例訓練同學能將所學理論運用於具體個案,使其能兼顧理論與實務發展。本課程以講授我國現行民事訴訟制度為主要內容,其重點包括我國糾紛解決制度之介紹、民事訴訟制度之定位、民事訴訟制度之基本體系架構、民事訴訟制度之通說理論介紹及其問題點、民事訴訟實務現況介紹及其發展。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紛爭與民事訴訟制度
第二章 訴訟與非訟
第三章 民事訴訟之制度設計與理論基礎
第四章 民事訴訟審理之基本原理
第五章 民事訴訟法之解釋與適用
第六章 民事訴訟基本流程及其重要概念
第二篇 訴訟主體論
第一章 概說
第二章 法院
第三章 當事人
第四章 多數當事人訴訟
第三篇 訴訟客體論
第一章 訴與訴之種類
第二章 審判之對象:訴訟要件與訴訟標的
第三章 多數請求訴訟:訴之合併、變更、追加及反訴
第四章 訴之撤回
第四篇 訴訟之審理:第一審訴訟程序
第一章 現行法所定訴訟程序概論
第二章 訴訟程序之共通事項:書狀、送達、期日期間及訴訟費用
第三章 訴訟程序之開始
第四章 訴訟程序之停止
第五章 訴訟程序之發展
第六章 言詞辯論程序
第七章 證據
第八章 訴訟程序之終結
第五篇 聲明不服程序
第一章 上訴程序
第二章 抗告程序
第三章 再審程序
第四章 第三人撤銷訴訟程序
第六篇 特別訴訟程序
第一章 簡易訴訟程序
第二章 小額訴訟程序
第三章 調解程序
第四章 督促程序
第五章 保全程序
第六章 公示催告程序
第七章 人事訴訟程序序
教科書/參考書
1.姚瑞光 民事訴訟法
2.陳計男 民事訴訟法論
3.王甲乙等 民事訴訟法新論
4.陳榮宗、林慶苗 民事訴訟法
5.楊建華 民事訴訟法
6.邱聯恭 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
7.李木貴 民事訴訟法
8.黃國昌 民事訴訟理論之新展開
9.姜世明 新民事證據法論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30%、期中成績30%、期末成績40%
(拒絕台北地院法官修習,修習者,其成績一律以零分計)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F11122
修課人數
14
112-2_民法實例演習(二)
教學目標
一、於上課過程中透過民法基礎理論解說、歷屆律師、司法官考試試題討論、民事實務見解解析等方式,讓學生對民法能有全面性及深入性之認識,以增進民事實務案例分析能力,並加強考試解題能力。
二、本學期主要上課內容:民法物權編、親屬編、繼承編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上課進度
物權及繼承修正概說
物權
期中小考(停課)
物權
親屬
繼承
期末考
本課程上課內容分為下列四部分:
(一)民法基礎理論解說。
(二)民法經典試題討論。
(三)民事實務案例分享。
(四)民事實務見解解析。
教科書/參考書
一、謝在全、民法物權。
二、郭振恭等3人、民法親屬新論。
三、郭振恭等3人、民法繼承新論、
四、歷屆律師、司法官試題。
評分標準
一、上課參與程度(30%)。
二、期中小考(20%如有)。
三、期末考(50%/7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122
修課人數
39
一、於上課過程中透過民法基礎理論解說、歷屆律師、司法官考試試題討論、民事實務見解解析等方式,讓學生對民法能有全面性及深入性之認識,以增進民事實務案例分析能力,並加強考試解題能力。
二、本學期主要上課內容:民法物權編、親屬編、繼承編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上課進度
物權及繼承修正概說
物權
期中小考(停課)
物權
親屬
繼承
期末考
本課程上課內容分為下列四部分:
(一)民法基礎理論解說。
(二)民法經典試題討論。
(三)民事實務案例分享。
(四)民事實務見解解析。
教科書/參考書
一、謝在全、民法物權。
二、郭振恭等3人、民法親屬新論。
三、郭振恭等3人、民法繼承新論、
四、歷屆律師、司法官試題。
評分標準
一、上課參與程度(30%)。
二、期中小考(20%如有)。
三、期末考(50%/7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122
修課人數
39
112-2_刑法實例演習(二)
教學目標
本學期希望以同學既有刑法學習內容為基礎,透過審判實務常見爭議案例,進一步加強刑法分則如何運用在個案之思考方式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壹、本學期課程除由老師單方講授主要內容外,將由同學採個人或分組報告方式,針對個別問題提出個人研究心得,供其餘同學閱讀並共同參與討論,再由老師提出問題暨講評。 貳、主要議題(詳細內容將在正式課程公布)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以課堂報告內容及參與程度作為評分標準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122
修課人數
28
本學期希望以同學既有刑法學習內容為基礎,透過審判實務常見爭議案例,進一步加強刑法分則如何運用在個案之思考方式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壹、本學期課程除由老師單方講授主要內容外,將由同學採個人或分組報告方式,針對個別問題提出個人研究心得,供其餘同學閱讀並共同參與討論,再由老師提出問題暨講評。 貳、主要議題(詳細內容將在正式課程公布)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以課堂報告內容及參與程度作為評分標準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122
修課人數
28
112-2_土地稅法
教學目標
了解地價與地稅的關聯 認識地價稅土地增值稅及房屋稅及房地合一稅等等 了解土地稅進而達到節稅 輔導參加地政職系公職人員及不動估價師地政士與不動產經紀人等國家考試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土地稅概要 二地價與地稅的關聯 三土地公告現值與公告地價 四地價稅概要 五地價稅之稅基與稅率 六地價稅之自用住宅優惠稅率 七地價稅之節稅方式 八土地增值稅概要 九土地增值稅之稅基與稅率 十土地增值稅之相關優惠(免徵,不課徵,得申請不課徵,減徵) 十一土地增值稅之退稅 十二房屋稅概要 十三房屋稅之稅基與稅率 十四囤房稅之介紹 十五房地合一稅概要 十六房地合一稅之重點綱要 十七個案分析 十八綜合討論
教科書/參考書
土地法,文笙書局,第10版,鍾麗娜編著
評分標準
平常上課態度30% 期中考30% 期末考4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022
修課人數
12
了解地價與地稅的關聯 認識地價稅土地增值稅及房屋稅及房地合一稅等等 了解土地稅進而達到節稅 輔導參加地政職系公職人員及不動估價師地政士與不動產經紀人等國家考試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土地稅概要 二地價與地稅的關聯 三土地公告現值與公告地價 四地價稅概要 五地價稅之稅基與稅率 六地價稅之自用住宅優惠稅率 七地價稅之節稅方式 八土地增值稅概要 九土地增值稅之稅基與稅率 十土地增值稅之相關優惠(免徵,不課徵,得申請不課徵,減徵) 十一土地增值稅之退稅 十二房屋稅概要 十三房屋稅之稅基與稅率 十四囤房稅之介紹 十五房地合一稅概要 十六房地合一稅之重點綱要 十七個案分析 十八綜合討論
教科書/參考書
土地法,文笙書局,第10版,鍾麗娜編著
評分標準
平常上課態度30% 期中考30% 期末考4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022
修課人數
12
112-2_勞動法
教學目標
於上課過程中透過勞動基準法基礎理論解說、歷屆律師考試試題討論、勞動法實務見解解析等方式,讓學生對勞動法規能有全面性及深入性之認識,以增進勞動法實務案例分析能力,並加強考試解題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預定上課進度
課程內容介紹
勞動法緒論
勞動契約
期中小考(停課)
工資、工作時間、休請假、勞動契約終止、職業災害、退休
勞動特別法
期末考
本課程上課內容分為下列三部分:
(一)勞動法基礎理論解說。
(二)勞動法經典試題討論。
(三)勞動法實務見解及案例分享。
教科書/參考書
指定教科書:鄭津津著、職場與法律、元照出版社(上課必備) 參考書:勞動社會法爭點解讀,李毅、辰翊、高點
評分標準
一、上課參與程度(30%) 二、期中小考(20%;如有)、期末考(50%或7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022
修課人數
35
於上課過程中透過勞動基準法基礎理論解說、歷屆律師考試試題討論、勞動法實務見解解析等方式,讓學生對勞動法規能有全面性及深入性之認識,以增進勞動法實務案例分析能力,並加強考試解題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預定上課進度
課程內容介紹
勞動法緒論
勞動契約
期中小考(停課)
工資、工作時間、休請假、勞動契約終止、職業災害、退休
勞動特別法
期末考
本課程上課內容分為下列三部分:
(一)勞動法基礎理論解說。
(二)勞動法經典試題討論。
(三)勞動法實務見解及案例分享。
教科書/參考書
指定教科書:鄭津津著、職場與法律、元照出版社(上課必備) 參考書:勞動社會法爭點解讀,李毅、辰翊、高點
評分標準
一、上課參與程度(30%) 二、期中小考(20%;如有)、期末考(50%或7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022
修課人數
35
112-2_地方政府與政治(含自治法制)
教學目標
地方自治為現今民主國家之主流,凡進步之民主國家概皆有強大的地方自治團體為後盾。反觀我國地方制度之建立於88年地方制度法公布施行之後始萌芽,迄今尚在成長階段,平心而論,台灣還不能稱是地方自治進步的國家。反觀我國現況,地方自治或地方制度法,在國內學術界似將其歸類於政治學或公共行政領域,因此法學界對其著墨不深,雖有部分法學論著應世,且亦各有其精道之處,惟概皆以中央立場或純學理去解讀我國地方自治,不免於偏頗或與實務運作難以契合。再者,細究早期實務界之司法判決,全無地方自治之概念,不僅無視於地方自治存在之事實,對於地方能否自治更是抱持質疑的觀點,甚或採取偏頗之絕對承認說理論,誤認中央法律未規定事項即無自治之空間,甚或成為中央打壓地方政府的幫手,迄至103年始有重大之轉變,最高行政法院在當年做成2月份第1次庭長及法官聯席會議決議,決議內容確認團體管轄之概念,此在地方自治史上可謂為一大進步,不料司法院推動大法庭制度後,前述決議關於團體管轄之見解,乃失其拘束效力,依近來行政法院判決觀之,再度讓地方政府陷入管轄權混亂的局面,甚是可惜。本課程以地方自治為定位,透過對於地方制度法之闡述,並結合地方自治實施概況,期以建立學生地方自治之思維能力,俾於將來從事司法工作之際能考量地方自治因地制宜之概念,做出適法適切之判決。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6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壹、前言 貳、地方制度的基礎 一、理論基礎 二、法源 參、地方自治之意義與規範內容 一、地方自治之意義 二、地方自治之規範內容 (一)地方自治團體 (二)居民之權利義務 (三)自治事項 (四)自治法規 (五)自治組織 (六)自治財政 肆、公法人間之關係 一、中央與地方之關係 二、地方相互間之關係
教科書/參考書
1.蕭文生 地方自治法基礎理論與實務 2.黃錦堂 地方制度法論 3.劉文仕 地方制度法釋義 4.羅承宗 地方制度法的理論與實踐 5.簡玉聰 確保地方財政健全之法制問題與法理 6.陳敏 行政法總論 7.拙著 計程車客運業未依公路法申請核准籌備違法經營之裁罰權限之探討 8.拙著 地方自治團體管轄權之探討
評分標準
1.平時成績40% 2.期中考成績30% 3.期末考成績3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022
修課人數
22
地方自治為現今民主國家之主流,凡進步之民主國家概皆有強大的地方自治團體為後盾。反觀我國地方制度之建立於88年地方制度法公布施行之後始萌芽,迄今尚在成長階段,平心而論,台灣還不能稱是地方自治進步的國家。反觀我國現況,地方自治或地方制度法,在國內學術界似將其歸類於政治學或公共行政領域,因此法學界對其著墨不深,雖有部分法學論著應世,且亦各有其精道之處,惟概皆以中央立場或純學理去解讀我國地方自治,不免於偏頗或與實務運作難以契合。再者,細究早期實務界之司法判決,全無地方自治之概念,不僅無視於地方自治存在之事實,對於地方能否自治更是抱持質疑的觀點,甚或採取偏頗之絕對承認說理論,誤認中央法律未規定事項即無自治之空間,甚或成為中央打壓地方政府的幫手,迄至103年始有重大之轉變,最高行政法院在當年做成2月份第1次庭長及法官聯席會議決議,決議內容確認團體管轄之概念,此在地方自治史上可謂為一大進步,不料司法院推動大法庭制度後,前述決議關於團體管轄之見解,乃失其拘束效力,依近來行政法院判決觀之,再度讓地方政府陷入管轄權混亂的局面,甚是可惜。本課程以地方自治為定位,透過對於地方制度法之闡述,並結合地方自治實施概況,期以建立學生地方自治之思維能力,俾於將來從事司法工作之際能考量地方自治因地制宜之概念,做出適法適切之判決。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6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壹、前言 貳、地方制度的基礎 一、理論基礎 二、法源 參、地方自治之意義與規範內容 一、地方自治之意義 二、地方自治之規範內容 (一)地方自治團體 (二)居民之權利義務 (三)自治事項 (四)自治法規 (五)自治組織 (六)自治財政 肆、公法人間之關係 一、中央與地方之關係 二、地方相互間之關係
教科書/參考書
1.蕭文生 地方自治法基礎理論與實務 2.黃錦堂 地方制度法論 3.劉文仕 地方制度法釋義 4.羅承宗 地方制度法的理論與實踐 5.簡玉聰 確保地方財政健全之法制問題與法理 6.陳敏 行政法總論 7.拙著 計程車客運業未依公路法申請核准籌備違法經營之裁罰權限之探討 8.拙著 地方自治團體管轄權之探討
評分標準
1.平時成績40% 2.期中考成績30% 3.期末考成績3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022
修課人數
22
112-2_民法繼承
教學目標
本學期課程希冀於理論與實務平衡發展下,使學生得以了解繼承法之基本體系,並輔以實務見解及實際例題,使課程的吸收非局限於理論,兼顧訴訟運作之解悉,此外,傳統爭議問題或學說與實務之見解,透過條文理解融會貫通,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老師為雙周一上課
老師擇定單周期中考試、舉行期末考
另與修課同學協調1次單周上課時間
以陳棋炎、黃宗樂及郭振恭三人合著民法繼承新論為上課綱要,分為五大部分包括
(一)繼承法之基本問題,
(二)遺產繼承人,
(三)遺產之繼承,
(四)遺囑,其中關於遺產之繼承因繼承篇在98年6月大幅修正,茲此,繼承法之新制度乃本年度重點章節。
教科書/參考書
陳棋炎、黃宗樂及郭振恭三人合著民法繼承新論
評分標準
期中及期末考試各佔40% 平常成績佔2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122
修課人數
68
本學期課程希冀於理論與實務平衡發展下,使學生得以了解繼承法之基本體系,並輔以實務見解及實際例題,使課程的吸收非局限於理論,兼顧訴訟運作之解悉,此外,傳統爭議問題或學說與實務之見解,透過條文理解融會貫通,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老師為雙周一上課
老師擇定單周期中考試、舉行期末考
另與修課同學協調1次單周上課時間
以陳棋炎、黃宗樂及郭振恭三人合著民法繼承新論為上課綱要,分為五大部分包括
(一)繼承法之基本問題,
(二)遺產繼承人,
(三)遺產之繼承,
(四)遺囑,其中關於遺產之繼承因繼承篇在98年6月大幅修正,茲此,繼承法之新制度乃本年度重點章節。
教科書/參考書
陳棋炎、黃宗樂及郭振恭三人合著民法繼承新論
評分標準
期中及期末考試各佔40% 平常成績佔2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122
修課人數
68
112-2_行政法(二)
教學目標
行政作用法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行政命令
行政處分
行政契約
行政事實行為
行政罰法
行政執行法
教科書/參考書
吳庚 行政法之理論與實務
陳敏 行政法總論
李惠宗 行政法要義
評分標準
期中考(40%) 期末考(6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122
修課人數
12
行政作用法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行政命令
行政處分
行政契約
行政事實行為
行政罰法
行政執行法
教科書/參考書
吳庚 行政法之理論與實務
陳敏 行政法總論
李惠宗 行政法要義
評分標準
期中考(40%) 期末考(6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122
修課人數
12
112-2_政黨論
教學目標
政黨是民主政治的重要角色之一,課程內容主要是以介紹各種有關政黨的理論與實務的分析,希望學生可以藉此更進一步了解台灣政黨政治的發展現況與未來前景。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課程介紹
2.政黨的意義與起源
3.政黨的發展
4.政黨、利益團體、派系之分別
5.政黨制度與民主發展:政黨組織
6.政黨制度與民主發展:政黨數目
7.政黨制度與民主發展:政黨競爭 8. 政黨制度與民主發展:政黨的空間理論
9.期中考
10. 政黨與選舉制度(I)
11. 政黨與選舉制度(II)
12. 政黨與政府:執政黨
13. 政黨與政府:在野黨
14.政黨政治的他國經驗:美國
15. 政黨政治的他國經驗:英國
16. 政黨政治的他國經驗:法國與德國
17. 政黨政治的他國經驗:日本與南韓
18. 期末考
教科書/參考書
1.Moshe Maor(著),高千雯(譯)。2005。政黨制度的比較分析。台北:韋伯文化。
2.Arend Lijphard. 1999. Patterns of Democrac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3.Arend Lijphard. 1994. Electoral Systems and Party Syst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Giovanni Sartori. 1976.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Alan Ware. 1996. Political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葛永光。2000。政黨政治與民主發展。台北:空大。
7.吳文程。1996。政黨與選舉概論。台北:五南。
評分標準
期中考與期末考各占5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122
修課人數
25
政黨是民主政治的重要角色之一,課程內容主要是以介紹各種有關政黨的理論與實務的分析,希望學生可以藉此更進一步了解台灣政黨政治的發展現況與未來前景。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課程介紹
2.政黨的意義與起源
3.政黨的發展
4.政黨、利益團體、派系之分別
5.政黨制度與民主發展:政黨組織
6.政黨制度與民主發展:政黨數目
7.政黨制度與民主發展:政黨競爭 8. 政黨制度與民主發展:政黨的空間理論
9.期中考
10. 政黨與選舉制度(I)
11. 政黨與選舉制度(II)
12. 政黨與政府:執政黨
13. 政黨與政府:在野黨
14.政黨政治的他國經驗:美國
15. 政黨政治的他國經驗:英國
16. 政黨政治的他國經驗:法國與德國
17. 政黨政治的他國經驗:日本與南韓
18. 期末考
教科書/參考書
1.Moshe Maor(著),高千雯(譯)。2005。政黨制度的比較分析。台北:韋伯文化。
2.Arend Lijphard. 1999. Patterns of Democrac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3.Arend Lijphard. 1994. Electoral Systems and Party Syst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Giovanni Sartori. 1976.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Alan Ware. 1996. Political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葛永光。2000。政黨政治與民主發展。台北:空大。
7.吳文程。1996。政黨與選舉概論。台北:五南。
評分標準
期中考與期末考各占5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122
修課人數
25
112-2_立法論
教學目標
一 、 認識我國立法法制之主要建構;
二、 認識我國立法法制之建制原理;
三、 認識我國立法法制與司法審判及行政程序法制之關係;
四、評析我國當前立法法制之實務與學理問題。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 本科課程及上課方式簡介
二、我國立法法之意義與範圍
三、憲法立法專章(一)立法權之性質
四、憲法立法專章(二)立法權之範圍
五、憲法立法專章(三)立法院之組成
六、 憲法立法專章(四)立法權與其他權之關係
七、中央法規標準法(一)法規之名稱
八、 中央法規標準法(二)法規之制定、施行與適用
九、中央法規標準法(三)法規之修正與廢止
十、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一)總則
十一、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二)一般議案審查程序
十二、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三)特殊議案審查程序
十三、立法院組織法與議事規則
十四、立法委員行為法
十五、當前立法法制改革之重要課題
教科書/參考書
一、 Jack Davies, 1986, Legislative law and process in a nutshell, St. Paul, Minn. West.
二、 Joel Smith and Lloyd D. Musolf, 1979, Legislatures in development : dynamics of change in new and old states, Durham, N.C. : Duke University Press.
三、 羅傳賢著,2002,立法程序與技術,臺北市 : 五南出版社。
四、 朱志宏著,1995:立法論,臺北市:三民書局。
評分標準
一、出席與參與課堂研討之情形;
二、期中及期末考試;
三、課中報告與期末報告。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022
修課人數
14
一 、 認識我國立法法制之主要建構;
二、 認識我國立法法制之建制原理;
三、 認識我國立法法制與司法審判及行政程序法制之關係;
四、評析我國當前立法法制之實務與學理問題。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 本科課程及上課方式簡介
二、我國立法法之意義與範圍
三、憲法立法專章(一)立法權之性質
四、憲法立法專章(二)立法權之範圍
五、憲法立法專章(三)立法院之組成
六、 憲法立法專章(四)立法權與其他權之關係
七、中央法規標準法(一)法規之名稱
八、 中央法規標準法(二)法規之制定、施行與適用
九、中央法規標準法(三)法規之修正與廢止
十、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一)總則
十一、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二)一般議案審查程序
十二、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三)特殊議案審查程序
十三、立法院組織法與議事規則
十四、立法委員行為法
十五、當前立法法制改革之重要課題
教科書/參考書
一、 Jack Davies, 1986, Legislative law and process in a nutshell, St. Paul, Minn. West.
二、 Joel Smith and Lloyd D. Musolf, 1979, Legislatures in development : dynamics of change in new and old states, Durham, N.C. : Duke University Press.
三、 羅傳賢著,2002,立法程序與技術,臺北市 : 五南出版社。
四、 朱志宏著,1995:立法論,臺北市:三民書局。
評分標準
一、出席與參與課堂研討之情形;
二、期中及期末考試;
三、課中報告與期末報告。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022
修課人數
14
112-2_公共政策
教學目標
本課程以授課教授講課為主,希望讓學生了解,何謂公共政策?有那些重要的理論及其發展?以及在現實上,尤其是針對台灣的政治經濟發展,公共政策的理論與應用分析的意義為何?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課程介紹
2.公共政策的興起、現狀與發展
3.何謂「理性決策」
4.決策理論與現實:理性VS組織VS文化
5.決策理論:政府VS市場
6.決策理論:全球化之衝擊
7.政治過程論
8.官僚體系
9.期中考
10.政策執行與評估
11.政策論述
12.府際關係與政策網絡
13.公共政策理論與實務:個案研究
14.個案研究
15.個案研究
16.個案研究
17.個案研究
18.期末考
教科書/參考書
1.*張世賢。2005。公共政策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3.魏鏞。2004。公共政策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4.詹中原。2003。新公共政策:歷史、哲學、全球化。台北:華泰圖書出版公司。
5.余致力、郭昱瑩、陳敦源(主編)。2001。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論與實務。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6.Dunn, William。Public Policy Analysis。李明寰(譯)。2002。公共政策分析。台北:時英出版社。
評分標準
本課程有期中考與期末考,各佔50%。上課發問者予以適度加分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022
修課人數
5
本課程以授課教授講課為主,希望讓學生了解,何謂公共政策?有那些重要的理論及其發展?以及在現實上,尤其是針對台灣的政治經濟發展,公共政策的理論與應用分析的意義為何?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課程介紹
2.公共政策的興起、現狀與發展
3.何謂「理性決策」
4.決策理論與現實:理性VS組織VS文化
5.決策理論:政府VS市場
6.決策理論:全球化之衝擊
7.政治過程論
8.官僚體系
9.期中考
10.政策執行與評估
11.政策論述
12.府際關係與政策網絡
13.公共政策理論與實務:個案研究
14.個案研究
15.個案研究
16.個案研究
17.個案研究
18.期末考
教科書/參考書
1.*張世賢。2005。公共政策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3.魏鏞。2004。公共政策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4.詹中原。2003。新公共政策:歷史、哲學、全球化。台北:華泰圖書出版公司。
5.余致力、郭昱瑩、陳敦源(主編)。2001。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論與實務。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6.Dunn, William。Public Policy Analysis。李明寰(譯)。2002。公共政策分析。台北:時英出版社。
評分標準
本課程有期中考與期末考,各佔50%。上課發問者予以適度加分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1022
修課人數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