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1_城鄉發展與法治專題研究
教學目標
一、重建環境倫理觀:亦即「反主為客」的新思維,根絕長久以來將人類視為天地間的主宰者的自我思想,將人類視為大自然的產兒,謙虛的將大自然視為主人,樹立人與自然協調與和諧的理念。藉由環環境倫理的建立,樹立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的理念,珍惜並感恩的使用大自然提供給人類的資源,走出天人對立的誤區,回歸和諧,敬畏自然,「敬天」而不要「勝天」。 二、提倡環境永續觀:對於環境的保護、災害的防治需要考慮的面向很多,因此必須配合長時間的規劃及實施,在短時間內很難看出成效,若過度的要求「績效」而將環境問題簡單化,短線的操作環境議題將只是治標的作為,因此在課程中將倡環以永續的觀點來與環境「共生」而非以「整治」的觀點來思考及處理環境議題。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1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本科課程及上課方式簡介 二、城鄉發展之哲學基礎 三、城鄉發展法制之建制原則 四、城鄉發展法制之具體措施 五、傳統城鄉發展法制問題 六、城鄉發展法制與傳統治理模式 七、城鄉發展法制之哲學基礎 八、城鄉發展法制之建制原則 九、城鄉發展法制之具體措施 十、城鄉發展法制之操作方法 十一、法律與政策在環境保護上之運用 十二、新城鄉發展法制之實務範例 十三、新城鄉發展法制之問題評析 十四、新城鄉發展法制之實踐要素 十五、新城鄉發展法制在台灣之實踐
教科書/參考書
1. 李永展著。2000。大地反撲的省思。臺北市:巨流出版。 2. 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 蕭羨一譯。 2001。企業與環境。臺北市:天下遠見。 3. 吉澤正,福島哲郎著,蔣永明、陳坤賞譯。2003。企業環境管理。臺北市:中衛發展中心發行。 4. 黃書禮。2004。城鄉環境共生。臺北市:財團法人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金會。 5. 黃乾全主編。2002。校園環境保護與管理。臺北市:師大書苑出版。 6. 李摰萍。2003。經濟法的生態化: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法律機制探討。北京市:法律。 7. 沈清松、傅佩榮總編輯。1999。環境、宗教、倫理。臺北縣:業強。 8. 葉俊榮。1993。環境政策與法律。臺北市:月旦。 9. 廖義銘。2005。產業自律性管制。台北市:翰蘆。 10. 廖義銘。2005。反思性公共行政與管制。台北市:翰蘆。 Ayers, I. and J. Braithwaite (1992). Partial-Industry Regulation: A Monopsony Standard for Consumer Protection. California Law Review, 8-13. Coglianese, C. et al. (2003). Performance-Based Regulation: Prospects and Limitations in 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ve Law Review, 55. 705-711. Fiorino, D. J. (1999). Rethinking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Perspectives on Law and Governance, 23 Harvard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Freeman, J. (1997).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Administrative State, UCLA Law Review, 45(1), 1-98. Lobel, O. (2004). The Renew Deal: The Fall of Regulation and the Rise of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Legal Thought. Minnesota Law Review, No. 89. 342-470. Mashaw, J. L. (2004). Accountability and Institutional Design: Some Thoughts on the Grammar of Governance. Unpubished manuscript. Rosell, S. A. (1999). Renewing Governance: Governing by Learn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nden, L. (2005). Soft Law, Self-Regulation and Co-Regulation in European Law: Where Do They Meet? Electronic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 9, No. 1, http://www.ejcl.org/general/archive.html. Van der Stoep, G. (2000). Community Tourism Development. VNR’s Encyclopedia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Khan, M. A., Olsen, M. D. and Var, T. (eds.).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hold, 679-696. Vliet, M. v. (1993).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f Business: Options and Constraints for Communicative Governance, 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Jan Kooiman (ed.),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評分標準
一、出席與參與課堂研討之情形(40%); 二、期中及期末考試(30%); 三、課中報告與期末報告(3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0722
修課人數
10
一、重建環境倫理觀:亦即「反主為客」的新思維,根絕長久以來將人類視為天地間的主宰者的自我思想,將人類視為大自然的產兒,謙虛的將大自然視為主人,樹立人與自然協調與和諧的理念。藉由環環境倫理的建立,樹立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的理念,珍惜並感恩的使用大自然提供給人類的資源,走出天人對立的誤區,回歸和諧,敬畏自然,「敬天」而不要「勝天」。 二、提倡環境永續觀:對於環境的保護、災害的防治需要考慮的面向很多,因此必須配合長時間的規劃及實施,在短時間內很難看出成效,若過度的要求「績效」而將環境問題簡單化,短線的操作環境議題將只是治標的作為,因此在課程中將倡環以永續的觀點來與環境「共生」而非以「整治」的觀點來思考及處理環境議題。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1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本科課程及上課方式簡介 二、城鄉發展之哲學基礎 三、城鄉發展法制之建制原則 四、城鄉發展法制之具體措施 五、傳統城鄉發展法制問題 六、城鄉發展法制與傳統治理模式 七、城鄉發展法制之哲學基礎 八、城鄉發展法制之建制原則 九、城鄉發展法制之具體措施 十、城鄉發展法制之操作方法 十一、法律與政策在環境保護上之運用 十二、新城鄉發展法制之實務範例 十三、新城鄉發展法制之問題評析 十四、新城鄉發展法制之實踐要素 十五、新城鄉發展法制在台灣之實踐
教科書/參考書
1. 李永展著。2000。大地反撲的省思。臺北市:巨流出版。 2. 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 蕭羨一譯。 2001。企業與環境。臺北市:天下遠見。 3. 吉澤正,福島哲郎著,蔣永明、陳坤賞譯。2003。企業環境管理。臺北市:中衛發展中心發行。 4. 黃書禮。2004。城鄉環境共生。臺北市:財團法人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金會。 5. 黃乾全主編。2002。校園環境保護與管理。臺北市:師大書苑出版。 6. 李摰萍。2003。經濟法的生態化: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法律機制探討。北京市:法律。 7. 沈清松、傅佩榮總編輯。1999。環境、宗教、倫理。臺北縣:業強。 8. 葉俊榮。1993。環境政策與法律。臺北市:月旦。 9. 廖義銘。2005。產業自律性管制。台北市:翰蘆。 10. 廖義銘。2005。反思性公共行政與管制。台北市:翰蘆。 Ayers, I. and J. Braithwaite (1992). Partial-Industry Regulation: A Monopsony Standard for Consumer Protection. California Law Review, 8-13. Coglianese, C. et al. (2003). Performance-Based Regulation: Prospects and Limitations in 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ve Law Review, 55. 705-711. Fiorino, D. J. (1999). Rethinking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Perspectives on Law and Governance, 23 Harvard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Freeman, J. (1997).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Administrative State, UCLA Law Review, 45(1), 1-98. Lobel, O. (2004). The Renew Deal: The Fall of Regulation and the Rise of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Legal Thought. Minnesota Law Review, No. 89. 342-470. Mashaw, J. L. (2004). Accountability and Institutional Design: Some Thoughts on the Grammar of Governance. Unpubished manuscript. Rosell, S. A. (1999). Renewing Governance: Governing by Learn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nden, L. (2005). Soft Law, Self-Regulation and Co-Regulation in European Law: Where Do They Meet? Electronic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 9, No. 1, http://www.ejcl.org/general/archive.html. Van der Stoep, G. (2000). Community Tourism Development. VNR’s Encyclopedia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Khan, M. A., Olsen, M. D. and Var, T. (eds.).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hold, 679-696. Vliet, M. v. (1993).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f Business: Options and Constraints for Communicative Governance, 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Jan Kooiman (ed.),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評分標準
一、出席與參與課堂研討之情形(40%); 二、期中及期末考試(30%); 三、課中報告與期末報告(3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0722
修課人數
10
108-1_選舉制度與實務專題研究
教學目標
當代民主國家的正當性基礎在於定期實施競爭性的選舉。舉凡國家領導人、國會議員、地方民選首長或民意代表等,掌握國家權力、執行國家政策者,必須透過選舉方式取得權力正當性,才能被信服及遵從。選舉制度是把選票轉換為席次的制度措施,不同的選舉制度涉及不同的計票方式、投票結構及選區規模等,也會因而產生不同的選舉結果及政治影響。 本課程目標,強調實務與學理並重。希望增進學生對各種選舉制度之概念、特性及效果的瞭解,尤其重視實際案例的解析與討論,以確實掌握世界各國及我國的選舉制度。此外,也讓學生從學理的角度,評估各種制度的利弊及應然。本課堂將特別分享及解析我國選舉實務及國際選務經驗,增進學生之臨場感及課堂的生動與豐富性,進而提升學習成效。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課程內容與進度安排【上課間:隔週(雙數週)上課,每次4小時】 第2週 (09/16): 選舉與民主政治 1.選舉與民主 2.選舉制度基本概念 3.選舉制度的分類及效果 第4週 (9/30):多數決制&比例代表制之特徵、效果及案例 1.相對多數決制&案例(王: 9-14, 43-49, 69-73;Reynolds et al.[魯]: 50-69) 2.絕對多數決制&案例(王: 15-18, 54-62;Reynolds et al.[魯]: 69-80) 3.比例代表制&案例(王:18-31, 50-54;Reynolds et al.[魯]:80-126) 第6週 (10/14):混合制之特徵、效果及案例 1.混合制之特徵及效果(王: 31-41, 62-69) 2.案例分析(1)(Reynolds et al.[魯]: 127-154) 3.案例分析(2)(蔡: 40-68) 第8週 (10/28):公民投票類型、效果及案例 1.公民投票類型及效果 (王思為: 8-24;李: 24-44) 2.法國案例分析(王思為: 28-59) 3.瑞士案例分析(李: 46-64) 4.義大利案例分析(李: 92-106) 第10週 (11/11):投票權利 (The Right to Vote) 1.Harper v. Virginia State Board of Elections (pp. 52-61) 2.Skafte v. Rorex (pp. 61-72) 3.Kramer v. Union Free School District No. 15 (pp. 72-81) �雈辣g報告學期書面報告之主題及大綱(章節架構) 第12週 (11/25): 1.選舉實務分享 2.進行學期書面報告之各章節內容報告 第14週 (12/9):代議與選區劃分(Representation & Districting) Ⅰ.The Right to an Equally Weighted Vote 1.Reynolds v. Sims (pp. 84-92) 2.Lucas v. 44th General Assembly of Colorado (pp. 92-107) Ⅱ. Voting, Representation, and “Special-Purpose” Elections 3.Salyer Land Co. v. Tulare Lake Basin Water Storage District (pp. 117-131) 第16週 (12/23) 第18週 (01/6): 1.選舉實務分享 2.繳交學期書面報告(完稿)!
教科書/參考書
教材 Lowenstein, Daniel Hays, Richard L. Hasen, Daniel P. Tokaji, and Nicholas Stephanopoulos. 2017. Election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6th Edition. (一) 中文(依姓氏筆畫順序) 王思為。2016。〈公民投票制度與國際間公投案例〉。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王業立。2016。〈比較選舉制度〉。7版1刷。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田中宗孝 著。劉好山 譯。1993。〈日本公職選舉法解說〉。台北:中央選舉委員會。 李昌麟。2013。〈比較公民投票制度〉。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呂坤煌。2008。《我國立法委員選舉單一選區劃分之探討》,〈選舉制度與立法〉,頁225-260。台北:立法院法制局編印。 法制局。2008。《德、日、韓、紐國會單一選區兩票制簡介》,〈選舉制度與立法〉,頁173-223。台北:立法院法制局編印。 高明秋、呂坤煌、游千慧、趙俊人。2008。《各國國會議員選區劃分制度》,〈選舉制度與立法〉,頁45-142。台北:立法院法制局編印。 張世賢。2011。〈各國選舉制度〉。初版1刷。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張景舜。2008。《法國國會選舉與選區劃分制度之簡析》,〈選舉制度與立法〉,頁3-44。台北:立法院法制局編印。 蔡學儀。2009。〈單一選區兩票制新解〉。2版1刷。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賴錦珖。2003。〈公職人員選罷法釋論〉。台北:三民書局。 謝相慶。2011。〈我國立法委員選舉制度改革及其政治效應:以第七屆選舉為例〉。台北:韋伯文化出版公司。 謝復生。1992。〈政黨比例代表制〉。初版。台北:理論與政策雜誌社。 (二) 英文(依字母順序) Duverger, Maurice. 1972. “Factors in a Two-Party and Multiparty System,” in Party and Pressure Groups (New York: Thomas Y. Crowell), pp. 23-32. Feigenbaum, Edward D. 1987. Absentee Voting: Issues and Options. Washington D. C.: 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 (吳釗燮 譯。1991。〈美國缺席投票制度─問題與選擇〉。台北: 中央選舉委員會 印行) Lijphart, Arent. 1994. Electoral Systems and Party Systems: A Study of Twenty-Seven Democracies, 1945-199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張慧芝 譯。2003。〈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初版。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Lowenstein, Daniel Hays, Richard L. Hasen, Daniel P. Tokaji, and Nicholas Stephanopoulos. 2017. Election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6th Edition. Reynolds, Andrew, Ben Reilly and Andrew Ellis. 2005. Electoral System Design. Sweden: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mocracy and Electoral Assistance. (魯閔 譯。2013。〈選舉制度設計手冊〉。香港:商務印書館。) Masclet, Jead-Claude. 1989. Droit electoral.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張台麟 譯。〈法國選舉法規釋義〉。1996。台北:中央選舉委員會。) Taagepera, Rein. 1989. Seats and Votes: The Effects and Determinants of Electoral Systems. (余明賢 譯。1992。〈席位與選票:選舉制度的要素與效果〉。台北:中央選舉委員會) Ware, Alan. 1996. Political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三) 各國選舉法規(依國名筆畫) 中華民國〈公職人員選罷法釋論〉。賴錦珖 著。2003。台北:三民書局。 〈日本公職選舉法令彙編〉。施嘉明 譯。2002。台北:內政部。 〈日本公職選舉法解說〉。田中宗孝著。劉好山 譯。1993。台北:中選會。 〈法國選舉法規輯要〉。張台麟 譯。1997。台北:中選會。 〈法國選舉法規釋義〉。Masclet, Jead-Claude. 1989. Droit electoral.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張台麟 譯。1996。台北:中選會。 〈美國聯邦競選法規彙編〉。吳重禮 譯。2009。台北:中選會。 〈紐西蘭選舉法〉。吳釗燮 譯。1999。台北:中選會。 〈德國選舉法規彙編〉。董保城、周從郁 譯。1997。台北:中選會。 〈韓國選舉法規彙編〉。白兆美 譯。2008。台北:中選會。
評分標準
1. 課堂口頭報告:每位同學須依照教師指定教材進行數次口頭報告,每次報告準備2頁以上資料供所有上課同學參考。 2. 課堂參與討論:每位同學須於每次上課前閱讀完指定教材,於課堂中參與提問與討論。 3. 期末書面報告:期末須繳交約5,000字書面報告。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0722
修課人數
12
當代民主國家的正當性基礎在於定期實施競爭性的選舉。舉凡國家領導人、國會議員、地方民選首長或民意代表等,掌握國家權力、執行國家政策者,必須透過選舉方式取得權力正當性,才能被信服及遵從。選舉制度是把選票轉換為席次的制度措施,不同的選舉制度涉及不同的計票方式、投票結構及選區規模等,也會因而產生不同的選舉結果及政治影響。 本課程目標,強調實務與學理並重。希望增進學生對各種選舉制度之概念、特性及效果的瞭解,尤其重視實際案例的解析與討論,以確實掌握世界各國及我國的選舉制度。此外,也讓學生從學理的角度,評估各種制度的利弊及應然。本課堂將特別分享及解析我國選舉實務及國際選務經驗,增進學生之臨場感及課堂的生動與豐富性,進而提升學習成效。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課程內容與進度安排【上課間:隔週(雙數週)上課,每次4小時】 第2週 (09/16): 選舉與民主政治 1.選舉與民主 2.選舉制度基本概念 3.選舉制度的分類及效果 第4週 (9/30):多數決制&比例代表制之特徵、效果及案例 1.相對多數決制&案例(王: 9-14, 43-49, 69-73;Reynolds et al.[魯]: 50-69) 2.絕對多數決制&案例(王: 15-18, 54-62;Reynolds et al.[魯]: 69-80) 3.比例代表制&案例(王:18-31, 50-54;Reynolds et al.[魯]:80-126) 第6週 (10/14):混合制之特徵、效果及案例 1.混合制之特徵及效果(王: 31-41, 62-69) 2.案例分析(1)(Reynolds et al.[魯]: 127-154) 3.案例分析(2)(蔡: 40-68) 第8週 (10/28):公民投票類型、效果及案例 1.公民投票類型及效果 (王思為: 8-24;李: 24-44) 2.法國案例分析(王思為: 28-59) 3.瑞士案例分析(李: 46-64) 4.義大利案例分析(李: 92-106) 第10週 (11/11):投票權利 (The Right to Vote) 1.Harper v. Virginia State Board of Elections (pp. 52-61) 2.Skafte v. Rorex (pp. 61-72) 3.Kramer v. Union Free School District No. 15 (pp. 72-81) �雈辣g報告學期書面報告之主題及大綱(章節架構) 第12週 (11/25): 1.選舉實務分享 2.進行學期書面報告之各章節內容報告 第14週 (12/9):代議與選區劃分(Representation & Districting) Ⅰ.The Right to an Equally Weighted Vote 1.Reynolds v. Sims (pp. 84-92) 2.Lucas v. 44th General Assembly of Colorado (pp. 92-107) Ⅱ. Voting, Representation, and “Special-Purpose” Elections 3.Salyer Land Co. v. Tulare Lake Basin Water Storage District (pp. 117-131) 第16週 (12/23) 第18週 (01/6): 1.選舉實務分享 2.繳交學期書面報告(完稿)!
教科書/參考書
教材 Lowenstein, Daniel Hays, Richard L. Hasen, Daniel P. Tokaji, and Nicholas Stephanopoulos. 2017. Election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6th Edition. (一) 中文(依姓氏筆畫順序) 王思為。2016。〈公民投票制度與國際間公投案例〉。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王業立。2016。〈比較選舉制度〉。7版1刷。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田中宗孝 著。劉好山 譯。1993。〈日本公職選舉法解說〉。台北:中央選舉委員會。 李昌麟。2013。〈比較公民投票制度〉。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呂坤煌。2008。《我國立法委員選舉單一選區劃分之探討》,〈選舉制度與立法〉,頁225-260。台北:立法院法制局編印。 法制局。2008。《德、日、韓、紐國會單一選區兩票制簡介》,〈選舉制度與立法〉,頁173-223。台北:立法院法制局編印。 高明秋、呂坤煌、游千慧、趙俊人。2008。《各國國會議員選區劃分制度》,〈選舉制度與立法〉,頁45-142。台北:立法院法制局編印。 張世賢。2011。〈各國選舉制度〉。初版1刷。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張景舜。2008。《法國國會選舉與選區劃分制度之簡析》,〈選舉制度與立法〉,頁3-44。台北:立法院法制局編印。 蔡學儀。2009。〈單一選區兩票制新解〉。2版1刷。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賴錦珖。2003。〈公職人員選罷法釋論〉。台北:三民書局。 謝相慶。2011。〈我國立法委員選舉制度改革及其政治效應:以第七屆選舉為例〉。台北:韋伯文化出版公司。 謝復生。1992。〈政黨比例代表制〉。初版。台北:理論與政策雜誌社。 (二) 英文(依字母順序) Duverger, Maurice. 1972. “Factors in a Two-Party and Multiparty System,” in Party and Pressure Groups (New York: Thomas Y. Crowell), pp. 23-32. Feigenbaum, Edward D. 1987. Absentee Voting: Issues and Options. Washington D. C.: 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 (吳釗燮 譯。1991。〈美國缺席投票制度─問題與選擇〉。台北: 中央選舉委員會 印行) Lijphart, Arent. 1994. Electoral Systems and Party Systems: A Study of Twenty-Seven Democracies, 1945-199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張慧芝 譯。2003。〈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初版。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Lowenstein, Daniel Hays, Richard L. Hasen, Daniel P. Tokaji, and Nicholas Stephanopoulos. 2017. Election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6th Edition. Reynolds, Andrew, Ben Reilly and Andrew Ellis. 2005. Electoral System Design. Sweden: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mocracy and Electoral Assistance. (魯閔 譯。2013。〈選舉制度設計手冊〉。香港:商務印書館。) Masclet, Jead-Claude. 1989. Droit electoral.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張台麟 譯。〈法國選舉法規釋義〉。1996。台北:中央選舉委員會。) Taagepera, Rein. 1989. Seats and Votes: The Effects and Determinants of Electoral Systems. (余明賢 譯。1992。〈席位與選票:選舉制度的要素與效果〉。台北:中央選舉委員會) Ware, Alan. 1996. Political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三) 各國選舉法規(依國名筆畫) 中華民國〈公職人員選罷法釋論〉。賴錦珖 著。2003。台北:三民書局。 〈日本公職選舉法令彙編〉。施嘉明 譯。2002。台北:內政部。 〈日本公職選舉法解說〉。田中宗孝著。劉好山 譯。1993。台北:中選會。 〈法國選舉法規輯要〉。張台麟 譯。1997。台北:中選會。 〈法國選舉法規釋義〉。Masclet, Jead-Claude. 1989. Droit electoral.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張台麟 譯。1996。台北:中選會。 〈美國聯邦競選法規彙編〉。吳重禮 譯。2009。台北:中選會。 〈紐西蘭選舉法〉。吳釗燮 譯。1999。台北:中選會。 〈德國選舉法規彙編〉。董保城、周從郁 譯。1997。台北:中選會。 〈韓國選舉法規彙編〉。白兆美 譯。2008。台北:中選會。
評分標準
1. 課堂口頭報告:每位同學須依照教師指定教材進行數次口頭報告,每次報告準備2頁以上資料供所有上課同學參考。 2. 課堂參與討論:每位同學須於每次上課前閱讀完指定教材,於課堂中參與提問與討論。 3. 期末書面報告:期末須繳交約5,000字書面報告。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0722
修課人數
12
108-1_政治發展與民主化專題研究
教學目標
針對政治發展與民主化,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政治發展的各種理論之爭辯 二、民主轉型與鞏固之爭辯 三、重要課題
教科書/參考書
上課時指定
評分標準
每週小報告 期末報告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0822
修課人數
14
針對政治發展與民主化,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政治發展的各種理論之爭辯 二、民主轉型與鞏固之爭辯 三、重要課題
教科書/參考書
上課時指定
評分標準
每週小報告 期末報告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0822
修課人數
14
108-1_行政程序法制專題研究
教學目標
本課程為研究所碩士班專題,係針對現行行政程序法中各項理論與實務之問題,自比較法觀點,進行檢討分析,期使學生能反思其所學各項行政程序制度與法理之妥當性,檢討其利弊得失,並能經由實際撰寫報告之操作,訓練學生獨立思辯與表述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6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部 行政程序之基礎理論 壹、概說 一、行政程序之概念與類型 (一)概念 (二)類型 1.行政外部關係程序與行政內部關係程序(行政法與行政學之對象差異) 2.個別行政行為類型別之程序 (1)行政立法程序 (2)行政計畫程序 (3)行政處分程序:不利處分、許可、申報etc. (4)行政指導程序 (5)行政契約程序 (6)行政上強制執行程序 3.個別行政手段(管制工具)類型別程序 (1)行政調查程序與資訊公開程序 (2)行政(內部)作業程序、行政(外部)執法程序、管制影響評估或政策評估程序 4.個別行政類型別程序 (1)行政管制程序(干涉行政) (2)給付(福利)行政程序 (3)行政資源籌措或採購程序 Ex.租稅程序、財政補助程序、政府採購程序 5.個別行政領域別程序 Ex.財政或稅務行政程序、環境行政程序、都市計畫程序、人事行政程序、教育行政程序、廣電行政程序etc. 6.行政決定前之事前程序、行政決定後之事後程序(ex.訴願程序) 二、行政程序之功能與價值:公正、效能、透明(公開) (一)民主國家之要求 (二)法治國家之要求 1.人性尊嚴 2.基本權利之保障 貳、行政程序法基本問題 一、正當法律程序(due process of law)原則與自然的正義(natural justice)原則 (一)實質的正當性 (二)程序的正當性(適正程序之基本內容) 1.組織的正當性 (1)管轄權:事務管轄、層級管轄、行政協助、管轄權之移轉 (2)迴避制度cf.行政中立、公務員旋轉門條款 (3)審議會程序、諮詢程序 2.程序(過程)的正當性 (1)告知與聽證(notice and hearing)(德:法律上聽審權/rechtliches Gehor) (2)文書閱覽 (3)理由附記 (4)行政決定(Ex.處分)基準之設定與公布(美:rule making) 二、法治國家的行政程序與民主國家的行政程序:行政程序之憲法根據 Ex.現行行政程序法除外適用規定之合憲性問題
教科書/參考書
行政院研考會編印 各國行政程序法比較研究 法務部編印 各國行政程序法立法例暨草案彙編 法務部編印 行政程序法制定資料彙編(一)~(六) 湯德宗 行政程序法論 葉俊榮 面對行政程序法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30% 報告成績70% (拒絕台北地院法官修習,修習者,其成績一律以零分計)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0822
修課人數
16
本課程為研究所碩士班專題,係針對現行行政程序法中各項理論與實務之問題,自比較法觀點,進行檢討分析,期使學生能反思其所學各項行政程序制度與法理之妥當性,檢討其利弊得失,並能經由實際撰寫報告之操作,訓練學生獨立思辯與表述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6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部 行政程序之基礎理論 壹、概說 一、行政程序之概念與類型 (一)概念 (二)類型 1.行政外部關係程序與行政內部關係程序(行政法與行政學之對象差異) 2.個別行政行為類型別之程序 (1)行政立法程序 (2)行政計畫程序 (3)行政處分程序:不利處分、許可、申報etc. (4)行政指導程序 (5)行政契約程序 (6)行政上強制執行程序 3.個別行政手段(管制工具)類型別程序 (1)行政調查程序與資訊公開程序 (2)行政(內部)作業程序、行政(外部)執法程序、管制影響評估或政策評估程序 4.個別行政類型別程序 (1)行政管制程序(干涉行政) (2)給付(福利)行政程序 (3)行政資源籌措或採購程序 Ex.租稅程序、財政補助程序、政府採購程序 5.個別行政領域別程序 Ex.財政或稅務行政程序、環境行政程序、都市計畫程序、人事行政程序、教育行政程序、廣電行政程序etc. 6.行政決定前之事前程序、行政決定後之事後程序(ex.訴願程序) 二、行政程序之功能與價值:公正、效能、透明(公開) (一)民主國家之要求 (二)法治國家之要求 1.人性尊嚴 2.基本權利之保障 貳、行政程序法基本問題 一、正當法律程序(due process of law)原則與自然的正義(natural justice)原則 (一)實質的正當性 (二)程序的正當性(適正程序之基本內容) 1.組織的正當性 (1)管轄權:事務管轄、層級管轄、行政協助、管轄權之移轉 (2)迴避制度cf.行政中立、公務員旋轉門條款 (3)審議會程序、諮詢程序 2.程序(過程)的正當性 (1)告知與聽證(notice and hearing)(德:法律上聽審權/rechtliches Gehor) (2)文書閱覽 (3)理由附記 (4)行政決定(Ex.處分)基準之設定與公布(美:rule making) 二、法治國家的行政程序與民主國家的行政程序:行政程序之憲法根據 Ex.現行行政程序法除外適用規定之合憲性問題
教科書/參考書
行政院研考會編印 各國行政程序法比較研究 法務部編印 各國行政程序法立法例暨草案彙編 法務部編印 行政程序法制定資料彙編(一)~(六) 湯德宗 行政程序法論 葉俊榮 面對行政程序法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30% 報告成績70% (拒絕台北地院法官修習,修習者,其成績一律以零分計)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0822
修課人數
16
108-1_國家理論專題研究
教學目標
國家是現代人的基本政治形態,但是它的立基點何在,卻是各理論流派的焦點論述和爭議點之一。也就是說,它並不是理所當然地存在的。尤其它與它的內在構造者之間的關係,向來都有不同的說法,而且於今為烈。本課程要就幾個主要問題點,更進一步地理解國家。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學術倫理議題:使學生具備從事學術研究所應有的倫理認知與態度
壹、國家研究作為學科領域
貳、國家之作為現代的現象 (國家屬性的幾點觀察)
參、政治性、憲法與國家
肆、主權問題 (全球化與國家主權)
伍、國家的理據 (國家的正當性基礎)
陸、國家與社會之關係
教科書/參考書
Ackerman, Bruce , We the People, vol. 1: Foundations, 1991。 Almond, G.A., The Return to the State, in: APSR 82, 1988, S.853-874. Barrow, C.W., Critical Theories of the State. Marxist, Neo-Marxist, Post-Marxist. 1993. Madison. Benjamin,R./Duvall, R./Elkin, S.L. (ed.), The Demokratic State. 1985. Held, D./A.Mcgrew (ed.), The Global Transformations. Reader. 2002. Lowi, T.J., The State in Political Science: How We Become What We Study, in: APSR 86, 1992,S.1-7. Schmitt, Carl, Verfassungslehre,8th Ed., 1993。 Skocpol, Theda et.al. (ed.),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1985. Vincent, A., Theories of the State. 1987.
評分標準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0822
修課人數
12
國家是現代人的基本政治形態,但是它的立基點何在,卻是各理論流派的焦點論述和爭議點之一。也就是說,它並不是理所當然地存在的。尤其它與它的內在構造者之間的關係,向來都有不同的說法,而且於今為烈。本課程要就幾個主要問題點,更進一步地理解國家。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學術倫理議題:使學生具備從事學術研究所應有的倫理認知與態度
壹、國家研究作為學科領域
貳、國家之作為現代的現象 (國家屬性的幾點觀察)
參、政治性、憲法與國家
肆、主權問題 (全球化與國家主權)
伍、國家的理據 (國家的正當性基礎)
陸、國家與社會之關係
教科書/參考書
Ackerman, Bruce , We the People, vol. 1: Foundations, 1991。 Almond, G.A., The Return to the State, in: APSR 82, 1988, S.853-874. Barrow, C.W., Critical Theories of the State. Marxist, Neo-Marxist, Post-Marxist. 1993. Madison. Benjamin,R./Duvall, R./Elkin, S.L. (ed.), The Demokratic State. 1985. Held, D./A.Mcgrew (ed.), The Global Transformations. Reader. 2002. Lowi, T.J., The State in Political Science: How We Become What We Study, in: APSR 86, 1992,S.1-7. Schmitt, Carl, Verfassungslehre,8th Ed., 1993。 Skocpol, Theda et.al. (ed.),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1985. Vincent, A., Theories of the State. 1987.
評分標準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0822
修課人數
12
108-1_行政法專題研究
教學目標
本課程依核心議題解析、個別議題導讀(學說整理、專論導讀)等重點進行討論,訓練學生依據理論分析實務問題,完成期末研究報告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 核心議題論文導讀 二 個別議題釋字解釋導讀 三 期末報告 報告主題另於E平台提供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缺席需事前請假,請假兩次以上或未提交導讀摘要一次以上者,學期總成績得以不及格計算 出席率及上課表現(40%) 期末口頭及書面報告(6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0822
修課人數
21
本課程依核心議題解析、個別議題導讀(學說整理、專論導讀)等重點進行討論,訓練學生依據理論分析實務問題,完成期末研究報告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 核心議題論文導讀 二 個別議題釋字解釋導讀 三 期末報告 報告主題另於E平台提供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缺席需事前請假,請假兩次以上或未提交導讀摘要一次以上者,學期總成績得以不及格計算 出席率及上課表現(40%) 期末口頭及書面報告(6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L10822
修課人數
21
108-1_公務員法制
教學目標
1.瞭解公部門人事管理的理論基礎
2.瞭解我國人事管理組織、法令規定(考選分發、任用陞遷、績效考評、服務倫理、行政中立、權益保障、懲戒)
3.案例實作練習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7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日 期 內容與進度
一 09/10 課程介紹
二 17 基本概念I (第1章第1~3節)
三 24 基本概念II (第1章第4~6節)/ 考選分發 (第2章)
四 10/01 國定假日停課
五 8 任用陞遷I (第3章第1~3節)
六 15 任用陞遷II (第3章第4~5節)
七 22 實作練習討論I
八 29 績效考評I (第4章第1~3節)
九 05 期中考 (close book)
十 12 績效考評II (第4章第4~5節)
十一 19 服務倫理I (第5章第1~2節)
十二 26 服務倫理II (第5章第4~5節)(含利益衝突法修正)
十三 12/03 行政中立 (第6章)
十四 10 權益保障 (第7章)
十五 17 懲戒 (第8章)
十六 24 實作練習討論II /
十七 31 期末考(close book)
十八 16 期末考題檢討
教科書/參考書
楊戊龍 (2016),公務員法要義。台北:翰蘆。(教科書)
蔡良文。民國99年。人事行政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相關法律及下位法規(自行下載列印)、其他上課附發資料
評分標準
一、平時成績:20%(缺席率、第3次起扣+附註2),1次扣2分
二、期中考績:40% (四題申論題)。
三、期末考績:50% (四題申論題)。
四、考試中有違反倫理之行為者,或課堂作業未繳交者,學期成績以50分計(並附註說明)。
附註:
1.如有學習上問題,歡迎隨時以電子郵件lyricyang@nuk.edu.tw或電話07-5919542詢問。
2.課堂進行中不得吃食物 (解渴飲料除外)、不得閱讀非本課程之書籍、不得讓我聽見電話鈴聲、不得錄音攝影、不提供紙本講義(自行上課務系統下載)。
3.課堂進行中想睡覺者,請自行離開教室。
4.有學習問題歡迎隨時提出,但請勿於期末考試後來探詢成績事宜。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622
修課人數
13
1.瞭解公部門人事管理的理論基礎
2.瞭解我國人事管理組織、法令規定(考選分發、任用陞遷、績效考評、服務倫理、行政中立、權益保障、懲戒)
3.案例實作練習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7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日 期 內容與進度
一 09/10 課程介紹
二 17 基本概念I (第1章第1~3節)
三 24 基本概念II (第1章第4~6節)/ 考選分發 (第2章)
四 10/01 國定假日停課
五 8 任用陞遷I (第3章第1~3節)
六 15 任用陞遷II (第3章第4~5節)
七 22 實作練習討論I
八 29 績效考評I (第4章第1~3節)
九 05 期中考 (close book)
十 12 績效考評II (第4章第4~5節)
十一 19 服務倫理I (第5章第1~2節)
十二 26 服務倫理II (第5章第4~5節)(含利益衝突法修正)
十三 12/03 行政中立 (第6章)
十四 10 權益保障 (第7章)
十五 17 懲戒 (第8章)
十六 24 實作練習討論II /
十七 31 期末考(close book)
十八 16 期末考題檢討
教科書/參考書
楊戊龍 (2016),公務員法要義。台北:翰蘆。(教科書)
蔡良文。民國99年。人事行政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相關法律及下位法規(自行下載列印)、其他上課附發資料
評分標準
一、平時成績:20%(缺席率、第3次起扣+附註2),1次扣2分
二、期中考績:40% (四題申論題)。
三、期末考績:50% (四題申論題)。
四、考試中有違反倫理之行為者,或課堂作業未繳交者,學期成績以50分計(並附註說明)。
附註:
1.如有學習上問題,歡迎隨時以電子郵件lyricyang@nuk.edu.tw或電話07-5919542詢問。
2.課堂進行中不得吃食物 (解渴飲料除外)、不得閱讀非本課程之書籍、不得讓我聽見電話鈴聲、不得錄音攝影、不提供紙本講義(自行上課務系統下載)。
3.課堂進行中想睡覺者,請自行離開教室。
4.有學習問題歡迎隨時提出,但請勿於期末考試後來探詢成績事宜。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622
修課人數
13
108-1_刑事訴訟法(一)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以釐清同學在刑事訴訟法學習過程中易產生之盲點作通盤性之檢討,並佐以實務上之案例,期能使同學建立基礎理論及實例處理之能力。 (刑事訴訟法(一)大學部及在職部皆為雙週上課)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雙周六上課,請同學留意 一、管轄 二、迴避 三、文書 四、訴訟客體 五、權利告知 六、搜索 七、扣押
教科書/參考書
黃翰義著 程序正義之理念(一),元照出版社,九十九年九月初版 黃翰義著 程序正義之理念(二),元照出版社,九十九年十月初版 黃翰義著 程序正義之理念(三),元照出版社,九十九年十月初版 黃翰義著 刑事訴訟法講義(請至教學網站下載) 並以實務上之案例、判例及研究所、國家考試之考題為探討之中心。
評分標準
含期中考及期末考。期中考及期末考各出二題實例題作為分析之標準,並使同學在個別案例中,能以正確之法學方法論及課堂上所訓練之獨立法學思考邏輯作判斷。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622
修課人數
14
教學目標以釐清同學在刑事訴訟法學習過程中易產生之盲點作通盤性之檢討,並佐以實務上之案例,期能使同學建立基礎理論及實例處理之能力。 (刑事訴訟法(一)大學部及在職部皆為雙週上課)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雙周六上課,請同學留意 一、管轄 二、迴避 三、文書 四、訴訟客體 五、權利告知 六、搜索 七、扣押
教科書/參考書
黃翰義著 程序正義之理念(一),元照出版社,九十九年九月初版 黃翰義著 程序正義之理念(二),元照出版社,九十九年十月初版 黃翰義著 程序正義之理念(三),元照出版社,九十九年十月初版 黃翰義著 刑事訴訟法講義(請至教學網站下載) 並以實務上之案例、判例及研究所、國家考試之考題為探討之中心。
評分標準
含期中考及期末考。期中考及期末考各出二題實例題作為分析之標準,並使同學在個別案例中,能以正確之法學方法論及課堂上所訓練之獨立法學思考邏輯作判斷。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622
修課人數
14
108-1_行政爭訟法(一)
教學目標
行政救濟法包含行政爭訟法與國家責任法二大部分,其作為人民公法權利之守護者,構成法治國家的堅實基礎。本課程目的在於訓練學生對我國行政救濟法制有一基礎瞭解外,並期訓練其有獨立思辨與邏輯分析能力,能利用現行制度設計,解決社會上各式各樣之行政事件。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部分:行政爭訟制度第一篇 訴願制度第一章 概說第二章 訴願事件第三章 訴願主體第四章 期日期間及送達第五章 訴願審議委員會第六章 訴願之提起第七章 訴願之審議第八章 訴願決定第九章 訴願再審第十章 停止執行第二篇:行政訴訟制度第一章 概說第二章 行政訴訟事件第三章 行政訴訟之種類:訴訟類型論第四章 行政訴訟之主體第一節 行政法院第二節 行政訴訟當事人第三節 多數當事人訴訟制度第五章 行政訴訟第一審訴訟程序第一節 行政訴訟程序之諸原則與程序之共通事項第二節 訴訟程序之開始第三節 行政訴訟之審理第四節 訴訟程序之進行第五節 訴訟資料之蒐集第六節 訴訟程序之終結第七節 暫時性權利保護制度第八節 簡易訴訟程序第六章 行政訴訟之上級審程序第七章 行政訴訟之再審及重新審理程序第八章 行政訴訟裁判之執行
教科書/參考書
1.吳庚 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 2.吳庚 行政爭訟法論 3.翁岳生主編 行政法(2000年) 4.翁岳生主編 行政法(2006年) 5.翁岳生主編 行政訴訟法逐條釋義 6.陳敏 行政法總論 7.陳計男 行政訴訟法釋論 8.陳清秀 行政訴訟法 9.林騰鷂 行政訴訟法 10.蔡志方 行政救濟法新論 11.蔡志方 行政救濟與行政法學 12.張自強、郭介恆 訴願法釋義與實務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30%、期中成績30%、期末成績40% (拒絕臺北地方法院法官修習,修習者,其成績一律以零分計)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622
修課人數
14
行政救濟法包含行政爭訟法與國家責任法二大部分,其作為人民公法權利之守護者,構成法治國家的堅實基礎。本課程目的在於訓練學生對我國行政救濟法制有一基礎瞭解外,並期訓練其有獨立思辨與邏輯分析能力,能利用現行制度設計,解決社會上各式各樣之行政事件。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部分:行政爭訟制度第一篇 訴願制度第一章 概說第二章 訴願事件第三章 訴願主體第四章 期日期間及送達第五章 訴願審議委員會第六章 訴願之提起第七章 訴願之審議第八章 訴願決定第九章 訴願再審第十章 停止執行第二篇:行政訴訟制度第一章 概說第二章 行政訴訟事件第三章 行政訴訟之種類:訴訟類型論第四章 行政訴訟之主體第一節 行政法院第二節 行政訴訟當事人第三節 多數當事人訴訟制度第五章 行政訴訟第一審訴訟程序第一節 行政訴訟程序之諸原則與程序之共通事項第二節 訴訟程序之開始第三節 行政訴訟之審理第四節 訴訟程序之進行第五節 訴訟資料之蒐集第六節 訴訟程序之終結第七節 暫時性權利保護制度第八節 簡易訴訟程序第六章 行政訴訟之上級審程序第七章 行政訴訟之再審及重新審理程序第八章 行政訴訟裁判之執行
教科書/參考書
1.吳庚 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 2.吳庚 行政爭訟法論 3.翁岳生主編 行政法(2000年) 4.翁岳生主編 行政法(2006年) 5.翁岳生主編 行政訴訟法逐條釋義 6.陳敏 行政法總論 7.陳計男 行政訴訟法釋論 8.陳清秀 行政訴訟法 9.林騰鷂 行政訴訟法 10.蔡志方 行政救濟法新論 11.蔡志方 行政救濟與行政法學 12.張自強、郭介恆 訴願法釋義與實務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30%、期中成績30%、期末成績40% (拒絕臺北地方法院法官修習,修習者,其成績一律以零分計)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622
修課人數
14
108-1_民事訴訟法(二)
教學目標
訴訟制度為一典型實用學科,故本課程目標除在建立同學對行政訴訟制度、學說與實務理論之基本瞭解外,並針對具體案例訓練同學能將所學理論運用於具體個案,使其能兼顧理論與實務發展。本課程以講授我國現行民事訴訟制度為主要內容,其重點包括我國糾紛解決制度之介紹、民事訴訟制度之定位、民事訴訟制度之基本體系架構、民事訴訟制度之通說理論介紹及其問題點、民事訴訟實務現況介紹及其發展。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篇 總論第一章 紛爭與民事訴訟制度第二章 訴訟與非訟第三章 民事訴訟之制度設計與理論基礎第四章 民事訴訟審理之基本原理第五章 民事訴訟法之解釋與適用第六章 民事訴訟基本流程及其重要概念第二篇 訴訟主體論第一章 概說第二章 法院第三章 當事人第四章 多數當事人訴訟第三篇 訴訟客體論第一章 訴與訴之種類第二章 審判之對象:訴訟要件與訴訟標的第三章 多數請求訴訟:訴之合併、變更、追加及反訴第四章 訴之撤回第四篇 訴訟之審理:第一審訴訟程序第一章 現行法所定訴訟程序概論第二章 訴訟程序之共通事項:書狀、送達、期日期間及訴訟費用第三章 訴訟程序之開始第四章 訴訟程序之停止第五章 訴訟程序之發展第六章 言詞辯論程序第七章 證據第八章 訴訟程序之終結第五篇 聲明不服程序第一章 上訴程序第二章 抗告程序第三章 再審程序第四章 第三人撤銷訴訟程序第六篇 特別訴訟程序第一章 簡易訴訟程序第二章 小額訴訟程序第三章 調解程序第四章 督促程序第五章 保全程序第六章 公示催告程序第七章 人事訴訟程序
教科書/參考書
1.姚瑞光 民事訴訟法 2.陳計男 民事訴訟法論 3.王甲乙等 民事訴訟法新論 4.陳榮宗、林慶苗 民事訴訟法 5.楊建華 民事訴訟法 6.邱聯恭 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 7.李木貴 民事訴訟法 8.黃國昌 民事訴訟理論之新展開 9.姜世明 新民事證據法論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30%、期中成績30%、期末成績40% (拒絕臺北地方法院法官修習,修習者,其成績一律以零分計)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F10622
修課人數
12
訴訟制度為一典型實用學科,故本課程目標除在建立同學對行政訴訟制度、學說與實務理論之基本瞭解外,並針對具體案例訓練同學能將所學理論運用於具體個案,使其能兼顧理論與實務發展。本課程以講授我國現行民事訴訟制度為主要內容,其重點包括我國糾紛解決制度之介紹、民事訴訟制度之定位、民事訴訟制度之基本體系架構、民事訴訟制度之通說理論介紹及其問題點、民事訴訟實務現況介紹及其發展。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篇 總論第一章 紛爭與民事訴訟制度第二章 訴訟與非訟第三章 民事訴訟之制度設計與理論基礎第四章 民事訴訟審理之基本原理第五章 民事訴訟法之解釋與適用第六章 民事訴訟基本流程及其重要概念第二篇 訴訟主體論第一章 概說第二章 法院第三章 當事人第四章 多數當事人訴訟第三篇 訴訟客體論第一章 訴與訴之種類第二章 審判之對象:訴訟要件與訴訟標的第三章 多數請求訴訟:訴之合併、變更、追加及反訴第四章 訴之撤回第四篇 訴訟之審理:第一審訴訟程序第一章 現行法所定訴訟程序概論第二章 訴訟程序之共通事項:書狀、送達、期日期間及訴訟費用第三章 訴訟程序之開始第四章 訴訟程序之停止第五章 訴訟程序之發展第六章 言詞辯論程序第七章 證據第八章 訴訟程序之終結第五篇 聲明不服程序第一章 上訴程序第二章 抗告程序第三章 再審程序第四章 第三人撤銷訴訟程序第六篇 特別訴訟程序第一章 簡易訴訟程序第二章 小額訴訟程序第三章 調解程序第四章 督促程序第五章 保全程序第六章 公示催告程序第七章 人事訴訟程序
教科書/參考書
1.姚瑞光 民事訴訟法 2.陳計男 民事訴訟法論 3.王甲乙等 民事訴訟法新論 4.陳榮宗、林慶苗 民事訴訟法 5.楊建華 民事訴訟法 6.邱聯恭 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 7.李木貴 民事訴訟法 8.黃國昌 民事訴訟理論之新展開 9.姜世明 新民事證據法論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30%、期中成績30%、期末成績40% (拒絕臺北地方法院法官修習,修習者,其成績一律以零分計)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F10622
修課人數
12
108-1_刑法實例演習(一)
教學目標
本課程旨在為同學介紹刑法規範的體系架構與內容,兼及重要的法律爭點以及實務見解。
課程的進行,除重視講授之外,更重視對於同學邏輯思辯能力以及批判能力的訓練。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雙周五上課時間:9/20、10/4、10/18(停課)、11/1、11/2(六)(補10/18)、11/15、11/29、12/13、12/27、1/10(期末考周)
第一週 刑法概說
>什麼是刑法
>刑法規範體系綜覽
第二週 刑法之緒論(一)
>刑法之基本原則
�P 。罪刑法定主義
�P 。罪責原則
�P 。法益原則
>刑法之效力
�P 。時之效力
�P 。地之效力
�P 。人之效力
第三週 刑法之緒論(二)
>刑法之用語
�P 。以上、以下、以內等詞之定義
�P 。公務員之定義
�P 。公文書之定義
�P 。重傷之定義
�P 。性交之定義
�P 。電磁紀錄之定義
>刑法之解釋
�P 。法律解釋之概念及其重要性
�P 。解釋方法
�� *文義解釋
�� *歷史解釋
�� *目的解釋
�� *體系解釋
第四週 犯罪構成要件論(一)
>犯罪構成要件理論概說
>犯罪構成要件要素之類別
�P 。描述性要素與規範性要件
�P 。客觀要素與主觀要素
>客觀構成要件要素
�P 。行為主體
�P 。行為客體
�P 。行為
�P 。行為結果
�P 。因果關係(結果原因)與客觀歸責(結果歸責)
�P 。行為情狀
>客觀構成要件與客觀處罰條件
>犯罪之構成要件與犯罪類型論
第五週 犯罪構成要件論(二)
>因果關係論
�P 。條件理論
>客觀歸責論
�P 。相當理論
�� *相當性判斷標準之客觀化
�P 。客觀歸責理論
�� *製造法所不容許之風險
�� *實現法所不容許之風險
�� *構成要件效力範圍
第六週 犯罪構成要件論(三)
>犯罪之主觀構成要件要素概說
>故意
�P 。故意之構成要素
�� *認識
�� *意欲
�P 。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
�� *直接故意
�� *間接故意
>意圖與動機之區辨
第七週 違法性論(一)
>違法性之概念
�P 。違法與不法
�P 。法律秩序單一性原則
>形式違法性與實質違法性
�P 。形式違法性
�P 。實質違法性
>違法性之判斷
>法定阻卻違法事由(一)
�P 。依法令之行為
�P 。公務員遵命之行為
�P 。業務上正當行為
第八週 違法性論(二)
>法定阻卻違法事由(二)
�P 。正當防衛
�� *防衛情狀
�� *防衛行為
�� *防衛意思
�P 。緊急避難
�� *避難情狀
�� *避難行為
�� *避難意思
第九週 違法性論(三)
>超法阻違卻違法事由
�P 。得被害人承諾之行為
�P 。可得推定之承諾
>可罰的違法性?
第十週 有責性論(一)
>罪責之概念
>罪責之理論
>罪責之判斷要素
�P 。罪責能力
�P 。違法性認識
�P 。期待可能性
�P 。罪責條件?
第十一週 有責性論(二)
>罪責能力
�P 。罪責能力之構成
�� 。辨識能力
�� 。控制能力
�P 。形式罪責能力
�P 。實質罪責力
>原因自由行為
�P 。概念
�P 。構成
�P 。法律效果
第十二週 有責性論(三)
>不法意識
�P 。概念
�P 。不法意識之可能性
�P 。法律效果
>期待可能性
第十三週 錯誤論(一)
>一般性之構成要件錯誤
�P 。對於行為主體之認知錯誤
�P 。對於行為客體之認知錯誤
�P 。客體錯誤與方法失誤之區辨
>因果歷程錯誤
�P 。單一行為之因果歷程錯誤
�P 。雙重行為之因關歷程錯誤
第十四週 錯誤論(二)
>容許性之構成要件錯誤
>違法性之錯誤
�P 。直接性錯誤
�P 。間接性錯誤
第十五週 犯罪行為階段論(一)
>犯罪行為階段概說
>刑罰之前置化及其界線
>未遂行為之可罰性基礎
�P 。客觀未遂理論
�P 。主觀未遂理論
�P 。主觀與客觀混合之未遂理論
�� 。預備行為之可罰性基礎
第十六週 犯罪行為階段論(二)
>未遂犯之一般構成要件
�P 。犯罪未既遂
�P 。法有處罰未遂行為之明文
�P 。既遂故意
�P 。著手實行
第十七週 犯罪行為階段論(三)
>不能未遂
�P 。概念
�P 。成立要件
�P 。法律效果
第十八週 犯罪行為階段論(四)
>中止犯
�P 。概念
�P 。成立要件
�P 。法律效果
>準中止犯
�P 。概念
�P 。成立要件
�P 。法律效果
教科書/參考書
刑法相關書籍
評分標準
一、上課出勤程度。二、期中考及期末考。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722
修課人數
40
本課程旨在為同學介紹刑法規範的體系架構與內容,兼及重要的法律爭點以及實務見解。
課程的進行,除重視講授之外,更重視對於同學邏輯思辯能力以及批判能力的訓練。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雙周五上課時間:9/20、10/4、10/18(停課)、11/1、11/2(六)(補10/18)、11/15、11/29、12/13、12/27、1/10(期末考周)
第一週 刑法概說
>什麼是刑法
>刑法規範體系綜覽
第二週 刑法之緒論(一)
>刑法之基本原則
�P 。罪刑法定主義
�P 。罪責原則
�P 。法益原則
>刑法之效力
�P 。時之效力
�P 。地之效力
�P 。人之效力
第三週 刑法之緒論(二)
>刑法之用語
�P 。以上、以下、以內等詞之定義
�P 。公務員之定義
�P 。公文書之定義
�P 。重傷之定義
�P 。性交之定義
�P 。電磁紀錄之定義
>刑法之解釋
�P 。法律解釋之概念及其重要性
�P 。解釋方法
�� *文義解釋
�� *歷史解釋
�� *目的解釋
�� *體系解釋
第四週 犯罪構成要件論(一)
>犯罪構成要件理論概說
>犯罪構成要件要素之類別
�P 。描述性要素與規範性要件
�P 。客觀要素與主觀要素
>客觀構成要件要素
�P 。行為主體
�P 。行為客體
�P 。行為
�P 。行為結果
�P 。因果關係(結果原因)與客觀歸責(結果歸責)
�P 。行為情狀
>客觀構成要件與客觀處罰條件
>犯罪之構成要件與犯罪類型論
第五週 犯罪構成要件論(二)
>因果關係論
�P 。條件理論
>客觀歸責論
�P 。相當理論
�� *相當性判斷標準之客觀化
�P 。客觀歸責理論
�� *製造法所不容許之風險
�� *實現法所不容許之風險
�� *構成要件效力範圍
第六週 犯罪構成要件論(三)
>犯罪之主觀構成要件要素概說
>故意
�P 。故意之構成要素
�� *認識
�� *意欲
�P 。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
�� *直接故意
�� *間接故意
>意圖與動機之區辨
第七週 違法性論(一)
>違法性之概念
�P 。違法與不法
�P 。法律秩序單一性原則
>形式違法性與實質違法性
�P 。形式違法性
�P 。實質違法性
>違法性之判斷
>法定阻卻違法事由(一)
�P 。依法令之行為
�P 。公務員遵命之行為
�P 。業務上正當行為
第八週 違法性論(二)
>法定阻卻違法事由(二)
�P 。正當防衛
�� *防衛情狀
�� *防衛行為
�� *防衛意思
�P 。緊急避難
�� *避難情狀
�� *避難行為
�� *避難意思
第九週 違法性論(三)
>超法阻違卻違法事由
�P 。得被害人承諾之行為
�P 。可得推定之承諾
>可罰的違法性?
第十週 有責性論(一)
>罪責之概念
>罪責之理論
>罪責之判斷要素
�P 。罪責能力
�P 。違法性認識
�P 。期待可能性
�P 。罪責條件?
第十一週 有責性論(二)
>罪責能力
�P 。罪責能力之構成
�� 。辨識能力
�� 。控制能力
�P 。形式罪責能力
�P 。實質罪責力
>原因自由行為
�P 。概念
�P 。構成
�P 。法律效果
第十二週 有責性論(三)
>不法意識
�P 。概念
�P 。不法意識之可能性
�P 。法律效果
>期待可能性
第十三週 錯誤論(一)
>一般性之構成要件錯誤
�P 。對於行為主體之認知錯誤
�P 。對於行為客體之認知錯誤
�P 。客體錯誤與方法失誤之區辨
>因果歷程錯誤
�P 。單一行為之因果歷程錯誤
�P 。雙重行為之因關歷程錯誤
第十四週 錯誤論(二)
>容許性之構成要件錯誤
>違法性之錯誤
�P 。直接性錯誤
�P 。間接性錯誤
第十五週 犯罪行為階段論(一)
>犯罪行為階段概說
>刑罰之前置化及其界線
>未遂行為之可罰性基礎
�P 。客觀未遂理論
�P 。主觀未遂理論
�P 。主觀與客觀混合之未遂理論
�� 。預備行為之可罰性基礎
第十六週 犯罪行為階段論(二)
>未遂犯之一般構成要件
�P 。犯罪未既遂
�P 。法有處罰未遂行為之明文
�P 。既遂故意
�P 。著手實行
第十七週 犯罪行為階段論(三)
>不能未遂
�P 。概念
�P 。成立要件
�P 。法律效果
第十八週 犯罪行為階段論(四)
>中止犯
�P 。概念
�P 。成立要件
�P 。法律效果
>準中止犯
�P 。概念
�P 。成立要件
�P 。法律效果
教科書/參考書
刑法相關書籍
評分標準
一、上課出勤程度。二、期中考及期末考。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722
修課人數
40
108-1_犯罪學
教學目標
靜態目標在培養學習者之犯罪學相關專業智識與核心能力,動態目標在使學習者能夠建立現代犯罪學理論體系,理論重點與理論批判:將犯罪學理論應用於實際社會現象或案例處理。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1週 課程介紹與評量方式 第2週 犯罪與犯罪學的概論 第3週 犯罪學理論的源起與發展 第4週 犯罪生物學理論 第5週 犯罪生物與心理學理論第6週 社會結構與過程理論 第7週 社會衝突理論第8週 理性選擇理論第9週 期中考 第10週 發展性與犯罪整合理論 第11週 被害者學與環境犯罪學理論 第12週 白領與暴力犯罪類型分析 第13週 財產與幫派、組織犯罪類型分析 第14週 女性與無被害者犯罪類型分析 第15週 修復式正義第16週 犯罪預防、矯治與防治之策略第17週 媒體教學(犯罪學影片賞析)第18週 期末考
教科書/參考書
1、犯罪學(修訂八版);作者:許春金;出版社:許春金;出版日期:2017年。 2、人本犯罪學(修訂二版) Humanistic Criminology. 作者:許春金;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13日。3、犯罪預防與犯罪分析;作者:許春金 陳玉書;出版社:許春金;出版日期:2013年。 4、犯罪學期刊及論文
評分標準
1、議題討論與出席率:30% 2、期中考試:30% 3、期末考試:4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722
修課人數
59
靜態目標在培養學習者之犯罪學相關專業智識與核心能力,動態目標在使學習者能夠建立現代犯罪學理論體系,理論重點與理論批判:將犯罪學理論應用於實際社會現象或案例處理。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1週 課程介紹與評量方式 第2週 犯罪與犯罪學的概論 第3週 犯罪學理論的源起與發展 第4週 犯罪生物學理論 第5週 犯罪生物與心理學理論第6週 社會結構與過程理論 第7週 社會衝突理論第8週 理性選擇理論第9週 期中考 第10週 發展性與犯罪整合理論 第11週 被害者學與環境犯罪學理論 第12週 白領與暴力犯罪類型分析 第13週 財產與幫派、組織犯罪類型分析 第14週 女性與無被害者犯罪類型分析 第15週 修復式正義第16週 犯罪預防、矯治與防治之策略第17週 媒體教學(犯罪學影片賞析)第18週 期末考
教科書/參考書
1、犯罪學(修訂八版);作者:許春金;出版社:許春金;出版日期:2017年。 2、人本犯罪學(修訂二版) Humanistic Criminology. 作者:許春金;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13日。3、犯罪預防與犯罪分析;作者:許春金 陳玉書;出版社:許春金;出版日期:2013年。 4、犯罪學期刊及論文
評分標準
1、議題討論與出席率:30% 2、期中考試:30% 3、期末考試:4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722
修課人數
59
108-1_民法親屬
教學目標
希冀以條文體系為架構佐以學說與實務見解使學生得以充分了解民法親屬之內涵及實務運作,裨益吸收消化。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實務研究-2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課程隨著教科書章節進行。包括婚約、婚姻、離婚、夫妻財產、父母子女、監護等,從身分關係之建構進而解消。期間,法律關係之變動及權利義務行使或負擔之轉移均屬重點。
教科書/參考書
民法親屬新論陳棋炎、黃宗樂及郭振恭著。
評分標準
期末考試 平常成績 綜合評量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722
修課人數
57
希冀以條文體系為架構佐以學說與實務見解使學生得以充分了解民法親屬之內涵及實務運作,裨益吸收消化。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實務研究-2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課程隨著教科書章節進行。包括婚約、婚姻、離婚、夫妻財產、父母子女、監護等,從身分關係之建構進而解消。期間,法律關係之變動及權利義務行使或負擔之轉移均屬重點。
教科書/參考書
民法親屬新論陳棋炎、黃宗樂及郭振恭著。
評分標準
期末考試 平常成績 綜合評量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722
修課人數
57
108-1_民法實例演習(一)
教學目標
於上課過程中透過民法基礎理論解說、民法經典試題討論、民事實務見解解析等方式,讓學生對民法能有進一步的認識,以增進民事實務案例分析能力,並加強考試解題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本課程上課內容分為下列四部分: (一)民法基礎理論解說。 (二)民法經典試題討論。 (三)民事實務案例分享。 (四)民事實務見解解析。
教科書/參考書
一、王澤鑑,民法實例研習─民法總則。 二、施啟揚,民法總則。 三、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 四、謝在全、民法物權。 五、郭振恭等3人、民法親屬新論。 六、郭振恭等3人、民法繼承新論、 七、歷屆律師、司法官試題。
評分標準
一、上課參與程度/小考(50%)--上課出席及課堂討論參與程度;是否小考,將於第一次上課時,聽取學生意見後決定。 二、期末考(5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722
修課人數
55
於上課過程中透過民法基礎理論解說、民法經典試題討論、民事實務見解解析等方式,讓學生對民法能有進一步的認識,以增進民事實務案例分析能力,並加強考試解題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5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本課程上課內容分為下列四部分: (一)民法基礎理論解說。 (二)民法經典試題討論。 (三)民事實務案例分享。 (四)民事實務見解解析。
教科書/參考書
一、王澤鑑,民法實例研習─民法總則。 二、施啟揚,民法總則。 三、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 四、謝在全、民法物權。 五、郭振恭等3人、民法親屬新論。 六、郭振恭等3人、民法繼承新論、 七、歷屆律師、司法官試題。
評分標準
一、上課參與程度/小考(50%)--上課出席及課堂討論參與程度;是否小考,將於第一次上課時,聽取學生意見後決定。 二、期末考(5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722
修課人數
55
108-1_比較政府
教學目標
1.探討西方先進民主國家之政府體制與政治運作。 2.介紹比較政治之基本概念、政府結構之分類、政府主要機構之功能與運作,並分別介紹美、英、德、法等國家之政治制度,特別是各國之行政與立法間的互動關係。 3.藉由系統性的綜合比較各國之中央政府體制、選舉制度及政黨制度等之異同,及評估展望比較政府之研究。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時間:星期五第10-13堂(隔週)***(請注意上課時間) 9/21(六5-8) Week1/2:***補9/13,22課 1.課程介紹及比較分析概說 2.政府制度類型/美國-憲政體制(總統制) 9/27(五) Week3/4:點名 1.美國-總統職權及行政機關 2.美國-國會與立法運作 10/5(六5-8) Week5/6:***補10/11,18課 1.美國-政黨與政治參與 2.英國-憲政體制(立憲君主制) 10/25(五) Week 7/8: 1.英國-首相與內閣制運作 2.英國-國會 11/8(五) Week 9/10:點名 1.期中考 2.英國-政黨與政治參與 11/22(五) Week11/12: 1.德國-憲政體制(聯邦制度) 2.德國-聯邦總理、內閣與聯邦總統 12/6(五) Week 13/14: 1.德國-國會、政黨及政治參與 2.法國-憲政體制(雙首長制) 12/20 (五)Week 15/16: 1.法國-總統與總理權限、左右共治 2.法國-政黨與政治參與 1/3 (五)Week 17/18:點名 1.期末考 2.課程心得分享
教科書/參考書
1.Powell, G. Bingham, Jr. & Russell Dalton & Kaare Strom. 2015. Comparative Politics Today : A World View. Boston, MA : Pearson Education. 2.Theen, Rolf H. W. & Frank L. Wilson. 2001. Comparative Politics : An Introduction to Seven Countries. N.J. : Prentice Hall. 3.Sodaro, Michael J. & Dean Walter Collinwood.2008. Comparative Politics : A Glob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4.Powell, G. Bingham, Jr. & Russell Dalton & Kaare Strom著。顏和正 譯。2013。《當代比較政治:一種世界觀》。台北:五南。 5.唐士其。1998。《美國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文化公司 6.黃琛瑜。2000年。《英國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 7.劉嘉甯。1990年。《法國憲政共治之研究》。台北:商務印書館。 8.顧俊禮。2001。《德國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文化。 9.沈有忠。2018。《德國再起:透視德國百年憲政發展》。台北:新學林。 10.Lane, Jan-Erik &Svante Ersson著。李培元等譯。2003。《比較政治 : 西歐政治與社會》。新北:韋伯文化國際。
評分標準
1.期中考及期末考(60%) 2.課堂參與討論及期末心得(25%) 3.出席率(15%)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722
修課人數
24
1.探討西方先進民主國家之政府體制與政治運作。 2.介紹比較政治之基本概念、政府結構之分類、政府主要機構之功能與運作,並分別介紹美、英、德、法等國家之政治制度,特別是各國之行政與立法間的互動關係。 3.藉由系統性的綜合比較各國之中央政府體制、選舉制度及政黨制度等之異同,及評估展望比較政府之研究。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時間:星期五第10-13堂(隔週)***(請注意上課時間) 9/21(六5-8) Week1/2:***補9/13,22課 1.課程介紹及比較分析概說 2.政府制度類型/美國-憲政體制(總統制) 9/27(五) Week3/4:點名 1.美國-總統職權及行政機關 2.美國-國會與立法運作 10/5(六5-8) Week5/6:***補10/11,18課 1.美國-政黨與政治參與 2.英國-憲政體制(立憲君主制) 10/25(五) Week 7/8: 1.英國-首相與內閣制運作 2.英國-國會 11/8(五) Week 9/10:點名 1.期中考 2.英國-政黨與政治參與 11/22(五) Week11/12: 1.德國-憲政體制(聯邦制度) 2.德國-聯邦總理、內閣與聯邦總統 12/6(五) Week 13/14: 1.德國-國會、政黨及政治參與 2.法國-憲政體制(雙首長制) 12/20 (五)Week 15/16: 1.法國-總統與總理權限、左右共治 2.法國-政黨與政治參與 1/3 (五)Week 17/18:點名 1.期末考 2.課程心得分享
教科書/參考書
1.Powell, G. Bingham, Jr. & Russell Dalton & Kaare Strom. 2015. Comparative Politics Today : A World View. Boston, MA : Pearson Education. 2.Theen, Rolf H. W. & Frank L. Wilson. 2001. Comparative Politics : An Introduction to Seven Countries. N.J. : Prentice Hall. 3.Sodaro, Michael J. & Dean Walter Collinwood.2008. Comparative Politics : A Glob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4.Powell, G. Bingham, Jr. & Russell Dalton & Kaare Strom著。顏和正 譯。2013。《當代比較政治:一種世界觀》。台北:五南。 5.唐士其。1998。《美國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文化公司 6.黃琛瑜。2000年。《英國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 7.劉嘉甯。1990年。《法國憲政共治之研究》。台北:商務印書館。 8.顧俊禮。2001。《德國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文化。 9.沈有忠。2018。《德國再起:透視德國百年憲政發展》。台北:新學林。 10.Lane, Jan-Erik &Svante Ersson著。李培元等譯。2003。《比較政治 : 西歐政治與社會》。新北:韋伯文化國際。
評分標準
1.期中考及期末考(60%) 2.課堂參與討論及期末心得(25%) 3.出席率(15%)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722
修課人數
24
108-1_刑法分則(一)
教學目標
●本課程旨在為同學介紹刑法分則規範的體系架構與內容,兼及重要的法律爭點以及實務見解。
●課程的進行,除重視講授之外,更重視對於同學邏輯思辯能力以及批判能力的訓練。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雙周五上課時間:9/20、10/4、10/18(停課)、11/1、11/2(六)(補10/18)、11/15、11/29、12/13、12/27、1/10(期末考周)
第一週 殺人罪章(一)
第二週 殺人罪章(二)
第三週 遺棄罪
第四週 危險駕駛罪、肇事逃逸罪
第五週 墮胎罪章
第六週 傷害罪章
第七週 妨害自由罪章
第八週 妨害名譽與信用罪章
第九週 期中考
第十週 妨害自由罪、妨害秘密罪章
第十一週 財產犯罪概論
第十二週 竊盜罪、搶奪罪
第十三週 強盜罪、海盜罪
第十四週 侵占罪、背信罪、重利罪
第十五週 詐欺取財罪、恐嚇取財罪、擄人勒贖罪
第十六週 贓物罪、毀損罪
第十七週 妨害電腦使用罪
第十八週 期末考
教科書/參考書
許澤天,刑法分則(一)(二),新學林出版社,2018年
評分標準
期中考 30% 期末考 30% 平常成績 4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723
修課人數
57
●本課程旨在為同學介紹刑法分則規範的體系架構與內容,兼及重要的法律爭點以及實務見解。
●課程的進行,除重視講授之外,更重視對於同學邏輯思辯能力以及批判能力的訓練。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雙周五上課時間:9/20、10/4、10/18(停課)、11/1、11/2(六)(補10/18)、11/15、11/29、12/13、12/27、1/10(期末考周)
第一週 殺人罪章(一)
第二週 殺人罪章(二)
第三週 遺棄罪
第四週 危險駕駛罪、肇事逃逸罪
第五週 墮胎罪章
第六週 傷害罪章
第七週 妨害自由罪章
第八週 妨害名譽與信用罪章
第九週 期中考
第十週 妨害自由罪、妨害秘密罪章
第十一週 財產犯罪概論
第十二週 竊盜罪、搶奪罪
第十三週 強盜罪、海盜罪
第十四週 侵占罪、背信罪、重利罪
第十五週 詐欺取財罪、恐嚇取財罪、擄人勒贖罪
第十六週 贓物罪、毀損罪
第十七週 妨害電腦使用罪
第十八週 期末考
教科書/參考書
許澤天,刑法分則(一)(二),新學林出版社,2018年
評分標準
期中考 30% 期末考 30% 平常成績 4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723
修課人數
57
108-1_立法論
教學目標
一、 認識我國立法法制之主要建構; 二、 認識我國立法法制之建制原理; 三、 認識我國立法法制與司法審判及行政程序法制之關係; 四、評析我國當前立法法制之實務與學理問題。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 本科課程及上課方式簡介 二、我國立法法之意義與範圍 三、憲法立法專章(一)立法權之性質 四、憲法立法專章(二)立法權之範圍 五、憲法立法專章(三)立法院之組成 六、 憲法立法專章(四)立法權與其他權之關係 七、中央法規標準法(一)法規之名稱 八、 中央法規標準法(二)法規之制定、施行與適用 九、中央法規標準法(三)法規之修正與廢止 十、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一)總則 十一、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二)一般議案審查程序 十二、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三)特殊議案審查程序 十三、立法院組織法與議事規則 十四、立法委員行為法 十五、當前立法法制改革之重要課題
教科書/參考書
一、 Jack Davies, 1986, Legislative law and process in a nutshell, St. Paul, Minn. West. 二、 Joel Smith and Lloyd D. Musolf, 1979, Legislatures in development : dynamics of change in new and old states, Durham, N.C. : Duke University Press. 三、 羅傳賢著,2002,立法程序與技術,臺北市 : 五南出版社。 四、 朱志宏著,1995:立法論,臺北市:三民書局。
評分標準
一、出席與參與課堂研討之情形; 二、期中及期末考試; 三、課中報告與期末報告。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622
修課人數
24
一、 認識我國立法法制之主要建構; 二、 認識我國立法法制之建制原理; 三、 認識我國立法法制與司法審判及行政程序法制之關係; 四、評析我國當前立法法制之實務與學理問題。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 本科課程及上課方式簡介 二、我國立法法之意義與範圍 三、憲法立法專章(一)立法權之性質 四、憲法立法專章(二)立法權之範圍 五、憲法立法專章(三)立法院之組成 六、 憲法立法專章(四)立法權與其他權之關係 七、中央法規標準法(一)法規之名稱 八、 中央法規標準法(二)法規之制定、施行與適用 九、中央法規標準法(三)法規之修正與廢止 十、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一)總則 十一、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二)一般議案審查程序 十二、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三)特殊議案審查程序 十三、立法院組織法與議事規則 十四、立法委員行為法 十五、當前立法法制改革之重要課題
教科書/參考書
一、 Jack Davies, 1986, Legislative law and process in a nutshell, St. Paul, Minn. West. 二、 Joel Smith and Lloyd D. Musolf, 1979, Legislatures in development : dynamics of change in new and old states, Durham, N.C. : Duke University Press. 三、 羅傳賢著,2002,立法程序與技術,臺北市 : 五南出版社。 四、 朱志宏著,1995:立法論,臺北市:三民書局。
評分標準
一、出席與參與課堂研討之情形; 二、期中及期末考試; 三、課中報告與期末報告。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622
修課人數
24
108-1_行政法總論(一)
教學目標
行政法 I 行政法乃具體之憲法: 憲法基本秩序須藉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得以落實. 其內容可分行政組織法 (行政法一)與行政作用法(行政法二). 為使公權力行使受立法拘束,實現憲法權力分立體制下依法行政的目標, 故有行政程序法的制定, 規範行政行為的程序合法性. 本學期課程介紹行政主體 及憲法與行政法基本原理, 作為審查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基礎.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7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行政與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基本原理: - 依法行政 - 行政裁量 - 行政法的法律關係行政組織法 - 行政組織體 - 公務員 - 公物行政作用法 - 行政命令
教科書/參考書
陳敏 行政法總論吳庚 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 李惠宗 行政法要義李震山 行政法導論陳新民 行政法學總論
評分標準
出席18% (課程16週+期中期末考,假日停課一日1分 作業18%(共6次,評分0-1-3-4等級,每次完成擬答格式內容七成獲基本分3分-未交0分-1分差(完成擬打格式內容六成以下,可補交重評分)-4分優(完成擬打格式內容八成以上) 考試70% (期中考40% 期末考3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722
修課人數
16
行政法 I 行政法乃具體之憲法: 憲法基本秩序須藉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得以落實. 其內容可分行政組織法 (行政法一)與行政作用法(行政法二). 為使公權力行使受立法拘束,實現憲法權力分立體制下依法行政的目標, 故有行政程序法的制定, 規範行政行為的程序合法性. 本學期課程介紹行政主體 及憲法與行政法基本原理, 作為審查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基礎.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7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行政與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基本原理: - 依法行政 - 行政裁量 - 行政法的法律關係行政組織法 - 行政組織體 - 公務員 - 公物行政作用法 - 行政命令
教科書/參考書
陳敏 行政法總論吳庚 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 李惠宗 行政法要義李震山 行政法導論陳新民 行政法學總論
評分標準
出席18% (課程16週+期中期末考,假日停課一日1分 作業18%(共6次,評分0-1-3-4等級,每次完成擬答格式內容七成獲基本分3分-未交0分-1分差(完成擬打格式內容六成以下,可補交重評分)-4分優(完成擬打格式內容八成以上) 考試70% (期中考40% 期末考3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722
修課人數
16
108-1_民法債編(一)
教學目標
民法典以總則、債、物權構成財產法的內容,債編總論係在總則編之基礎上,規範債之關係共通事項。立法者並以債之關係為核心,分為債之發生、債之標的、債之效力、多數債務人與債權人、債之移轉以及債之消滅等事項。惟究其內容,包括侵權行為、契約、代理、懸賞廣告、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等。本課程著重於建立各位同學債編理論的體系,並強調實例討論,使學生們能掌握民法債編總論之重要問題。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6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債編架構、債之關係的概念 二、無因管理 三、不當得利 、四、侵權行為 (1)一般侵權行為 (2)特殊侵權行為
教科書/參考書
一、王澤鑑,債法原理,第一冊,基本理論/債之發生。 二、王澤鑑,債法原理,第二冊,不當得利。 三、王澤鑑,侵權行為法,第一冊,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 四、孫森焱,新版民法債編總論,(上)、(下)。 五、鄭玉波,民法債編總論。 六、黃立,民法債編總論。 七、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下)。 八、史尚寬,債法總論。 九、戴修纘,民法債編總論。 十、王伯琦,民法債編總論。 十ㄧ、林誠二,民法債編總論(上)、(下)
評分標準
與同學討論後決定。(期中考50%、期末考5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722
修課人數
15
民法典以總則、債、物權構成財產法的內容,債編總論係在總則編之基礎上,規範債之關係共通事項。立法者並以債之關係為核心,分為債之發生、債之標的、債之效力、多數債務人與債權人、債之移轉以及債之消滅等事項。惟究其內容,包括侵權行為、契約、代理、懸賞廣告、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等。本課程著重於建立各位同學債編理論的體系,並強調實例討論,使學生們能掌握民法債編總論之重要問題。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6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債編架構、債之關係的概念 二、無因管理 三、不當得利 、四、侵權行為 (1)一般侵權行為 (2)特殊侵權行為
教科書/參考書
一、王澤鑑,債法原理,第一冊,基本理論/債之發生。 二、王澤鑑,債法原理,第二冊,不當得利。 三、王澤鑑,侵權行為法,第一冊,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 四、孫森焱,新版民法債編總論,(上)、(下)。 五、鄭玉波,民法債編總論。 六、黃立,民法債編總論。 七、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下)。 八、史尚寬,債法總論。 九、戴修纘,民法債編總論。 十、王伯琦,民法債編總論。 十ㄧ、林誠二,民法債編總論(上)、(下)
評分標準
與同學討論後決定。(期中考50%、期末考5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722
修課人數
15
108-1_民法總則(一)
教學目標
民法之第一編民法總則乃為民法各編之基礎。基於民法是以"私法自治"為中心進而向各編深入探討的一部法典,所以須先掌握民法總則所建立之基礎架構,才能貫穿整部民法典。本課程將會採透過基礎理論之論述與實例演練之方式加以明確解說,使大一生在首次接觸民法上,能夠引起同學學習民法之興趣與其它私法相關法律領域上得藉以奠定學習基礎。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6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民法之基礎體系之緒論 (2)法例 (3)權利主體(人) (4)權利主體— 法人 (5)權利客體— 物 (6)權利變動 (7)權利行使
教科書/參考書
一、王澤鑑,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 二、王澤鑑,民法實例研習─民法總則。 三、施啟揚,民法總則。 四、鄭玉波,民法總則。 五、黃立,民法總則。 六、李模,民法問題研究。 七、楊與齡主編,民法總則爭議問題研究。 八、李淑如,民法總則與判解實例
評分標準
期中考50%、期末考5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823
修課人數
62
民法之第一編民法總則乃為民法各編之基礎。基於民法是以"私法自治"為中心進而向各編深入探討的一部法典,所以須先掌握民法總則所建立之基礎架構,才能貫穿整部民法典。本課程將會採透過基礎理論之論述與實例演練之方式加以明確解說,使大一生在首次接觸民法上,能夠引起同學學習民法之興趣與其它私法相關法律領域上得藉以奠定學習基礎。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6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民法之基礎體系之緒論 (2)法例 (3)權利主體(人) (4)權利主體— 法人 (5)權利客體— 物 (6)權利變動 (7)權利行使
教科書/參考書
一、王澤鑑,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 二、王澤鑑,民法實例研習─民法總則。 三、施啟揚,民法總則。 四、鄭玉波,民法總則。 五、黃立,民法總則。 六、李模,民法問題研究。 七、楊與齡主編,民法總則爭議問題研究。 八、李淑如,民法總則與判解實例
評分標準
期中考50%、期末考5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F10823
修課人數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