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_離岸風力發電概論
教學目標
離岸風力發電為台灣配合國家能源轉型計畫的重大再生能源建設,投入金額高達兆元台幣,持續時間長達30年以上,是聯合國與續發展目標的目標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的項目,也是未來極具前景的就業市場。本課程之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認識離岸風力發電的全貌,了解風場資源、離岸風場規劃、建置、運維及除役、水下基礎、風力發電機以及環境衝擊與維護等專業知識。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7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01週 台灣及全世界離岸風電發展的現況及趨勢(I)
第02週 台灣及全世界離岸風電發展的現況及趨勢(II)
第03週 風場概論(I)
第04週 風場概論(II)
第05週 風機設計(I)
第06週 風機設計(II)
第07週 風機設計(III)
第08週 風機設計(IV)
第09週 期中考
第10週 風能數據分析(I)
第11週 風能數據分析(II)
第12週 海洋及海床資料調查分析(I)
第13週 海洋及海床資料調查分析(II)
第14週 離岸風電計畫開發(I)
第15週 離岸風電計畫開發(II)
第16週 離岸風場運維(I)
第17週 離岸風場運維(II)
第18週 期末分組報告
教科書/參考書
由「臺灣-荷蘭離岸風電產業人才培育課程」種子師資培訓支授課教材為主。內容由荷蘭應用科學研究組織(TNO)、台夫特工業大學(TU Delft)風能研究中心(DUWIND)以及水文研究機構Deltares提供離岸風電規劃、建置、運維的專業課程。
評分標準
期中考採筆試,50%;期末分組報告30%;作業及課堂參與20%。
學分數
1
授課時數(周)
1
開課班級
A10852
修課人數
20
離岸風力發電為台灣配合國家能源轉型計畫的重大再生能源建設,投入金額高達兆元台幣,持續時間長達30年以上,是聯合國與續發展目標的目標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的項目,也是未來極具前景的就業市場。本課程之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認識離岸風力發電的全貌,了解風場資源、離岸風場規劃、建置、運維及除役、水下基礎、風力發電機以及環境衝擊與維護等專業知識。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7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01週 台灣及全世界離岸風電發展的現況及趨勢(I)
第02週 台灣及全世界離岸風電發展的現況及趨勢(II)
第03週 風場概論(I)
第04週 風場概論(II)
第05週 風機設計(I)
第06週 風機設計(II)
第07週 風機設計(III)
第08週 風機設計(IV)
第09週 期中考
第10週 風能數據分析(I)
第11週 風能數據分析(II)
第12週 海洋及海床資料調查分析(I)
第13週 海洋及海床資料調查分析(II)
第14週 離岸風電計畫開發(I)
第15週 離岸風電計畫開發(II)
第16週 離岸風場運維(I)
第17週 離岸風場運維(II)
第18週 期末分組報告
教科書/參考書
由「臺灣-荷蘭離岸風電產業人才培育課程」種子師資培訓支授課教材為主。內容由荷蘭應用科學研究組織(TNO)、台夫特工業大學(TU Delft)風能研究中心(DUWIND)以及水文研究機構Deltares提供離岸風電規劃、建置、運維的專業課程。
評分標準
期中考採筆試,50%;期末分組報告30%;作業及課堂參與20%。
學分數
1
授課時數(周)
1
開課班級
A10852
修課人數
20
111-1_工程採購實務與工程倫理
教學目標
1. 公共工程履約權責劃分及管理應注意事項 2. 各種投標須知及契約範本之效力及重點 3. 主管機關訂定或提供之與工程及技術服務相關之錯誤態樣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校外案例參訪-2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 授課內容與上課方式說明 第二週 工程採購之特性 (一) 第三週 工程採購之特性 (二) 第四週 工程採購之特性 (三) 第五週 招標方式之探討 (一) 第六週 招標方式之探討 (二) 第七週 校外參訪 第八週 參訪心得討論與交流 第九週 期中報告 第十週 工程管理(一) 第十一週 工程管理(二) 第十二週 工程管理 (三) 第十三週 工程倫理簡簡介(一) 第十四週 工程倫理簡簡介(二) 第十五週 工程倫理案例討論(一) 第十六週 工程倫理案例討論(二) 第十七週 工程倫理案例討論(三) 第十八週 期末報告
教科書/參考書
1.採購法 2.工程倫理手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評分標準
1.出席與上課表現20% 2.期中報告40% 3.期末報告4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152
修課人數
19
1. 公共工程履約權責劃分及管理應注意事項 2. 各種投標須知及契約範本之效力及重點 3. 主管機關訂定或提供之與工程及技術服務相關之錯誤態樣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校外案例參訪-2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 授課內容與上課方式說明 第二週 工程採購之特性 (一) 第三週 工程採購之特性 (二) 第四週 工程採購之特性 (三) 第五週 招標方式之探討 (一) 第六週 招標方式之探討 (二) 第七週 校外參訪 第八週 參訪心得討論與交流 第九週 期中報告 第十週 工程管理(一) 第十一週 工程管理(二) 第十二週 工程管理 (三) 第十三週 工程倫理簡簡介(一) 第十四週 工程倫理簡簡介(二) 第十五週 工程倫理案例討論(一) 第十六週 工程倫理案例討論(二) 第十七週 工程倫理案例討論(三) 第十八週 期末報告
教科書/參考書
1.採購法 2.工程倫理手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評分標準
1.出席與上課表現20% 2.期中報告40% 3.期末報告4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152
修課人數
19
111-1_綠色能源與永續發展
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具備掌握全球因應氣候變遷,刻正推動之永續發展方針及能源轉型趨勢,並了解各項綠色能源技術之原理及發展現況、以及再生能源電廠之發展趨勢與遭遇之瓶頸,並習得依「技術/系統研發」、「產業建立」及「政策制定與推廣」三大構面,剖析各國之再生能源產業與經濟發展,以及其制定推動政策時所衡量之面向。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全球能源發展及能源轉型趨勢 綠色能源技術介紹 太陽光電技術與電廠開發 國際太陽能產業、經濟與政策研析-案例分析 風電技術與風場開發 國際風能產業、經濟與政策研析-案例分析 生質物能源化與資源化 國際生質能產業、經濟與政策研析-案例分析 氫能技術(一) 氫能技術(二) 國際氫能產業、經濟與政策研析-案例分析 儲能技術原理應用與展望 國際儲能產業、經濟與政策研析-案例分析 再生能源鼓勵制度之應用與分析 期末報告
教科書/參考書
本課程將引用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IRENA)、Asia Pacific Energy Research Centre(APERC)、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NREL)、REN21等國際組織之技術年報,以及各大能源相關之網路平台資訊及時事新聞做為課程教材。
評分標準
期末報告50 %;時事新聞評析 30%;出席及平時加分20 %。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152
修課人數
16
培養學生具備掌握全球因應氣候變遷,刻正推動之永續發展方針及能源轉型趨勢,並了解各項綠色能源技術之原理及發展現況、以及再生能源電廠之發展趨勢與遭遇之瓶頸,並習得依「技術/系統研發」、「產業建立」及「政策制定與推廣」三大構面,剖析各國之再生能源產業與經濟發展,以及其制定推動政策時所衡量之面向。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全球能源發展及能源轉型趨勢 綠色能源技術介紹 太陽光電技術與電廠開發 國際太陽能產業、經濟與政策研析-案例分析 風電技術與風場開發 國際風能產業、經濟與政策研析-案例分析 生質物能源化與資源化 國際生質能產業、經濟與政策研析-案例分析 氫能技術(一) 氫能技術(二) 國際氫能產業、經濟與政策研析-案例分析 儲能技術原理應用與展望 國際儲能產業、經濟與政策研析-案例分析 再生能源鼓勵制度之應用與分析 期末報告
教科書/參考書
本課程將引用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IRENA)、Asia Pacific Energy Research Centre(APERC)、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NREL)、REN21等國際組織之技術年報,以及各大能源相關之網路平台資訊及時事新聞做為課程教材。
評分標準
期末報告50 %;時事新聞評析 30%;出席及平時加分20 %。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152
修課人數
16
111-1_結構健康監測與試驗
教學目標
結構健康監測是一門結合高科技儀器與訊號處理應用於土木工程結構監測技術的新興工程科學,是國內外目前對於維護大型公共工程建設的重要手段,防止結構突發破壞發生的最佳方法。因此,也是結合傳統土木與高科技防災之綜合應用。本課程運用網路科技,基於遠端控制、集中化管理監測資料的理念,規劃結構安全預警系統的現地監測與資訊管理兩大架構。有效地將結構變異訊息傳遞至遠端控制主管單位,以達到結構安全維護之目的。因此,本課程之教學目標:<br> 1. 學習高科技技術應用於土木工程之能力。<br> 2. 學習結構健康監測系統規劃設計能力。<br> 3. 學習訊號分析與結構安全評估能力。<br> 線上教學IP https://meet.google.com/jsq-gnmv-ueg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1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章 緒論 (1週)<br> 第二章 結構健康概念與管理 (2週)<br> 第三章 監測量測系統架構 (2週)<br> 第四章 現地監測系統架構 (2週)<br> 第五章 監測資料傳輸、處理與分析 (5週)<br> 第六章 監測案例分析與專案製作 (6週)<br>
教科書/參考書
教科書:自編講義。<br> 參考書:<br> 1. 結構工程期刊;2. 土木技術 <br>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作業與出席率)=50% <br> 監測專案期中報告(25%)<br> 監測專案期末報告(25%)<br>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152
修課人數
5
結構健康監測是一門結合高科技儀器與訊號處理應用於土木工程結構監測技術的新興工程科學,是國內外目前對於維護大型公共工程建設的重要手段,防止結構突發破壞發生的最佳方法。因此,也是結合傳統土木與高科技防災之綜合應用。本課程運用網路科技,基於遠端控制、集中化管理監測資料的理念,規劃結構安全預警系統的現地監測與資訊管理兩大架構。有效地將結構變異訊息傳遞至遠端控制主管單位,以達到結構安全維護之目的。因此,本課程之教學目標:<br> 1. 學習高科技技術應用於土木工程之能力。<br> 2. 學習結構健康監測系統規劃設計能力。<br> 3. 學習訊號分析與結構安全評估能力。<br> 線上教學IP https://meet.google.com/jsq-gnmv-ueg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1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章 緒論 (1週)<br> 第二章 結構健康概念與管理 (2週)<br> 第三章 監測量測系統架構 (2週)<br> 第四章 現地監測系統架構 (2週)<br> 第五章 監測資料傳輸、處理與分析 (5週)<br> 第六章 監測案例分析與專案製作 (6週)<br>
教科書/參考書
教科書:自編講義。<br> 參考書:<br> 1. 結構工程期刊;2. 土木技術 <br>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作業與出席率)=50% <br> 監測專案期中報告(25%)<br> 監測專案期末報告(25%)<br>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152
修課人數
5
111-1_環工理化原理
教學目標
1.使研究生具備環境工程中理化原理之相關知識與深入學理之推演
2.使研究生具備研讀與理解專業論文之能力
3.使研究生認識環境工程領域經典論文以擴展其視野
COVID-19防疫線上課程特別說明:本課程如須調整為線上授課,將使用MS Teams作為上課平台,請各位同學先加入課程line群組(屆時由老師發起,系辦協助同學加入),每次上課連線之網址將由line通知)。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8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Week 1 Introduction to Principles of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EnvironmentalEngineering
Week 2 Environmental Systems and Processes
Week 3 Process and System Characterization
Week 4 Process and System Modeling
Week 5 Fluid Flow and Mass Transport.
Week 6 Elementary Process Equilibria
Week 7 Process Energy Relationships
Week 8 Elementary and complex Process Rates
Week 9 Midterm exam
Week 10 Ideal System Modeling and Design.
Week 11 Hybrid System Modeling and Design (I)
Week 12 Hybrid System Modeling and Design (II)
Week 13 Fugacity (I)
Week 14 Fugacity (II)
Week 15 Multiphase Process Equilibria (I)
Week 16 Multiphase Process Equilibria (II)
Week 17 Final presentation
教科書/參考書
教科書:
Environmental Systems and Processes, W. J. Weber, Jr., Wiley-Interscience
參考書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 W. W. Nazaroff and L. Alvarez-Cohen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1.
評分標準
期中考(30%)、期末考(30%)、作業/報告(30%)、上課表現(10%) ��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152
修課人數
4
1.使研究生具備環境工程中理化原理之相關知識與深入學理之推演
2.使研究生具備研讀與理解專業論文之能力
3.使研究生認識環境工程領域經典論文以擴展其視野
COVID-19防疫線上課程特別說明:本課程如須調整為線上授課,將使用MS Teams作為上課平台,請各位同學先加入課程line群組(屆時由老師發起,系辦協助同學加入),每次上課連線之網址將由line通知)。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8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Week 1 Introduction to Principles of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EnvironmentalEngineering
Week 2 Environmental Systems and Processes
Week 3 Process and System Characterization
Week 4 Process and System Modeling
Week 5 Fluid Flow and Mass Transport.
Week 6 Elementary Process Equilibria
Week 7 Process Energy Relationships
Week 8 Elementary and complex Process Rates
Week 9 Midterm exam
Week 10 Ideal System Modeling and Design.
Week 11 Hybrid System Modeling and Design (I)
Week 12 Hybrid System Modeling and Design (II)
Week 13 Fugacity (I)
Week 14 Fugacity (II)
Week 15 Multiphase Process Equilibria (I)
Week 16 Multiphase Process Equilibria (II)
Week 17 Final presentation
教科書/參考書
教科書:
Environmental Systems and Processes, W. J. Weber, Jr., Wiley-Interscience
參考書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 W. W. Nazaroff and L. Alvarez-Cohen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1.
評分標準
期中考(30%)、期末考(30%)、作業/報告(30%)、上課表現(10%) ��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152
修課人數
4
111-1_廢棄物處理系統設計
教學目標
This is an advanced course for waste treatment.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principle of thermal treatment and also design waste treatment systems.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8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Week 1 Introduction of waste treatment in Taiwan Week 2 Functional elements of a waste management system Week 3 Sources, types and composi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s Week 4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Ⅰ) Week 5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Ⅱ) Week 6 The storage and transfer system Week 7 Design of pre-treatment system Week 8 Introduction of incineration plant Week 9 Midterm exam Week 10 The principle of thermal treatment Week 11 Fix-bed incinerator Week 12 Fluidized-bed incinerator Week 13 Air pollution control devices Week 14 The principle of Landfill Week 15 Design of Landfill Week 16 Control of landfill gases Week 17 MRF Week 18 Final exam
教科書/參考書
Integrated solid waste management,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management issues, Clark, B. J. and Morriss, J. M., McGraw.Hill, 1993.
評分標準
Class participation 10%、Presentation 45%、Final report 45%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152
修課人數
11
This is an advanced course for waste treatment.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principle of thermal treatment and also design waste treatment systems.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8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Week 1 Introduction of waste treatment in Taiwan Week 2 Functional elements of a waste management system Week 3 Sources, types and composi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s Week 4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Ⅰ) Week 5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Ⅱ) Week 6 The storage and transfer system Week 7 Design of pre-treatment system Week 8 Introduction of incineration plant Week 9 Midterm exam Week 10 The principle of thermal treatment Week 11 Fix-bed incinerator Week 12 Fluidized-bed incinerator Week 13 Air pollution control devices Week 14 The principle of Landfill Week 15 Design of Landfill Week 16 Control of landfill gases Week 17 MRF Week 18 Final exam
教科書/參考書
Integrated solid waste management,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management issues, Clark, B. J. and Morriss, J. M., McGraw.Hill, 1993.
評分標準
Class participation 10%、Presentation 45%、Final report 45%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152
修課人數
11
111-1_實驗規劃與設計
教學目標
以介紹實驗規劃與設計之原理及技術為主,同時將讓學生充分了解進入研究所後所面臨題目選定、文獻蒐集、文獻篩選、及論文撰寫方面該注意事項及應具備之能力。 (大四生限五年一貫生選修)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5.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5.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主題一實驗規劃概述 為何要唸研究所? 如何進行實驗規劃 目標選定研究架構規劃 文獻蒐集及閱讀研究 論文撰寫 校內電子資源使用說明會(配合圖資館規劃日期,4hrs) 主題二 - 田口式設計法 第1章 田口方法概述 (Taguchi Method Overview) 第2章 實驗計劃法 (Design of Experiments) 第2-1章 直交表的應用 (Application of Taguchi Method) 第3章 品質計量法 (Measure of Quality) 主題三 - 統計在環工之應用 Chapter 1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Statistics Chapter 2 A Brief Review of Statistics Chapter 4 Smoothing Data Chapter 6 External Reference Distributions Chapter 9 Accuracy, Bias, and Precision of Measurements Chapter 10 Precision of Calculated Values Chapter 11 Laboratory Quality Assurance Chapter 14 Limit of Detection Chapter 15 Analyzing Censored Data Chapter 23 Sizing the Experiments
教科書/參考書
教科書 1. Berthoux and Brown, Statistics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 2nd Editions. CRC Press LLC. 2002. 2. 李輝煌著,田口方法 – 品質設計的原理與實務,高立圖書公司, 2008. 參考書 1. 畢恆達著,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學富, ISBN 986-7840-69-0, 2006 2. 鍾清章總編輯,品質工程(田口方法),中華民國品質學會,ISBN 957-8914-08-3, 2000.
評分標準
期中Presentation…………………20% 期末Presentation…………………20% 期末報告…………………………… 25% 期末考……………………………….. 35%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152
修課人數
3
以介紹實驗規劃與設計之原理及技術為主,同時將讓學生充分了解進入研究所後所面臨題目選定、文獻蒐集、文獻篩選、及論文撰寫方面該注意事項及應具備之能力。 (大四生限五年一貫生選修)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5.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5.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主題一實驗規劃概述 為何要唸研究所? 如何進行實驗規劃 目標選定研究架構規劃 文獻蒐集及閱讀研究 論文撰寫 校內電子資源使用說明會(配合圖資館規劃日期,4hrs) 主題二 - 田口式設計法 第1章 田口方法概述 (Taguchi Method Overview) 第2章 實驗計劃法 (Design of Experiments) 第2-1章 直交表的應用 (Application of Taguchi Method) 第3章 品質計量法 (Measure of Quality) 主題三 - 統計在環工之應用 Chapter 1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Statistics Chapter 2 A Brief Review of Statistics Chapter 4 Smoothing Data Chapter 6 External Reference Distributions Chapter 9 Accuracy, Bias, and Precision of Measurements Chapter 10 Precision of Calculated Values Chapter 11 Laboratory Quality Assurance Chapter 14 Limit of Detection Chapter 15 Analyzing Censored Data Chapter 23 Sizing the Experiments
教科書/參考書
教科書 1. Berthoux and Brown, Statistics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 2nd Editions. CRC Press LLC. 2002. 2. 李輝煌著,田口方法 – 品質設計的原理與實務,高立圖書公司, 2008. 參考書 1. 畢恆達著,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學富, ISBN 986-7840-69-0, 2006 2. 鍾清章總編輯,品質工程(田口方法),中華民國品質學會,ISBN 957-8914-08-3, 2000.
評分標準
期中Presentation…………………20% 期末Presentation…………………20% 期末報告…………………………… 25% 期末考……………………………….. 35%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152
修課人數
3
111-1_結構矩陣
教學目標
本課程係以介紹勁度矩陣分析為主,課程內容包括各種類型桿件的勁度矩陣組合型態,結點位移求解與桿件內力分析等,透過對於結構勁度矩陣分析法原理的了解,讓學生從已經具備的古典結構學觀念銜接到開發結構分析軟體與使用結構分析套裝軟體的階段。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教科書/參考書
徐毓宏、許宏, 觀念結構矩陣, 文笙書局
評分標準
期中45%、期末45%、點名1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152
修課人數
12
本課程係以介紹勁度矩陣分析為主,課程內容包括各種類型桿件的勁度矩陣組合型態,結點位移求解與桿件內力分析等,透過對於結構勁度矩陣分析法原理的了解,讓學生從已經具備的古典結構學觀念銜接到開發結構分析軟體與使用結構分析套裝軟體的階段。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教科書/參考書
徐毓宏、許宏, 觀念結構矩陣, 文笙書局
評分標準
期中45%、期末45%、點名1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1152
修課人數
12
111-1_結構動力學
教學目標
瞭解結構動力學之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建築耐震分析、設備減振與振動量測等領域之應用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 結構動力學簡介(1週) 2. 單自由度系統之自由震盪解(2週) 3. 單自由度系統之強制振動解(2週) 4. 單自由度系統承受週期載重之解析方法(2週) 5. 單自由度系統承受衝擊載重之解析方法(2週) 6. 多自由度系統之模態分析(2週) 7. 振態疊加法(2週) 8. 結構分析軟體之應用(含簡易程式設計)(3週)
教科書/參考書
自編教材
評分標準
• 上課出席與參與 10% • 作業 30% • 期中考 30% • 期末考 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52
修課人數
11
瞭解結構動力學之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建築耐震分析、設備減振與振動量測等領域之應用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 結構動力學簡介(1週) 2. 單自由度系統之自由震盪解(2週) 3. 單自由度系統之強制振動解(2週) 4. 單自由度系統承受週期載重之解析方法(2週) 5. 單自由度系統承受衝擊載重之解析方法(2週) 6. 多自由度系統之模態分析(2週) 7. 振態疊加法(2週) 8. 結構分析軟體之應用(含簡易程式設計)(3週)
教科書/參考書
自編教材
評分標準
• 上課出席與參與 10% • 作業 30% • 期中考 30% • 期末考 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52
修課人數
11
111-1_高等基礎工程
教學目標
本課程內容主要包含深基礎與地下開挖(隧道、地下管道)之介紹、理論、設計與施工案例。其中基礎承載力與沉陷量的估算、支撐系統的設計,將在每次的作業進行練習,並在期末報告展示成果。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5.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5.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地下開挖與深基礎簡介、(2)樁基礎概要、(3)基樁之型態與容許承載力、(4)基樁之施工與查驗、(5)基樁之規格與載重測試 (6)基樁的靜態設計、(7)基樁的動態設計、(8)開挖之應力分佈與變形、(9)隧道開挖支撐設計、(10) 軟弱岩層之隧道開挖
教科書/參考書
1. 自製上課講義 2. Michael Tomlinson and John Woodward Pil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actice, 6th ed, CRC Press, 2014, ISBN: 9781466592636 3. B.M. Das, Principles of Foundation Engineering, 8th ed, Thomson, 2014; ISBN: 9781305081567
評分標準
作業 30%;期末報告 30%;期末考4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52
修課人數
7
本課程內容主要包含深基礎與地下開挖(隧道、地下管道)之介紹、理論、設計與施工案例。其中基礎承載力與沉陷量的估算、支撐系統的設計,將在每次的作業進行練習,並在期末報告展示成果。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5.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5.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地下開挖與深基礎簡介、(2)樁基礎概要、(3)基樁之型態與容許承載力、(4)基樁之施工與查驗、(5)基樁之規格與載重測試 (6)基樁的靜態設計、(7)基樁的動態設計、(8)開挖之應力分佈與變形、(9)隧道開挖支撐設計、(10) 軟弱岩層之隧道開挖
教科書/參考書
1. 自製上課講義 2. Michael Tomlinson and John Woodward Pil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actice, 6th ed, CRC Press, 2014, ISBN: 9781466592636 3. B.M. Das, Principles of Foundation Engineering, 8th ed, Thomson, 2014; ISBN: 9781305081567
評分標準
作業 30%;期末報告 30%;期末考4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52
修課人數
7
111-1_測量學實習
教學目標
配合測量學的相關理論,訓練學生手腦並用,能在營造現場發揮所學。以高雄大學校園為主要實習場所,進行距離、高程、方向、導線及三角測量實作。著重於熟悉各種測量程序與儀器操作、瞭解可能誤差及其校正、並能正確處理觀測結果。本學期結束前,將循例對校園內數個往年所測定之控制點做複測檢查。
選修本課程的同學,請透過以下的連結加入課程Line群組,遠距線上上課的網址將於課前公告於群組中。
https://line.me/R/ti/g/4QkDwjPh1H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9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1週:課程簡介
第2週:距離估測
第3週:平坦地捲尺距離測量
第4週:傾斜地捲尺距離測量
第5週:水準儀視距測量
第6週:水準高程測量
第7週:水準高程測量
第8週:面積水準高程測量
第9週:期中考
第10週:方向與角度測量
第11週:經緯儀傾斜地視距距離測量
第12週:經緯儀高程測量
第13週:三角高程測量
第14週:三角高程測量
第15週:導線測量
第16週:導線測量
第17週:平板測量
第18週:期末考
教科書/參考書
教科書:測量學,何維信 著
參考書:平面測量學,史惠順 著
評分標準
須已修畢土環系測量學,或同時修本學期之測量學,方可選修本課程
作業與實習報告 10%
課堂表現(發問、答問、出席與操作) 30%
期中考 30%
期末考 30%
學分數
1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152
修課人數
40
配合測量學的相關理論,訓練學生手腦並用,能在營造現場發揮所學。以高雄大學校園為主要實習場所,進行距離、高程、方向、導線及三角測量實作。著重於熟悉各種測量程序與儀器操作、瞭解可能誤差及其校正、並能正確處理觀測結果。本學期結束前,將循例對校園內數個往年所測定之控制點做複測檢查。
選修本課程的同學,請透過以下的連結加入課程Line群組,遠距線上上課的網址將於課前公告於群組中。
https://line.me/R/ti/g/4QkDwjPh1H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9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1週:課程簡介
第2週:距離估測
第3週:平坦地捲尺距離測量
第4週:傾斜地捲尺距離測量
第5週:水準儀視距測量
第6週:水準高程測量
第7週:水準高程測量
第8週:面積水準高程測量
第9週:期中考
第10週:方向與角度測量
第11週:經緯儀傾斜地視距距離測量
第12週:經緯儀高程測量
第13週:三角高程測量
第14週:三角高程測量
第15週:導線測量
第16週:導線測量
第17週:平板測量
第18週:期末考
教科書/參考書
教科書:測量學,何維信 著
參考書:平面測量學,史惠順 著
評分標準
須已修畢土環系測量學,或同時修本學期之測量學,方可選修本課程
作業與實習報告 10%
課堂表現(發問、答問、出席與操作) 30%
期中考 30%
期末考 30%
學分數
1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1152
修課人數
40
111-1_業界實習(1)
教學目標
1. 協助學生體驗土木工程產業之工作現況 2. 藉由實習工作內容輔導學生整合應用大學課程所學知識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0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土木工程專案現地實習
教科書/參考書
無
評分標準
心得報告 100%
學分數
9
授課時數(周)
1
開課班級
A10852
修課人數
2
1. 協助學生體驗土木工程產業之工作現況 2. 藉由實習工作內容輔導學生整合應用大學課程所學知識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0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土木工程專案現地實習
教科書/參考書
無
評分標準
心得報告 100%
學分數
9
授課時數(周)
1
開課班級
A10852
修課人數
2
111-1_給水工程
教學目標
本課程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6之核心重點一致,為A學程(環工組)第一類課程,其重要性於環工組而言,為第一優先課程之一。本課程為傳統衛生工程之一,內容設計針對下列幾類學生之需求,(1)就業:使學生具備全面之水處理知識與能力,可於畢業後迅速與產業需求相結合,環工技師考必考科目、(2)國內研究所:使學生有足夠之能力參與國內研究所考試,多數學校必考科目、(3)出國進修:本課程為多數環工科系之核心課程,修習本課程其學分可直接被接受。
This course is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gram (A) First tier,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urses in t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rogram. This course is a up-grade version of Sanitation Engineering. This course is expected to provide student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fundamental concepts, and the knowledge of design of 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COVID-19防疫線上課程特別說明:本課程如須調整為線上授課,將使用MS Teams作為上課平台,請各位同學先加入課程line群組(屆時由老師發起,系辦協助同學加入),每次上課連線之網址將由line通知)。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7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工程參觀-1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Week 1 (I)總論:環境化學 Introduction (I):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Week 2 (I)總論:環境生物學 Introduction(II): Environmental Biology
Week 3 (I)總論:水利學與水污染 Introduction(III): Hydraulics and Hydrology
Week 4 水源與水質 Water resource and water quality
Week 5 取水工程 Intake Engineering
Week 6 導送水工程 Collection of water (I)
Week 7導送水工程 Collection of water (II)
Week 8管件與管材 Water pipes and Aqueducts
Week 9 期中測驗 Mid-term exam.
Week 10配水管網之設計 Distribution of water (I)
Week 11 配水管網之設計 Distribution of water (II)
Week 12 自來水處理單元設計導論 Introduction to the unit operation of Water treatment
Week 13 沉澱池設計 Sedimentation
Week 14 混凝與膠凝池設計 Coagulation and flocculation
Week 15 過濾單元設計 Filtration與反沖洗沙設計實作
Week 16 都市排水與防災設計思考(I)
Week 17 都市排水與防災設計思考(II)
Week 18 期末測驗 Final Exam.
教科書/參考書
教科書:
Textbook
給水工程原理與設計(2版)作者: 陳國宏, 陳怡靜
評分標準
課堂參與度與設計實作20%、作業20%、期中考30%、期末考30%
Participation and hand-on project 20%, homework 30%, midterm exam 30%, final exam. 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B10852
修課人數
16
本課程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6之核心重點一致,為A學程(環工組)第一類課程,其重要性於環工組而言,為第一優先課程之一。本課程為傳統衛生工程之一,內容設計針對下列幾類學生之需求,(1)就業:使學生具備全面之水處理知識與能力,可於畢業後迅速與產業需求相結合,環工技師考必考科目、(2)國內研究所:使學生有足夠之能力參與國內研究所考試,多數學校必考科目、(3)出國進修:本課程為多數環工科系之核心課程,修習本課程其學分可直接被接受。
This course is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gram (A) First tier,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urses in t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rogram. This course is a up-grade version of Sanitation Engineering. This course is expected to provide student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fundamental concepts, and the knowledge of design of 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COVID-19防疫線上課程特別說明:本課程如須調整為線上授課,將使用MS Teams作為上課平台,請各位同學先加入課程line群組(屆時由老師發起,系辦協助同學加入),每次上課連線之網址將由line通知)。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7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工程參觀-1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Week 1 (I)總論:環境化學 Introduction (I):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Week 2 (I)總論:環境生物學 Introduction(II): Environmental Biology
Week 3 (I)總論:水利學與水污染 Introduction(III): Hydraulics and Hydrology
Week 4 水源與水質 Water resource and water quality
Week 5 取水工程 Intake Engineering
Week 6 導送水工程 Collection of water (I)
Week 7導送水工程 Collection of water (II)
Week 8管件與管材 Water pipes and Aqueducts
Week 9 期中測驗 Mid-term exam.
Week 10配水管網之設計 Distribution of water (I)
Week 11 配水管網之設計 Distribution of water (II)
Week 12 自來水處理單元設計導論 Introduction to the unit operation of Water treatment
Week 13 沉澱池設計 Sedimentation
Week 14 混凝與膠凝池設計 Coagulation and flocculation
Week 15 過濾單元設計 Filtration與反沖洗沙設計實作
Week 16 都市排水與防災設計思考(I)
Week 17 都市排水與防災設計思考(II)
Week 18 期末測驗 Final Exam.
教科書/參考書
教科書:
Textbook
給水工程原理與設計(2版)作者: 陳國宏, 陳怡靜
評分標準
課堂參與度與設計實作20%、作業20%、期中考30%、期末考30%
Participation and hand-on project 20%, homework 30%, midterm exam 30%, final exam. 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B10852
修課人數
16
111-1_施工法
教學目標
本課程之目的,在說明各主要土木工程類型之施工方法與原理,讓學生對工程實務有進一步的認識,增進學生的就業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1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 概論與施工規劃
2. 假設工程
3. 鋼筋工程
4. 混凝土工程
5. 基礎工程
6. 基樁工程
7. 預力及預鑄混凝土工程
8. 鋼骨工程
9. 橋梁工程
10. 隧道及管道工程
11. 道路工程
教科書/參考書
教課書:林金面,土木施工學,文笙書局,2017
參考書:汪之,土木施工學(上,中,下),大中國圖書公司,1993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課程參與度及出席狀況) 20% , 期中報告 20% , 期末報告 30% , 期中及期末考 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B10852
修課人數
15
本課程之目的,在說明各主要土木工程類型之施工方法與原理,讓學生對工程實務有進一步的認識,增進學生的就業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1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 概論與施工規劃
2. 假設工程
3. 鋼筋工程
4. 混凝土工程
5. 基礎工程
6. 基樁工程
7. 預力及預鑄混凝土工程
8. 鋼骨工程
9. 橋梁工程
10. 隧道及管道工程
11. 道路工程
教科書/參考書
教課書:林金面,土木施工學,文笙書局,2017
參考書:汪之,土木施工學(上,中,下),大中國圖書公司,1993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課程參與度及出席狀況) 20% , 期中報告 20% , 期末報告 30% , 期中及期末考 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B10852
修課人數
15
111-1_軌道技術設計與應用
教學目標
本課程搭配專業講師群進行授課,將講述高雄輕軌捷運系統興建過程,自前置、規劃、採購等各階段建置工作內容須注意事項均深入淺出帶領學員了解,培養學員具備鐵路建設過程個環節應留意要項,並將能瞭解各式輕軌電聯車型設計、號誌系統、供電系統之運作原理,修習完本課程後,學生除了具備輕軌系統的各項基礎建設概念外,對於輕軌系統相關設計等技術更應有深入之認識。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1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01週 課程說明 第02週 輕軌捷運系統興建過程介紹 第03週 輕軌捷運系統建置各階段工作內容(前置) 第04週 輕軌捷運系統建置各階段工作內容(規劃) 第05週 輕軌捷運系統建置各階段工作內容(採購) 第06週 高雄輕軌規劃設計實務 第07週 輕軌電聯車 第08週 輕軌電聯車 第09週 期中考週 第10週 輕軌供電系統 第11週 輕軌供電系統 第12週 輕軌號誌系統 第13週 輕軌維修機廠 第14週 校外教學參訪 第15週 輕軌通訊系統、自動收費系統 第16週 輕軌號誌系統 第17週 輕軌號誌系統 第18週 期末考周
教科書/參考書
自編講義
評分標準
筆試或書面報告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52
修課人數
27
本課程搭配專業講師群進行授課,將講述高雄輕軌捷運系統興建過程,自前置、規劃、採購等各階段建置工作內容須注意事項均深入淺出帶領學員了解,培養學員具備鐵路建設過程個環節應留意要項,並將能瞭解各式輕軌電聯車型設計、號誌系統、供電系統之運作原理,修習完本課程後,學生除了具備輕軌系統的各項基礎建設概念外,對於輕軌系統相關設計等技術更應有深入之認識。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1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01週 課程說明 第02週 輕軌捷運系統興建過程介紹 第03週 輕軌捷運系統建置各階段工作內容(前置) 第04週 輕軌捷運系統建置各階段工作內容(規劃) 第05週 輕軌捷運系統建置各階段工作內容(採購) 第06週 高雄輕軌規劃設計實務 第07週 輕軌電聯車 第08週 輕軌電聯車 第09週 期中考週 第10週 輕軌供電系統 第11週 輕軌供電系統 第12週 輕軌號誌系統 第13週 輕軌維修機廠 第14週 校外教學參訪 第15週 輕軌通訊系統、自動收費系統 第16週 輕軌號誌系統 第17週 輕軌號誌系統 第18週 期末考周
教科書/參考書
自編講義
評分標準
筆試或書面報告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52
修課人數
27
111-1_大地工程實例解析
教學目標
1.以土壤力學為基礎,說明土壤基本性質,工程特性及滲透與滲流行為,土壤之壓縮性,土壤剪力強度並以實際計算 例題解說。並對土壤工程各種行為與實例方式說明。學生研習本課程後可對大地工程之理論與實務有充分之瞭解。 2.因疫情影響,上課分實體上課及遠距上課二種。實體上課為教師和學生在規劃的課程時間到規劃的教室內上課。 遠距上課則教師將預先錄製的影音檔案及相關教材講義,交由助教置於課程 Moodle 網站中,由學生各自選擇其方 便時間上網研習。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6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 第01週:土壤力學沿革 • 第02週:土壤與岩石土壤之來源與顆粒粒徑 • 第03週:土壤基本特性與例題解析 • 第04週:土壤之塑性與結構與例題解析 • 第05週:土壤分類系統與例題解析 • 第06週:土壤夯實與例題解析 • 第07週:土壤滲透性與例題解析 • 第08週:土壤滲流與例題解析 • 第09週:期中考試 • 第10週:土體應力與例題解析 • 第11週:土壤壓縮性與例題解析 • 第12週:土壤剪力強度與例題解析 • 第13週:基礎開挖工程與實例解析 • 第14週:土方工程與實例解析 • 第15週:大地安全監測與實例解析 • 第16週:地下水處理實例解析 • 第17週:檔土措施與實例解析 • 第18週:期末考試
教科書/參考書
自編教材
評分標準
1. 期中考試:50% 2. 期末報告:5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B10852
修課人數
18
1.以土壤力學為基礎,說明土壤基本性質,工程特性及滲透與滲流行為,土壤之壓縮性,土壤剪力強度並以實際計算 例題解說。並對土壤工程各種行為與實例方式說明。學生研習本課程後可對大地工程之理論與實務有充分之瞭解。 2.因疫情影響,上課分實體上課及遠距上課二種。實體上課為教師和學生在規劃的課程時間到規劃的教室內上課。 遠距上課則教師將預先錄製的影音檔案及相關教材講義,交由助教置於課程 Moodle 網站中,由學生各自選擇其方 便時間上網研習。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6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 第01週:土壤力學沿革 • 第02週:土壤與岩石土壤之來源與顆粒粒徑 • 第03週:土壤基本特性與例題解析 • 第04週:土壤之塑性與結構與例題解析 • 第05週:土壤分類系統與例題解析 • 第06週:土壤夯實與例題解析 • 第07週:土壤滲透性與例題解析 • 第08週:土壤滲流與例題解析 • 第09週:期中考試 • 第10週:土體應力與例題解析 • 第11週:土壤壓縮性與例題解析 • 第12週:土壤剪力強度與例題解析 • 第13週:基礎開挖工程與實例解析 • 第14週:土方工程與實例解析 • 第15週:大地安全監測與實例解析 • 第16週:地下水處理實例解析 • 第17週:檔土措施與實例解析 • 第18週:期末考試
教科書/參考書
自編教材
評分標準
1. 期中考試:50% 2. 期末報告:5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B10852
修課人數
18
111-1_環境工程單元操作實驗
教學目標
This is an advanced course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principle of waste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 They also can operate the pilot scale reactor to learn the operation technology. PS.9/16第一次上課請至413教室。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7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Week 1 Introduction of unit operation Week 2 Guide of coagulation and flocculation Week 3 Guide of flotation Week 4 Guide of ion exchange Week 5 Guide of activated adsorption Week 6 Guide of fluidized bed Week 7 Guide of rotary kiln Week 8 Experiment of jar test Week 9 Midterm exam Week 10 Experiment of coagulation and flocculation Week 11 Experiment of ion exchange Week 12 Experiment of activated adsorption (Ⅰ) Week 13 Experiment of activated adsorption (Ⅱ) Week 14 Experiment of fluidized bed Week 15 Experiment of fluidized bed incineration Week 16 Experiment of calorimeter (Ⅰ) Week 17 Preparation week Week 18 Final exam
教科書/參考書
Handout of unit operation, CEE.
評分標準
Class participation 10%、Midterm 40%、Experimental report 5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52
修課人數
12
This is an advanced course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principle of waste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 They also can operate the pilot scale reactor to learn the operation technology. PS.9/16第一次上課請至413教室。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7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Week 1 Introduction of unit operation Week 2 Guide of coagulation and flocculation Week 3 Guide of flotation Week 4 Guide of ion exchange Week 5 Guide of activated adsorption Week 6 Guide of fluidized bed Week 7 Guide of rotary kiln Week 8 Experiment of jar test Week 9 Midterm exam Week 10 Experiment of coagulation and flocculation Week 11 Experiment of ion exchange Week 12 Experiment of activated adsorption (Ⅰ) Week 13 Experiment of activated adsorption (Ⅱ) Week 14 Experiment of fluidized bed Week 15 Experiment of fluidized bed incineration Week 16 Experiment of calorimeter (Ⅰ) Week 17 Preparation week Week 18 Final exam
教科書/參考書
Handout of unit operation, CEE.
評分標準
Class participation 10%、Midterm 40%、Experimental report 5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52
修課人數
12
111-1_污水工程
教學目標
對污水處理單元之原理、主要之設計參數及其處理目標有基本且清楚的認識。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8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污水工程介紹 初級處理各單元之原理與設計 混凝與膠凝 活性污泥法 厭氧消化處理技術 污泥的處理與再利用 高級處理各單元之原理與設計 高級氧化程序在廢水處理上的應用
教科書/參考書
Metcalf & Eddy, Inc. Wastewater Engineering, 4th ed., McGraw Hill, 2003. MWH Water Treatment, Principle and Design, 3rd ed., John Wiley & Sons, 2012.
評分標準
出席10%;期中考35%;期末考35%;期末報告2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952
修課人數
12
對污水處理單元之原理、主要之設計參數及其處理目標有基本且清楚的認識。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8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污水工程介紹 初級處理各單元之原理與設計 混凝與膠凝 活性污泥法 厭氧消化處理技術 污泥的處理與再利用 高級處理各單元之原理與設計 高級氧化程序在廢水處理上的應用
教科書/參考書
Metcalf & Eddy, Inc. Wastewater Engineering, 4th ed., McGraw Hill, 2003. MWH Water Treatment, Principle and Design, 3rd ed., John Wiley & Sons, 2012.
評分標準
出席10%;期中考35%;期末考35%;期末報告2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952
修課人數
12
111-1_鋼結構設計
教學目標
本課程為土木工程結構設計重要課程之一,主要教授學生瞭解土木工程中最基本之設計學理與規範要求,包括ASD與LRFD兩種設計方式,並深入探討鋼結構桿件的細部設計學理與施工重點,並建立鋼結構之正確設計理念,以使得實務與理論兼籌並重。另外,此課程可為房屋結構設計之先修課程。 線上教學IP https://meet.google.com/jsq-gnmv-ueg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7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章 緒論(2週) 第二章 鋼結構設計規範(2週) 第三章 拉力桿件(3週) 第四章 壓力桿件(3週) 第五章 梁(3週) 第六章 梁柱(2週) 第七章 接頭(3週)
教科書/參考書
教科書: 書名鋼結構工程實務「鋼結構工程實務」,作者陳純森,書局科技圖書公司. 書名「Structural Steel Design-LRFD Method」,作者「Jack C. McCormac」,書局「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參考書: 1. 書名「Structural Steel Design-LRFD」,作者「Thomas Burns」,書局「Jdelmar Publishers」(高立圖書代理)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作業、小考、報告與出席率)=40% 期中考=30% 期末考=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952
修課人數
34
本課程為土木工程結構設計重要課程之一,主要教授學生瞭解土木工程中最基本之設計學理與規範要求,包括ASD與LRFD兩種設計方式,並深入探討鋼結構桿件的細部設計學理與施工重點,並建立鋼結構之正確設計理念,以使得實務與理論兼籌並重。另外,此課程可為房屋結構設計之先修課程。 線上教學IP https://meet.google.com/jsq-gnmv-ueg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7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章 緒論(2週) 第二章 鋼結構設計規範(2週) 第三章 拉力桿件(3週) 第四章 壓力桿件(3週) 第五章 梁(3週) 第六章 梁柱(2週) 第七章 接頭(3週)
教科書/參考書
教科書: 書名鋼結構工程實務「鋼結構工程實務」,作者陳純森,書局科技圖書公司. 書名「Structural Steel Design-LRFD Method」,作者「Jack C. McCormac」,書局「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參考書: 1. 書名「Structural Steel Design-LRFD」,作者「Thomas Burns」,書局「Jdelmar Publishers」(高立圖書代理)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作業、小考、報告與出席率)=40% 期中考=30% 期末考=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952
修課人數
34
111-1_環境微生物
教學目標
本課程將介紹微生物的分類、生長與代謝、環境影響因子,與在環工 上的基礎應用模式,以及觀察與檢測方法之簡介,期望能建立學生對於 微生物應用之基本概念,以作為進階課程之準備。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8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Chapter 1. 微生物的定義與分類 Chapter 2. 原核生物與病毒 Chapter 3. 真核生物 Chapter 4. 微生物之代謝 Chapter 5. 研究微生物的方法 Chapter 6. 微生物之生長特性與影響因子 Chapter 7. 環境微生物 Chapter 8. 微生物在環工上之應用 Chapter 9. 水體指標微生物 Chapter 10. 優養化現象 Chapter 11. 頑固有機物之處理模式
教科書/參考書
教科書:1. Madigan M.T., J.M. Martinko and J. Parker (2003), 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 Ten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Inc. 參考書:1. Boyer R. (1999), Concepts in Biochemistry,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2. 中村和憲、關口勇地 (2009) 微生物相解析技術,米田出版。
評分標準
期中考 35 % 期末考 35 % 課堂問答和小考 30 %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952
修課人數
24
本課程將介紹微生物的分類、生長與代謝、環境影響因子,與在環工 上的基礎應用模式,以及觀察與檢測方法之簡介,期望能建立學生對於 微生物應用之基本概念,以作為進階課程之準備。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8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Chapter 1. 微生物的定義與分類 Chapter 2. 原核生物與病毒 Chapter 3. 真核生物 Chapter 4. 微生物之代謝 Chapter 5. 研究微生物的方法 Chapter 6. 微生物之生長特性與影響因子 Chapter 7. 環境微生物 Chapter 8. 微生物在環工上之應用 Chapter 9. 水體指標微生物 Chapter 10. 優養化現象 Chapter 11. 頑固有機物之處理模式
教科書/參考書
教科書:1. Madigan M.T., J.M. Martinko and J. Parker (2003), 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 Ten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Inc. 參考書:1. Boyer R. (1999), Concepts in Biochemistry,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2. 中村和憲、關口勇地 (2009) 微生物相解析技術,米田出版。
評分標準
期中考 35 % 期末考 35 % 課堂問答和小考 30 %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952
修課人數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