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1_工藝設計(一)
教學目標
課程提供透過塑性、木竹、金屬等材質,依〈共同主題〉發揮創意設計之創作舞台,透過不同方式與嘗試形塑創作之獨特風格,無論是意象寓意成就其對傳統的依戀,或對族群、生活、文化的省思與懷念…,期許承接傳統工藝菁華與東方思維後能活用並結合現代造形元素或複合媒材,將傳統題材另具新意突破,形塑當代新工藝語彙與價值,提昇工藝創作的能見度與創意發想能力之最終目標。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7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課程說明〈共同主題〉、完成分組。 2.第一次審查:針對共同主題搜集資料作成報告討論。 3. 資料搜集報告。 4.討論企劃書內容及修正。 5.構想草圖發展I (idea sketch練習課程)。 6.構想草圖發展II(idea sketch練習課程)。 7.設計圖稿確定與模型製作。 8.模型製作。 9.第二次審查: 1.構想模型展示. A3看板(每人各別) 共同審查。 10.實作各別輔導(一﹞。 11.實作各別輔導(二) 12.實作各別輔導(三)。 13.實作各別輔導(四)。 14.實作各別輔導(五)。 15.作品細部修飾。 16.作品細部修飾。 17.期末討論進度與觀摩分析。 18.期末發表,展覽(企劃書,模型,A3看板)共同審查。
教科書/參考書
玩‧金‧術 (金屬工藝入門) 趙丹綺 王意婷 生活從想法開始:系統傢俱樂活居家實踐誌 歐德設計師團隊 ,麥浩斯 設計。品:浩漢設計與陳文龍的美學人生 陳文龍 李俊明 ,高寶 Goldsmithing & Silver Works Carles Codina
METALSMITH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N GOLDSMITHS 包浩斯 王建柱
評分標準
1.一次分組報告佔學期總成績 10% 2.二次評圖之成績加總核算後的分數佔學期總成績 75 % . 3.平時成績佔學期總成績15 %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6
開課班級
A10713
修課人數
45
課程提供透過塑性、木竹、金屬等材質,依〈共同主題〉發揮創意設計之創作舞台,透過不同方式與嘗試形塑創作之獨特風格,無論是意象寓意成就其對傳統的依戀,或對族群、生活、文化的省思與懷念…,期許承接傳統工藝菁華與東方思維後能活用並結合現代造形元素或複合媒材,將傳統題材另具新意突破,形塑當代新工藝語彙與價值,提昇工藝創作的能見度與創意發想能力之最終目標。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7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課程說明〈共同主題〉、完成分組。 2.第一次審查:針對共同主題搜集資料作成報告討論。 3. 資料搜集報告。 4.討論企劃書內容及修正。 5.構想草圖發展I (idea sketch練習課程)。 6.構想草圖發展II(idea sketch練習課程)。 7.設計圖稿確定與模型製作。 8.模型製作。 9.第二次審查: 1.構想模型展示. A3看板(每人各別) 共同審查。 10.實作各別輔導(一﹞。 11.實作各別輔導(二) 12.實作各別輔導(三)。 13.實作各別輔導(四)。 14.實作各別輔導(五)。 15.作品細部修飾。 16.作品細部修飾。 17.期末討論進度與觀摩分析。 18.期末發表,展覽(企劃書,模型,A3看板)共同審查。
教科書/參考書
玩‧金‧術 (金屬工藝入門) 趙丹綺 王意婷 生活從想法開始:系統傢俱樂活居家實踐誌 歐德設計師團隊 ,麥浩斯 設計。品:浩漢設計與陳文龍的美學人生 陳文龍 李俊明 ,高寶 Goldsmithing & Silver Works Carles Codina
METALSMITH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N GOLDSMITHS 包浩斯 王建柱
評分標準
1.一次分組報告佔學期總成績 10% 2.二次評圖之成績加總核算後的分數佔學期總成績 75 % . 3.平時成績佔學期總成績15 %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6
開課班級
A10713
修課人數
45
108-1_創意視覺設計 (一)
教學目標
創意視覺設計是透過多種平面構成手法來創造和結合符號、圖片和文字,藉此作出用來傳達想法或訊息的視覺表現。本學期課程主要是從平面造型中以具悠久歷史、文化意涵、藝術層面多元發展背景下,且具完整造型結構的「文字造型」作為本學期教學與創作的重點,藉由其引導學生從中習得平面造型結構的美學與設計,並嘗試配合不同媒材的應用,從基礎平面2D文字造型的結構與設計中,漸進式發展至立體3D文字造型的應用與創意設計,讓學生能更進一步實現做中學與動手做的學習歷程與成果展現。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創作設計實務-4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01週:課程內容進度說明、作業或成果展示說明 第02週:文字發展歷史與文化 第03週:文字造型設計概論與發展(中文文字架構) 第04週:文字造型設計概論與發展(英文文字架構) 第05週:文字的情感設計與敘事手法 第06週:多元複合文字設計的創新與創意 第07週:文字製造者:自創文字造型設計 第08週:文字造型設計:Photoshop文字特效(一) 第09週:期中考週 第10週:文字造型設計:Photoshop文字特效(二) 第11週:解構文字造型與立體結構 第12週:複合媒材應用與文字設計 第13週:製作期-進度討論A 20% 第14週:製作期-進度討論B 40% 第15週:製作期-進度討論C 60% 第16週:製作期-進度討論D 80% 第17週:期末展覽-平面3D文字造型設計作品展示 第18週:期末考週-平面3D文字造型設計作品展示,繳交總作業簡報
教科書/參考書
漢字會說話(陳伸著,小魯文化,2014) 圖解字型思考:寫給設計師、寫作者、編輯、以及學生們的重要指南(原文:Thinking with Type: A Critical Guide for Designers, Writers, Editors, & Students.) 艾琳.路佩登著,商周出版,2016 文字編排印刷設計實例作品集 NO.10 (MOOK,2017-01-21) 設計師的字體應用術:117款設計師必知的好用字體造型辨識、實用圖例解析(原文:The filed guide to typography: Typefaces in the urban landscape) 彼得‧道森著,麥浩斯,2015) 歐文字體1:基礎知識與活用方法(小林章著,臉譜,2015) 設計 VS 文字應用(李天來著,紅番薯,2005) 古代圖形文字藝術(王心怡著,鳳凰文物中心,2009) Photoshop CS文字特效(格瑞柏勒著,金禾資訊,2005) 字型設計:關於文字與標誌設計的發想、技巧與經驗(左佐著,果禾文化,2015) 漢字的誘惑:文字設計美學的千年奇幻之旅(陳楠著,策馬天下,2016)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30%)、期中成績(30%)、期末成績(40%) 1.平時成績:出缺席狀況、課堂互動狀況、製作期-進度討論狀況、課程練習作業,以及遵守重要規則之狀況。 2.期中成績:作業格式規定與完整度、內容創意度、繳交狀況。 3.期末成績:展演事務工作配合度、作業格式規定與完整度、展演內容創意度、繳交狀況。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4
開課班級
A10713
修課人數
27
創意視覺設計是透過多種平面構成手法來創造和結合符號、圖片和文字,藉此作出用來傳達想法或訊息的視覺表現。本學期課程主要是從平面造型中以具悠久歷史、文化意涵、藝術層面多元發展背景下,且具完整造型結構的「文字造型」作為本學期教學與創作的重點,藉由其引導學生從中習得平面造型結構的美學與設計,並嘗試配合不同媒材的應用,從基礎平面2D文字造型的結構與設計中,漸進式發展至立體3D文字造型的應用與創意設計,讓學生能更進一步實現做中學與動手做的學習歷程與成果展現。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創作設計實務-4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01週:課程內容進度說明、作業或成果展示說明 第02週:文字發展歷史與文化 第03週:文字造型設計概論與發展(中文文字架構) 第04週:文字造型設計概論與發展(英文文字架構) 第05週:文字的情感設計與敘事手法 第06週:多元複合文字設計的創新與創意 第07週:文字製造者:自創文字造型設計 第08週:文字造型設計:Photoshop文字特效(一) 第09週:期中考週 第10週:文字造型設計:Photoshop文字特效(二) 第11週:解構文字造型與立體結構 第12週:複合媒材應用與文字設計 第13週:製作期-進度討論A 20% 第14週:製作期-進度討論B 40% 第15週:製作期-進度討論C 60% 第16週:製作期-進度討論D 80% 第17週:期末展覽-平面3D文字造型設計作品展示 第18週:期末考週-平面3D文字造型設計作品展示,繳交總作業簡報
教科書/參考書
漢字會說話(陳伸著,小魯文化,2014) 圖解字型思考:寫給設計師、寫作者、編輯、以及學生們的重要指南(原文:Thinking with Type: A Critical Guide for Designers, Writers, Editors, & Students.) 艾琳.路佩登著,商周出版,2016 文字編排印刷設計實例作品集 NO.10 (MOOK,2017-01-21) 設計師的字體應用術:117款設計師必知的好用字體造型辨識、實用圖例解析(原文:The filed guide to typography: Typefaces in the urban landscape) 彼得‧道森著,麥浩斯,2015) 歐文字體1:基礎知識與活用方法(小林章著,臉譜,2015) 設計 VS 文字應用(李天來著,紅番薯,2005) 古代圖形文字藝術(王心怡著,鳳凰文物中心,2009) Photoshop CS文字特效(格瑞柏勒著,金禾資訊,2005) 字型設計:關於文字與標誌設計的發想、技巧與經驗(左佐著,果禾文化,2015) 漢字的誘惑:文字設計美學的千年奇幻之旅(陳楠著,策馬天下,2016)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30%)、期中成績(30%)、期末成績(40%) 1.平時成績:出缺席狀況、課堂互動狀況、製作期-進度討論狀況、課程練習作業,以及遵守重要規則之狀況。 2.期中成績:作業格式規定與完整度、內容創意度、繳交狀況。 3.期末成績:展演事務工作配合度、作業格式規定與完整度、展演內容創意度、繳交狀況。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4
開課班級
A10713
修課人數
27
108-1_創意數位設計(一)
教學目標
本課程「創意數位設計」將著重讓學生了解創意設計方法與媒材運用,探討設計美學為導向之設計作品在相關產業的應用,以美學角度出發探討創意設計在各種不同實務案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應用方法,以及創意設計的實際成果案例賞析;並加以探討各種傳統與數位工具應用於設計探索,包括由視覺、影像、數位媒材所發展出之創意設計作品。 藉由獨立或團體,透過系統化方法與流程實際創作,養成解決設計實務問題能力,並瞭解創意設計流程運用方法。本課程以創作為導向,讓同學在創意設計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進行應用與實作。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1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 課程介紹
第二週: 設計思考與方法
第三週: 資料蒐集創意運用
第四週: 創新設計
第五週: 媒材應用
第六週: 視覺設計
第七週: 影像藝術
第八週: 作品提案分組討論
第九週: 期中考
第十週: 視訊媒體
第十一週: 動畫媒體
第十二週: 網頁媒體
第十三週: 影音編修、剪輯(一)
第十四週: 影音編修、剪輯(二)
第十五週: 設計應用(一)
第十六週: 設計應用(二)
第十七週: 作品實作與討論
第十八週: 期末成果展示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1)期中考 20% (2)期末考 20% (3)平時 30% (4)作業 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4
開課班級
A10713
修課人數
21
本課程「創意數位設計」將著重讓學生了解創意設計方法與媒材運用,探討設計美學為導向之設計作品在相關產業的應用,以美學角度出發探討創意設計在各種不同實務案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應用方法,以及創意設計的實際成果案例賞析;並加以探討各種傳統與數位工具應用於設計探索,包括由視覺、影像、數位媒材所發展出之創意設計作品。 藉由獨立或團體,透過系統化方法與流程實際創作,養成解決設計實務問題能力,並瞭解創意設計流程運用方法。本課程以創作為導向,讓同學在創意設計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進行應用與實作。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1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 課程介紹
第二週: 設計思考與方法
第三週: 資料蒐集創意運用
第四週: 創新設計
第五週: 媒材應用
第六週: 視覺設計
第七週: 影像藝術
第八週: 作品提案分組討論
第九週: 期中考
第十週: 視訊媒體
第十一週: 動畫媒體
第十二週: 網頁媒體
第十三週: 影音編修、剪輯(一)
第十四週: 影音編修、剪輯(二)
第十五週: 設計應用(一)
第十六週: 設計應用(二)
第十七週: 作品實作與討論
第十八週: 期末成果展示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1)期中考 20% (2)期末考 20% (3)平時 30% (4)作業 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4
開課班級
A10713
修課人數
21
108-1_設計議題
教學目標
本課程是文化產品研究與設計領域的選修課程。希望藉由本課程,向同學介紹當前社會中所注目的設計話題,如綠色設計,社區營造概念與設計,環境行為,設計概念與法則等。並透過分組資料收集,觀察,討論,發表,培養同學在平時即主動收集設計相關訊息的學習方式。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5.00%;田野調查-10.00%;實驗-5.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次 單元 內容 備註
1 概要說明
2 行為行動
人與環境的互動,多種樣態的姿勢
3 Personal Space,視線與居場所的決定
4 個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相關影片)
5 第一單元作業發表
6 第一單元作業發表 評量15%
7 綠色設計
綠設計概念討論
8 綠設計概念討論
9 校外教學 期中考週 評量15%
10 情感與設計 感性工學?情感設計?
11 相關作品案例收集發表 評量15%
12 社區營造 社區營造概念與設計工作
13 社區營造概念與設計工作
14 校外教學(社區參訪) 評量15%
15 設計法則 Design rule index
16 Design rule index
17 Design rule index (GAIA-年菜戰爭) 評量15%
18 期末考週
教科書/參考書
1. 清水忠男著,ふれあい空間のデザイン,鹿島出版社
2. 清水忠男著,行動‧文化とデザイン,鹿島出版社
3. 環境デザイン研究会,環境をデザインする,朝倉書店
4. Amos Rapoport著,施植明譯,建築環境的意義--非語言的交流途徑,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5. 日經BP社編,日經設計(月刊)
6. William Lidwell, Kritina Holden, Jill Butler 共著,100Design Rule Index,BNN出版
7. 吉野正治著,陳湘琴譯,寫給一般民眾的社區總體營造,詹氏出版
8. 鄭晃二,陳亮全編著,社區動力遊戲,遠流出版社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20%
課堂發表:4次,每次2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713
修課人數
26
本課程是文化產品研究與設計領域的選修課程。希望藉由本課程,向同學介紹當前社會中所注目的設計話題,如綠色設計,社區營造概念與設計,環境行為,設計概念與法則等。並透過分組資料收集,觀察,討論,發表,培養同學在平時即主動收集設計相關訊息的學習方式。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5.00%;田野調查-10.00%;實驗-5.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次 單元 內容 備註
1 概要說明
2 行為行動
人與環境的互動,多種樣態的姿勢
3 Personal Space,視線與居場所的決定
4 個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相關影片)
5 第一單元作業發表
6 第一單元作業發表 評量15%
7 綠色設計
綠設計概念討論
8 綠設計概念討論
9 校外教學 期中考週 評量15%
10 情感與設計 感性工學?情感設計?
11 相關作品案例收集發表 評量15%
12 社區營造 社區營造概念與設計工作
13 社區營造概念與設計工作
14 校外教學(社區參訪) 評量15%
15 設計法則 Design rule index
16 Design rule index
17 Design rule index (GAIA-年菜戰爭) 評量15%
18 期末考週
教科書/參考書
1. 清水忠男著,ふれあい空間のデザイン,鹿島出版社
2. 清水忠男著,行動‧文化とデザイン,鹿島出版社
3. 環境デザイン研究会,環境をデザインする,朝倉書店
4. Amos Rapoport著,施植明譯,建築環境的意義--非語言的交流途徑,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5. 日經BP社編,日經設計(月刊)
6. William Lidwell, Kritina Holden, Jill Butler 共著,100Design Rule Index,BNN出版
7. 吉野正治著,陳湘琴譯,寫給一般民眾的社區總體營造,詹氏出版
8. 鄭晃二,陳亮全編著,社區動力遊戲,遠流出版社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20%
課堂發表:4次,每次2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713
修課人數
26
108-1_傳統圖案研究
教學目標
依傳統工藝的裝飾類型(雕.塑.繪.織……)與材質(木石.竹.金.玉……)分門別類逐一探討與簡述,希望透過傳統工藝與生活.文化.建築.宗教結合所呈現豐富藝術生命與特質,探究東方藝術創作的內涵與源頭,提昇學生的藝術人文涵養為其目標.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傳統工藝類型架構分析 第二週:裝飾樣式(紋樣)在吉祥語.諧音上之應用 第三週: 裝飾在架構.材料.功能限制下之突破與圓融 第四週: 建築與工藝功能結合之藝術(木作---花鳥篇) 第五週: 建築與工藝功能結合之藝術(木作---人物篇) 第六週: 建築與工藝功能結合之藝術(木作---走獸篇) 第七週: 建築與工藝功能結合之藝術(木作---裝飾篇) 第八週: 建築與工藝功能結合之藝術(石作篇) 第九週: 期中測驗 第十週: 建築與工藝功能結合之藝術(彩繪篇)(泥作篇) 第十一週: 民間生活(民俗)工藝概述 第十二週: 實用工藝之裝飾 第十三週: 竹材工藝(雕.編……) 第十四週: 玉器工藝 第十五週: 賞觀性工藝(一) 第十六週: 賞觀性工藝(二) 第十七週: 現代工藝精華欣賞 第十八週: 期末測驗
教科書/參考書
中國吉祥圖案.中國建築史.中國工藝史.中國雕塑史
評分標準
平時分數(含出席.上課態度.筆記)30% 期中測驗20% 期末測驗 5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713
修課人數
21
依傳統工藝的裝飾類型(雕.塑.繪.織……)與材質(木石.竹.金.玉……)分門別類逐一探討與簡述,希望透過傳統工藝與生活.文化.建築.宗教結合所呈現豐富藝術生命與特質,探究東方藝術創作的內涵與源頭,提昇學生的藝術人文涵養為其目標.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傳統工藝類型架構分析 第二週:裝飾樣式(紋樣)在吉祥語.諧音上之應用 第三週: 裝飾在架構.材料.功能限制下之突破與圓融 第四週: 建築與工藝功能結合之藝術(木作---花鳥篇) 第五週: 建築與工藝功能結合之藝術(木作---人物篇) 第六週: 建築與工藝功能結合之藝術(木作---走獸篇) 第七週: 建築與工藝功能結合之藝術(木作---裝飾篇) 第八週: 建築與工藝功能結合之藝術(石作篇) 第九週: 期中測驗 第十週: 建築與工藝功能結合之藝術(彩繪篇)(泥作篇) 第十一週: 民間生活(民俗)工藝概述 第十二週: 實用工藝之裝飾 第十三週: 竹材工藝(雕.編……) 第十四週: 玉器工藝 第十五週: 賞觀性工藝(一) 第十六週: 賞觀性工藝(二) 第十七週: 現代工藝精華欣賞 第十八週: 期末測驗
教科書/參考書
中國吉祥圖案.中國建築史.中國工藝史.中國雕塑史
評分標準
平時分數(含出席.上課態度.筆記)30% 期中測驗20% 期末測驗 5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713
修課人數
21
108-1_版面編排設計
教學目標
課程主要讓學生對於版面編排實務流程的基本認識,以了解版面編排前置作業相關技巧及專業術語等。並從課程實務練習當中讓學生具有圖文編排及風格設計等作業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設計作品-3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課程要求及評量標準說明 二、版面編排設計的準則 三、版面編排設計的案例與應用 四、版面編排設計的前置作業 五、版面編排設計實務的過程 六~九、實例編輯製作練習一 十~十三、實例編輯製作練習二 十四~十七、實例編輯製作練習三 十八、期末展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期中成績30% 期末成績40% 平時成績3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713
修課人數
34
課程主要讓學生對於版面編排實務流程的基本認識,以了解版面編排前置作業相關技巧及專業術語等。並從課程實務練習當中讓學生具有圖文編排及風格設計等作業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設計作品-3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課程要求及評量標準說明 二、版面編排設計的準則 三、版面編排設計的案例與應用 四、版面編排設計的前置作業 五、版面編排設計實務的過程 六~九、實例編輯製作練習一 十~十三、實例編輯製作練習二 十四~十七、實例編輯製作練習三 十八、期末展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期中成績30% 期末成績40% 平時成績3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713
修課人數
34
108-1_基礎攝影
教學目標
本課程旨在引導學生認識攝影的學理與技術,透過不同的作業練習熟悉相機的操作、沖片與放相技術,並由重要攝影家作品的賞析中揣摩攝影內容題材的表現法。預期學生將具備拍攝與製作的基本能力,並瞭解攝影的可能性。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課程介紹,攝影探源 第二週:無相機攝影─實物投影。 第三週:介紹暗房設備,實物投影示範。 第四週:針孔呈像與相機,鏡頭、光圈、快門的操作。 第五週:介紹相紙,介紹底片,構圖方法與視覺原理。 第六週:沖片示範、放大機放相示範。實物投影習作討論。 第七週:光與影,景深控制。實物投影作業討論。 第八週:光與影(外拍+測光),安瑟亞當斯作品介紹。 第九週:抽象與具象的練習。期中測驗。 第十週:光與影習作討論。 第十一週:風景與環境攝影。 第十二週:風景與環境攝影。 第十三週:風景與環境攝影。 第十四週:風景與環境攝影習作討論。 第十五週:人物攝影。 第十六週:人物攝影。 第十七週:人物攝影。 第十八週:期末總評。
教科書/參考書
*技術部份 1.邱奕堅編審,《新現代攝影》,影像視覺藝術有限公司 2.林傑人編著,《實用攝影》,渤海堂文化事業公司 3.麥可.弗里曼著,《攝影師之魂》,大家出版社 *攝影史與美學部份 1.論攝影,蘇珊宋塔著,黃翰荻譯,唐山出版社 2.明室─攝影札記,羅蘭巴特著,許綺玲譯,台灣攝影季刊 3.臺灣攝影隅照,黃翰荻著,元尊文化出版
評分標準
四個作業與期中考試各佔2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713
修課人數
40
本課程旨在引導學生認識攝影的學理與技術,透過不同的作業練習熟悉相機的操作、沖片與放相技術,並由重要攝影家作品的賞析中揣摩攝影內容題材的表現法。預期學生將具備拍攝與製作的基本能力,並瞭解攝影的可能性。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課程介紹,攝影探源 第二週:無相機攝影─實物投影。 第三週:介紹暗房設備,實物投影示範。 第四週:針孔呈像與相機,鏡頭、光圈、快門的操作。 第五週:介紹相紙,介紹底片,構圖方法與視覺原理。 第六週:沖片示範、放大機放相示範。實物投影習作討論。 第七週:光與影,景深控制。實物投影作業討論。 第八週:光與影(外拍+測光),安瑟亞當斯作品介紹。 第九週:抽象與具象的練習。期中測驗。 第十週:光與影習作討論。 第十一週:風景與環境攝影。 第十二週:風景與環境攝影。 第十三週:風景與環境攝影。 第十四週:風景與環境攝影習作討論。 第十五週:人物攝影。 第十六週:人物攝影。 第十七週:人物攝影。 第十八週:期末總評。
教科書/參考書
*技術部份 1.邱奕堅編審,《新現代攝影》,影像視覺藝術有限公司 2.林傑人編著,《實用攝影》,渤海堂文化事業公司 3.麥可.弗里曼著,《攝影師之魂》,大家出版社 *攝影史與美學部份 1.論攝影,蘇珊宋塔著,黃翰荻譯,唐山出版社 2.明室─攝影札記,羅蘭巴特著,許綺玲譯,台灣攝影季刊 3.臺灣攝影隅照,黃翰荻著,元尊文化出版
評分標準
四個作業與期中考試各佔2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713
修課人數
40
108-1_美術與工藝史
教學目標
本課程從台灣工藝的起源開始,介紹包括:木工藝、陶藝、金屬工藝、剪黏工藝、玻璃工藝、漆藝等等的發展,並暸解中國工藝史各時期不同的工藝美術種類,及其時代特徵和藝術風格。透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備台灣及中國工藝發展史的知識及工藝美術在社會發展的認識。從而思索台灣傳統工藝的前景與發展契機,以及如何轉化為工藝文化創意商品的策略與方法。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2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 次 預定教學內容進度 1 課程簡介、工藝美術之意義、功能與範疇 2 台灣工藝的源流與發展 3 日治時期的臺灣工藝(1) 4 日治時期的臺灣工藝(2) 5 戰後的臺灣工藝(1)(1945 年至 1970 年的臺灣工藝 ) 6 戰後的臺灣工藝(2)(1970 年至 1990 年代的臺灣工藝 ) 7 校外參觀教學-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 8 期中報告(工藝家訪談) 9 期中報告(工藝家訪談) 10 春秋戰國的工藝美術 11 秦漢的工藝美術 12 六朝與隋唐的工藝美術 13 宋朝與元代的工藝美術 14 明朝與清朝的工藝美術 15 工藝與文化創意 16 工藝與文化創意 17 期末報告 18 期末報告
教科書/參考書
1.田自秉、楊伯達著,《中國工藝美術史》,文津出版。 2.莊伯和、徐韶仁著,《台灣傳統工藝之美》,晨星出版。 3.顏水龍著,《台灣工藝》,遠流出版公司。
評分標準
平時作業30% 期中考30% 期末報告4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713
修課人數
40
本課程從台灣工藝的起源開始,介紹包括:木工藝、陶藝、金屬工藝、剪黏工藝、玻璃工藝、漆藝等等的發展,並暸解中國工藝史各時期不同的工藝美術種類,及其時代特徵和藝術風格。透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備台灣及中國工藝發展史的知識及工藝美術在社會發展的認識。從而思索台灣傳統工藝的前景與發展契機,以及如何轉化為工藝文化創意商品的策略與方法。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2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 次 預定教學內容進度 1 課程簡介、工藝美術之意義、功能與範疇 2 台灣工藝的源流與發展 3 日治時期的臺灣工藝(1) 4 日治時期的臺灣工藝(2) 5 戰後的臺灣工藝(1)(1945 年至 1970 年的臺灣工藝 ) 6 戰後的臺灣工藝(2)(1970 年至 1990 年代的臺灣工藝 ) 7 校外參觀教學-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 8 期中報告(工藝家訪談) 9 期中報告(工藝家訪談) 10 春秋戰國的工藝美術 11 秦漢的工藝美術 12 六朝與隋唐的工藝美術 13 宋朝與元代的工藝美術 14 明朝與清朝的工藝美術 15 工藝與文化創意 16 工藝與文化創意 17 期末報告 18 期末報告
教科書/參考書
1.田自秉、楊伯達著,《中國工藝美術史》,文津出版。 2.莊伯和、徐韶仁著,《台灣傳統工藝之美》,晨星出版。 3.顏水龍著,《台灣工藝》,遠流出版公司。
評分標準
平時作業30% 期中考30% 期末報告4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713
修課人數
40
108-1_現代設計史
教學目標
現代設計史課程為藝術設計學門的一專業必修課。目的在使同學對世界現代設計藝術的發展脈絡和發 展過程及各時期設計潮流風格的瞭解與認識,期許借鑒設計史中之重要事件、設計思潮或設計風格思潮來激發同學對設計藝術的思考與學習;並培養學生對設計藝術理論的認知以提高設計內涵與人文素養,為學生將來專業學習奠定必要的理論基礎。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 1. 設計史概論 1-1設計的概念與內涵 第二週 1-2設計史與設計學的關係(設計史的原理) 第三週 1-3設計教育的發展、設計史與設計教育、設計史與設計實踐 第四週 2. 現代設計(Modern Design) 2-1設計啟蒙運動 第五週 2-2 工業設計產生的歷史背景-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 第六週 2-3英國設計啟蒙運動、美國設計啟蒙運動 第七週 3. 現代主義設計的發展 3-1 英國—現代風格設計、法國—新風格設計 第八週 3-2 比利時的新藝術設計 第九週 3-3 德國—青年風格設計、奧地利—分離風格設計 第十週 3-4 新風尚在其他國家 第十一週 期中考 第十二週 3-5 德國工業聯盟DWB、風格派和構成主義 第十三週 3-6 包豪斯(Bauhaus) 第十四週 4. 裝飾藝術運動(Art Deco) 4-1 法國裝飾藝術運動、美國裝飾藝術運動 第十五週 5. 美國現代設術的發展 5-1 「二戰」前、後美國現代設計的發展 第十六週 戰後西方各國工業設計的發展 第十七週 後現代主義設計(後工業社會的多元化設計) 第十八週 期末考
教科書/參考書
王受之 (2000),《世界現代設計史》,台灣:藝術家。 吳玉成 (2005),《現代設計史-自維多利期至今的設計風格》,台灣:胡氏圖書。 王羽寧 譯(2007),《現代設計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原書 David Raizman ﹝2004﹞.History of Modern Design.USA.: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高豐 (2006),《中國設計史》,台灣:積木出版社。 王建柱 (2003),《包浩斯:現代設計教育的根源》,台灣:藝風堂。 盧永毅、羅小未 (1997),《工業設計史》,台灣:田園城市出版。 李硯祖 (2007),《設計之維》,四川:重慶大學出版社。
評分標準
期中學科考試 期末學科考試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713
修課人數
42
現代設計史課程為藝術設計學門的一專業必修課。目的在使同學對世界現代設計藝術的發展脈絡和發 展過程及各時期設計潮流風格的瞭解與認識,期許借鑒設計史中之重要事件、設計思潮或設計風格思潮來激發同學對設計藝術的思考與學習;並培養學生對設計藝術理論的認知以提高設計內涵與人文素養,為學生將來專業學習奠定必要的理論基礎。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1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 1. 設計史概論 1-1設計的概念與內涵 第二週 1-2設計史與設計學的關係(設計史的原理) 第三週 1-3設計教育的發展、設計史與設計教育、設計史與設計實踐 第四週 2. 現代設計(Modern Design) 2-1設計啟蒙運動 第五週 2-2 工業設計產生的歷史背景-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 第六週 2-3英國設計啟蒙運動、美國設計啟蒙運動 第七週 3. 現代主義設計的發展 3-1 英國—現代風格設計、法國—新風格設計 第八週 3-2 比利時的新藝術設計 第九週 3-3 德國—青年風格設計、奧地利—分離風格設計 第十週 3-4 新風尚在其他國家 第十一週 期中考 第十二週 3-5 德國工業聯盟DWB、風格派和構成主義 第十三週 3-6 包豪斯(Bauhaus) 第十四週 4. 裝飾藝術運動(Art Deco) 4-1 法國裝飾藝術運動、美國裝飾藝術運動 第十五週 5. 美國現代設術的發展 5-1 「二戰」前、後美國現代設計的發展 第十六週 戰後西方各國工業設計的發展 第十七週 後現代主義設計(後工業社會的多元化設計) 第十八週 期末考
教科書/參考書
王受之 (2000),《世界現代設計史》,台灣:藝術家。 吳玉成 (2005),《現代設計史-自維多利期至今的設計風格》,台灣:胡氏圖書。 王羽寧 譯(2007),《現代設計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原書 David Raizman ﹝2004﹞.History of Modern Design.USA.: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高豐 (2006),《中國設計史》,台灣:積木出版社。 王建柱 (2003),《包浩斯:現代設計教育的根源》,台灣:藝風堂。 盧永毅、羅小未 (1997),《工業設計史》,台灣:田園城市出版。 李硯祖 (2007),《設計之維》,四川:重慶大學出版社。
評分標準
期中學科考試 期末學科考試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713
修課人數
42
108-1_創意設計(一)
教學目標
本課程主要教學目標為培養學生設計趨勢的敏感度,以及如何進行基礎調查幫助設計開發前置的概念發想過程,依不同調查方法與結果,觀察消費者或使用者的現況與潛在需求,初步進行基礎設計趨勢的規劃與創意方案之報告。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Introduction Course purpose, goal, homework, rule, evaluation (2)What’s Design Method? 設計過程中各階段的設計方法 (3)尋找設計問題? 日常生活中的不合理: 觀察法 (4)尋找設計需求? 使用者的自述: 訪談法 (5)尋找設計定位? 趨勢分析: 十字分析法 (6)尋找設計定位? 使用者的觀點: 問卷調查法 (7)尋找設計發想? 集思廣益: 腦力激盪法 (8)到實際場域調查 (9)進行設計提案 (10)完成設計作品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Participation (Class Discussion, Team Projects, Project Presentations) – 40% Midterm Exam – 30% Final Exam – 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4
開課班級
A10713
修課人數
39
本課程主要教學目標為培養學生設計趨勢的敏感度,以及如何進行基礎調查幫助設計開發前置的概念發想過程,依不同調查方法與結果,觀察消費者或使用者的現況與潛在需求,初步進行基礎設計趨勢的規劃與創意方案之報告。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Introduction Course purpose, goal, homework, rule, evaluation (2)What’s Design Method? 設計過程中各階段的設計方法 (3)尋找設計問題? 日常生活中的不合理: 觀察法 (4)尋找設計需求? 使用者的自述: 訪談法 (5)尋找設計定位? 趨勢分析: 十字分析法 (6)尋找設計定位? 使用者的觀點: 問卷調查法 (7)尋找設計發想? 集思廣益: 腦力激盪法 (8)到實際場域調查 (9)進行設計提案 (10)完成設計作品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Participation (Class Discussion, Team Projects, Project Presentations) – 40% Midterm Exam – 30% Final Exam – 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4
開課班級
A10713
修課人數
39
108-1_電腦繪圖
教學目標
第1週:課程介紹
第2週:Illustrator 介面與基本設定
第3週:常用功能、檔案管理與轉存、偏好設定
第4週:版面設計、物件管理與變形
第5週:繪圖工具介紹1
第6週:繪圖工具介紹2
第7週:版面編輯應用
第8週:文字與編排
第9週:期中成果作品發表
第10週:色彩與編排
第11週:路徑管理員
第12週:鋼筆工具
第13週:漸層、漸變及網狀漸層
第14週:圖文表現-明信片
第15週:圖文表現-Logo設計
第16週:圖文表現-Icon設計
第17週:圖文表現-海報設計
第18週:期末成果展示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本課程「電腦繪圖」將著重讓學生了解電腦繪圖實際操作與應用。從範例操作習得電腦繪圖基礎應用外,更著重於設計感與實用性上,教學活動包括平面、編排及文字設計,各式的技巧盼能提昇學習者其電腦繪圖設計製作及完稿能力。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1)期中作業 20%
(2)期末作業 30%
(3)平時 20%
(4)競賽參與 10%
(5)出缺席狀況 2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13
修課人數
32
第1週:課程介紹
第2週:Illustrator 介面與基本設定
第3週:常用功能、檔案管理與轉存、偏好設定
第4週:版面設計、物件管理與變形
第5週:繪圖工具介紹1
第6週:繪圖工具介紹2
第7週:版面編輯應用
第8週:文字與編排
第9週:期中成果作品發表
第10週:色彩與編排
第11週:路徑管理員
第12週:鋼筆工具
第13週:漸層、漸變及網狀漸層
第14週:圖文表現-明信片
第15週:圖文表現-Logo設計
第16週:圖文表現-Icon設計
第17週:圖文表現-海報設計
第18週:期末成果展示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本課程「電腦繪圖」將著重讓學生了解電腦繪圖實際操作與應用。從範例操作習得電腦繪圖基礎應用外,更著重於設計感與實用性上,教學活動包括平面、編排及文字設計,各式的技巧盼能提昇學習者其電腦繪圖設計製作及完稿能力。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1)期中作業 20%
(2)期末作業 30%
(3)平時 20%
(4)競賽參與 10%
(5)出缺席狀況 2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13
修課人數
32
108-1_設計媒材
教學目標
本課程是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創意設計學程之選修課程。授課目的在於學習各種設計媒材的應用及製作的基本工夫。本課程依據使用材質之不同,分為基礎模型材料應用技術,水轉印及熱轉印以及基礎金工材料技術兩個單元。基礎模型材料技術,以高密度保麗龍,EK Font,PU等較易加工之材料練習為主。基礎金工以薄片切割,鑄造等之技術學習為主。期望透過本課程之學習,提供同學基礎的材料處理技術,使同學可以自由運材料,完成草稿模型,檢討精細模型等設計開過程中,不可缺的立體塑型技能。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0.00%;實驗-1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次 內容 備註
1 概要說明
2 水轉印與熱轉印工藝技法介紹
3 水披覆轉印設備操作示範
4 水披覆轉印工藝示範&練習(面具)
5 水披覆轉印工藝示範&練習(面具)
6 水披覆轉印工藝示範&練習(面具) 評量20%
7 熱轉印平板及3D曲面轉印設備操作介紹
8 熱轉印工藝示範&練習 評量20%
9 期中考週
10 金屬工藝I+基礎切鋸
11 金屬工藝I+基礎切鋸
12 金屬工藝I+基礎切鋸
13 金屬工藝I+基礎切鋸
14 金屬工藝I+基礎錫工藝-模鑄
15 金屬工藝I+基礎錫工藝-模鑄
16 金屬工藝I+基礎錫工藝-模鑄
17 金屬工藝I+基礎錫工藝-模鑄 評量20%
18 期末作品評分 期末考週
教科書/參考書
1. Pantograph著,創意造型+模型製作,龍溪圖書
2. 清長吉治,小島孝,田野雅,松田真次,模型與原型,龍溪圖書
3. Rob Thompson著,陳建男/陳維隆譯,產品製造工法入門-原型製作+少量製造,龍溪圖書
4. Rob Thompson著,陳建男/陳維隆譯,產品製造工法入門-產品+家具設計篇,龍溪圖書
評分標準
平時出、缺席與學習態度 20%
單元作品完成度 70%
期末課程心得報告 1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813
修課人數
32
本課程是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創意設計學程之選修課程。授課目的在於學習各種設計媒材的應用及製作的基本工夫。本課程依據使用材質之不同,分為基礎模型材料應用技術,水轉印及熱轉印以及基礎金工材料技術兩個單元。基礎模型材料技術,以高密度保麗龍,EK Font,PU等較易加工之材料練習為主。基礎金工以薄片切割,鑄造等之技術學習為主。期望透過本課程之學習,提供同學基礎的材料處理技術,使同學可以自由運材料,完成草稿模型,檢討精細模型等設計開過程中,不可缺的立體塑型技能。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0.00%;實驗-1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次 內容 備註
1 概要說明
2 水轉印與熱轉印工藝技法介紹
3 水披覆轉印設備操作示範
4 水披覆轉印工藝示範&練習(面具)
5 水披覆轉印工藝示範&練習(面具)
6 水披覆轉印工藝示範&練習(面具) 評量20%
7 熱轉印平板及3D曲面轉印設備操作介紹
8 熱轉印工藝示範&練習 評量20%
9 期中考週
10 金屬工藝I+基礎切鋸
11 金屬工藝I+基礎切鋸
12 金屬工藝I+基礎切鋸
13 金屬工藝I+基礎切鋸
14 金屬工藝I+基礎錫工藝-模鑄
15 金屬工藝I+基礎錫工藝-模鑄
16 金屬工藝I+基礎錫工藝-模鑄
17 金屬工藝I+基礎錫工藝-模鑄 評量20%
18 期末作品評分 期末考週
教科書/參考書
1. Pantograph著,創意造型+模型製作,龍溪圖書
2. 清長吉治,小島孝,田野雅,松田真次,模型與原型,龍溪圖書
3. Rob Thompson著,陳建男/陳維隆譯,產品製造工法入門-原型製作+少量製造,龍溪圖書
4. Rob Thompson著,陳建男/陳維隆譯,產品製造工法入門-產品+家具設計篇,龍溪圖書
評分標準
平時出、缺席與學習態度 20%
單元作品完成度 70%
期末課程心得報告 1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813
修課人數
32
108-1_基本造型構成(一)
教學目標
本課程首先從設計概論的分享與講解讓初學入門的學生對設計領域有整體的概念,進而解析對於設計基本構成元素的組成如何構成與練習實作。前課程九週將會規畫以基礎單位點、線、面的要素與特性進行平面與立體實作練習,讓學生掌握造型原理的應用,後九週則進階學系運用基礎造型進行創作,以期望學生能掌握設計元素的原理與應用。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設計實務-3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 黃裕宸老師(01-09週) 第01週:課程介紹 第02週:平面設計基本構成、美的形式原理 第03週:平面設計基本構成:點、線 第04週:平面設計基本構成:面、體 第05週:視覺效果表現:動態效果(集中、擴散、方向、速度) 第06週:視覺效果表現:重心安排(平衡、偏倚) 第07週:視覺效果表現:群化原則(相似性、鄰近性) 第08週:視覺效果表現:複合應用 第09週:期中考週-作品完成 (2) 陳冠勳老師(10-18週) 第10週:課程介紹 第11週:線材立體構成 第12週:面材立體構成 第13週:塊材立體構成 第14週:綜合練習 第15週:立體造型與空間表現(一) 第16週:立體造型與空間表現(二) 第17週:立體造型與空間表現(三) 第18週:期末考週-作品發表與討論
教科書/參考書
Joseph Albers - Interaction of Color Wucius Wong - Principles of Two Dimensional Design David Lauer and Stephen Pentak - Design Basics 設計基礎原理:造型與構成的創意思考(林崇宏著,全華,2009年) 造型原理:藝術.設計的基礎(林品章著,全華,2009年) 基本設計:智性、理性和感性的孕育(胡宏述著,五南,2009年)
評分標準
(1) 學期總成績:兩位老師評分成績的平均值 (2) 黃裕宸老師(01-09週) A. 平時成績(30%):出席率、課堂討論、學習態度 B. 練習作業(30%):繳交作業狀況、作品表現 C. 期中考(40%):作品完整度 (3) 陳冠勳老師(10-18週) A. 作業練習(30%) B. 作品表現(40%) C. 課堂參與討論(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4
開課班級
A10813
修課人數
49
本課程首先從設計概論的分享與講解讓初學入門的學生對設計領域有整體的概念,進而解析對於設計基本構成元素的組成如何構成與練習實作。前課程九週將會規畫以基礎單位點、線、面的要素與特性進行平面與立體實作練習,讓學生掌握造型原理的應用,後九週則進階學系運用基礎造型進行創作,以期望學生能掌握設計元素的原理與應用。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設計實務-3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 黃裕宸老師(01-09週) 第01週:課程介紹 第02週:平面設計基本構成、美的形式原理 第03週:平面設計基本構成:點、線 第04週:平面設計基本構成:面、體 第05週:視覺效果表現:動態效果(集中、擴散、方向、速度) 第06週:視覺效果表現:重心安排(平衡、偏倚) 第07週:視覺效果表現:群化原則(相似性、鄰近性) 第08週:視覺效果表現:複合應用 第09週:期中考週-作品完成 (2) 陳冠勳老師(10-18週) 第10週:課程介紹 第11週:線材立體構成 第12週:面材立體構成 第13週:塊材立體構成 第14週:綜合練習 第15週:立體造型與空間表現(一) 第16週:立體造型與空間表現(二) 第17週:立體造型與空間表現(三) 第18週:期末考週-作品發表與討論
教科書/參考書
Joseph Albers - Interaction of Color Wucius Wong - Principles of Two Dimensional Design David Lauer and Stephen Pentak - Design Basics 設計基礎原理:造型與構成的創意思考(林崇宏著,全華,2009年) 造型原理:藝術.設計的基礎(林品章著,全華,2009年) 基本設計:智性、理性和感性的孕育(胡宏述著,五南,2009年)
評分標準
(1) 學期總成績:兩位老師評分成績的平均值 (2) 黃裕宸老師(01-09週) A. 平時成績(30%):出席率、課堂討論、學習態度 B. 練習作業(30%):繳交作業狀況、作品表現 C. 期中考(40%):作品完整度 (3) 陳冠勳老師(10-18週) A. 作業練習(30%) B. 作品表現(40%) C. 課堂參與討論(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4
開課班級
A10813
修課人數
49
108-1_基礎雕塑(一)-B
教學目標
本課程為立体造型能力之基礎養成教育,教學目標為: 1.立体觀察能力的養成 2.立体支架製作能力的養成 3.造型能力的養成 4.作品完成能力的養成 5.審美能力的養成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5.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5.00%;專題實作與報告-7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次1: 課程內容說明與製作工具講解 週次2: 支架與工具製作 週次3~5: 粗型製作 週次6~9: 細型製作與期中審查 週次10~17:細型製作與塑型製作完成 週次18: 成果發表
教科書/參考書
基礎雕塑相關書籍
評分標準
一、出席狀況與學習態度成績30% 二、期中成績30% 三、期末成績4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13
修課人數
27
本課程為立体造型能力之基礎養成教育,教學目標為: 1.立体觀察能力的養成 2.立体支架製作能力的養成 3.造型能力的養成 4.作品完成能力的養成 5.審美能力的養成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5.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5.00%;專題實作與報告-7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次1: 課程內容說明與製作工具講解 週次2: 支架與工具製作 週次3~5: 粗型製作 週次6~9: 細型製作與期中審查 週次10~17:細型製作與塑型製作完成 週次18: 成果發表
教科書/參考書
基礎雕塑相關書籍
評分標準
一、出席狀況與學習態度成績30% 二、期中成績30% 三、期末成績4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13
修課人數
27
108-1_基礎雕塑(一)-A
教學目標
一、學理的認知:讓學生對東方造形雕刻語彙有初步認識與了解,提供學生對雕刻藝術之基本認知及涵 養,提昇學生的藝術知識能力,並比較分析東西方藝術表現優劣與特色。培養人文藝術涵養及國際觀。。 二、技藝實作訓練:藉由學習傳統雕刻技巧加深學生雕造技藝能力及平化、薄化觀念的建立,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7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基礎雕刻-概述(傳統雕刻工序、工法)。 二、斜口刀磨制、斜口刀握勢、運力、推刀示範與操作。 三、瑣文運用與繪製、瑣文操作示範。 四、瑣文實際操作。 五、工具砥石法(平口、曲口、翹匙)操作示範。 六、鯉躍龍門圖稿分析(原理講解、技巧示範)。 七、仿作粗胚(惕地起突)及示範。 八、仿作粗胚(賓主分列)及示範。 九、瑣文細部修飾及評核。 十、仿作粗胚(內枝外葉.一)及示範。 十一、仿作粗胚(內枝外葉.二)及示範。 十二、仿作粗胚(內枝外葉.三)及示範。 十三、東、西方浮雕處理區別與差異。 十四、主體整治。 十五、賓體整治。 十六、賓體整治。 十七、細部修飾。 十八、細部修飾完成、評分與講解。
教科書/參考書
臺灣之木作雕刻、中國吉祥圖案、中國雕塑史
評分標準
1.40 學習態度率及學出席習 2-期中作品評核 20 3-期末作品評核-( 4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13
修課人數
20
一、學理的認知:讓學生對東方造形雕刻語彙有初步認識與了解,提供學生對雕刻藝術之基本認知及涵 養,提昇學生的藝術知識能力,並比較分析東西方藝術表現優劣與特色。培養人文藝術涵養及國際觀。。 二、技藝實作訓練:藉由學習傳統雕刻技巧加深學生雕造技藝能力及平化、薄化觀念的建立,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7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一、基礎雕刻-概述(傳統雕刻工序、工法)。 二、斜口刀磨制、斜口刀握勢、運力、推刀示範與操作。 三、瑣文運用與繪製、瑣文操作示範。 四、瑣文實際操作。 五、工具砥石法(平口、曲口、翹匙)操作示範。 六、鯉躍龍門圖稿分析(原理講解、技巧示範)。 七、仿作粗胚(惕地起突)及示範。 八、仿作粗胚(賓主分列)及示範。 九、瑣文細部修飾及評核。 十、仿作粗胚(內枝外葉.一)及示範。 十一、仿作粗胚(內枝外葉.二)及示範。 十二、仿作粗胚(內枝外葉.三)及示範。 十三、東、西方浮雕處理區別與差異。 十四、主體整治。 十五、賓體整治。 十六、賓體整治。 十七、細部修飾。 十八、細部修飾完成、評分與講解。
教科書/參考書
臺灣之木作雕刻、中國吉祥圖案、中國雕塑史
評分標準
1.40 學習態度率及學出席習 2-期中作品評核 20 3-期末作品評核-( 4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13
修課人數
20
108-1_圖學
教學目標
圖學,是設計領域學習的一項基本技能。學習目標在於培養基礎的製圖與識圖能力。也是設計師與製作工程人員的最基礎溝通橋樑。因此,該技能的養成,是設計的重要核心能力之一。
本課程之教學目標,乃是達成基本的製圖與識圖能力。將通過工具介紹,製圖規範說明,基礎製圖演習,三視圖演習等課程單元,漸進學習。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5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次 單元 內容 備註
1 課程說明,必要工具介紹
請參考[課程工具清單]準備各項必要工具
2 基礎規範介紹&練習 製圖規範ANSI,各種線的用途與規範,圖紙樣式,象限
作業:握筆練習,各種線條練習,尺度標註
3 圓規,工程字,字版,圓形版使用介紹,
作業:工程字練習,圓規,圓圈版,橢圓版練習
4 內接多邊形,螺旋線,律動線
作業:多邊形,螺旋線,律動線繪製
5 三視圖基礎練習 三視圖,基礎識圖練習I
6 三視圖,基礎識圖練習II
7 三視圖,基礎繪圖練習I
8 三視圖,基礎繪圖練習II
9 期中考試
10 三視圖基本應用 三視圖,實體測繪練習I(零件測繪)
11 三視圖,實體測繪練習II(物體測繪)
12 三視圖,實體測繪練習III
13 三視圖立體應用 三視圖,立體圖繪製練習I (三點透視與基礎立體框)
14 三視圖,立體圖繪製練習II(簡單幾何形矩形立體投影)
15 三視圖,立體圖繪製練習III(簡單幾何圓&曲型立體投影)
16 三視圖,立體圖繪製練習IV
17 三視圖,立體圖繪製練習V
18 期末考試
教科書/參考書
1. Bertoline & Wiebe著,余永平譯,基本圖學(第三版),六和出版社,ISBN 957-493-811-5
2. 吳清炎著,機械製圖,全華圖書,ISBN 978-957-210-443-9
評分標準
本課程依據以下方式評分,學期總分=平時成績+各單元作業
1. 平時成績,20%。包含平時課程出席,學習態度,準備工作
2. 各單元作業繳交,請參考課程進度表,每次作業皆分配評分點數,遲交則以該項評分之60%為最高分計算之。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813
修課人數
48
圖學,是設計領域學習的一項基本技能。學習目標在於培養基礎的製圖與識圖能力。也是設計師與製作工程人員的最基礎溝通橋樑。因此,該技能的養成,是設計的重要核心能力之一。
本課程之教學目標,乃是達成基本的製圖與識圖能力。將通過工具介紹,製圖規範說明,基礎製圖演習,三視圖演習等課程單元,漸進學習。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5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次 單元 內容 備註
1 課程說明,必要工具介紹
請參考[課程工具清單]準備各項必要工具
2 基礎規範介紹&練習 製圖規範ANSI,各種線的用途與規範,圖紙樣式,象限
作業:握筆練習,各種線條練習,尺度標註
3 圓規,工程字,字版,圓形版使用介紹,
作業:工程字練習,圓規,圓圈版,橢圓版練習
4 內接多邊形,螺旋線,律動線
作業:多邊形,螺旋線,律動線繪製
5 三視圖基礎練習 三視圖,基礎識圖練習I
6 三視圖,基礎識圖練習II
7 三視圖,基礎繪圖練習I
8 三視圖,基礎繪圖練習II
9 期中考試
10 三視圖基本應用 三視圖,實體測繪練習I(零件測繪)
11 三視圖,實體測繪練習II(物體測繪)
12 三視圖,實體測繪練習III
13 三視圖立體應用 三視圖,立體圖繪製練習I (三點透視與基礎立體框)
14 三視圖,立體圖繪製練習II(簡單幾何形矩形立體投影)
15 三視圖,立體圖繪製練習III(簡單幾何圓&曲型立體投影)
16 三視圖,立體圖繪製練習IV
17 三視圖,立體圖繪製練習V
18 期末考試
教科書/參考書
1. Bertoline & Wiebe著,余永平譯,基本圖學(第三版),六和出版社,ISBN 957-493-811-5
2. 吳清炎著,機械製圖,全華圖書,ISBN 978-957-210-443-9
評分標準
本課程依據以下方式評分,學期總分=平時成績+各單元作業
1. 平時成績,20%。包含平時課程出席,學習態度,準備工作
2. 各單元作業繳交,請參考課程進度表,每次作業皆分配評分點數,遲交則以該項評分之60%為最高分計算之。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813
修課人數
48
108-1_色彩學
教學目標
本課程旨在訓練學生對色彩運用之敏銳度與專業度。透過色彩理論基礎之介紹,學生瞭解色彩的構成基礎原理、色彩的表現方式、配色方法、混色技法、色彩的知覺效果與色彩的感情心理效果。此外,更進一步將色彩理論與實務應用兩者相互配合於實作練習,使學生體驗色彩計劃在設計創作規劃上之影響與應用效果。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課程內容與進度: ● 基本原理介紹 ● 色彩的屬性 ● 色彩的體系與練習 ● 色彩的混合與練習 ● 色彩的對比與練習 ● 配色與調合與練習 ● 色彩的心理 ● 色彩的應用與計畫
教科書/參考書
1. 現代色彩學;作者:林昆範,柯凱仁編譯;出版社:全華科技圖書 2. 色彩學的基礎;作者:山中俊夫,黃書倩編譯;出版社:六合出版社 3. 實用色彩學;作者:陳英偉 著;出版社:華立圖書
評分標準
1.色彩理論基礎筆試 2.色相環 3.色彩心理練習及色彩計畫作業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813
修課人數
46
本課程旨在訓練學生對色彩運用之敏銳度與專業度。透過色彩理論基礎之介紹,學生瞭解色彩的構成基礎原理、色彩的表現方式、配色方法、混色技法、色彩的知覺效果與色彩的感情心理效果。此外,更進一步將色彩理論與實務應用兩者相互配合於實作練習,使學生體驗色彩計劃在設計創作規劃上之影響與應用效果。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課程內容與進度: ● 基本原理介紹 ● 色彩的屬性 ● 色彩的體系與練習 ● 色彩的混合與練習 ● 色彩的對比與練習 ● 配色與調合與練習 ● 色彩的心理 ● 色彩的應用與計畫
教科書/參考書
1. 現代色彩學;作者:林昆範,柯凱仁編譯;出版社:全華科技圖書 2. 色彩學的基礎;作者:山中俊夫,黃書倩編譯;出版社:六合出版社 3. 實用色彩學;作者:陳英偉 著;出版社:華立圖書
評分標準
1.色彩理論基礎筆試 2.色相環 3.色彩心理練習及色彩計畫作業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813
修課人數
46
108-1_素描
教學目標
本課程屬於大一立體描繪的基礎,學生必需強化下列重點的學習。一、著重比例及構圖能力的加強。二、著重立體感表現能力的提昇。三、著重空間感及質感表現能力的強化。四、著重作品的完成度的提昇。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5.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5.00%;專題實作與報告-7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次1~3 : 靜物描繪一。 週次4~6 : 靜物描繪二。 週次7~9週: 靜物描繪三。 週次10~12 : 靜物描繪四。 週次13~15: 靜物描繪五。 週次16~18 : 靜物描繪六。
教科書/參考書
素描相關
評分標準
一.出席狀況與學習態度成績 30﹪ 二.期中成績 30﹪ 三.期末成績 4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13
修課人數
50
本課程屬於大一立體描繪的基礎,學生必需強化下列重點的學習。一、著重比例及構圖能力的加強。二、著重立體感表現能力的提昇。三、著重空間感及質感表現能力的強化。四、著重作品的完成度的提昇。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15.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5.00%;專題實作與報告-7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次1~3 : 靜物描繪一。 週次4~6 : 靜物描繪二。 週次7~9週: 靜物描繪三。 週次10~12 : 靜物描繪四。 週次13~15: 靜物描繪五。 週次16~18 : 靜物描繪六。
教科書/參考書
素描相關
評分標準
一.出席狀況與學習態度成績 30﹪ 二.期中成績 30﹪ 三.期末成績 4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13
修課人數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