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2_文化資產建築保存專論
教學目標
近代文化資產建築的保存觀念源自於於1933年8月國際現代建築學會(CIAM, Committé International d’Architecture Moderne) 訂于雅典的《雅典憲章》,為近代國際會議及組織中第一次將文化資產中的歷史建築項目,訴諸於文字及條約宣言當中。而於1964年延續《雅典憲章》發表的《威尼斯憲章》,對文資保存與古蹟維護的理論與實踐又更為成熟及細膩,其中雖仍然可以見到《雅典憲章》的影子,但卻更為細膩與前瞻,是目前被世界文化資產界公認最具權威性的國際憲章,受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認可與遵循。 台灣於1982年訂定頒布「文化資產保存法 」,將古蹟保存的議題提升至有法源根據的階段,於1984發布「文化資產保存法實行細則」,使得台灣的古蹟在法令上有其根源。隨著時間、社會與經濟的迅速變遷及發展,許多文化資產建築面臨了不同嚴厲的挑戰,不同的保存例如修復補強、空間再利用、經營管理等需求也因應而生。 透過理論的講解與分析,配合實例的介紹及體驗,使從學者對文化資產建築的保存有正確及基礎的了解,進一步對文化資產現狀及其發展提出正確的解讀,並針對不同的文化資產就其屬性、現狀,就行政、經營與技術等不同之面向,提出正面的保存策略或規劃構想。 注意:本課程設計有高比例之校外參訪活動,均為必要參加,無法配合之同學請自係考量。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3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次 日期 內容 方式 地點 1 2/27 課程簡介與教學大綱說明 課堂講解 校內 2 3/5 文化資產之價值判定 課堂講解 校內 3 3/12 校外教學(一)古蹟建築 實地參訪 岡山樂群 4 3/19 校外教學(二)軍事文化資產 實地參訪 岡山醒村左營眷村 5 4/2 春假 停課作業 6 4/9 觀察與議題心得報告(一) 分組報告 校內 7 4/16 校外教學(三) 文資與都市發展 實地參訪 左營舊城 8 4/30 校外教學(四) 文資與都市發展 實地參訪 哈瑪星 9 5/7 觀察與議題心得報告(二) 分組報告 校內 10 5/14 校外教學(五) 聚落與文化資產 實地參訪 五溝水 11 5/21 校外教學(六) 聚落與文化資產 實地參訪 老七佳 12 5/28 觀察與議題心得報告(三) 分組報告 校內 13 6/4 文化景觀與工業遺產保存 課堂講解 校內 14 6/11 校外教學(七) 課堂講解 中油高廠 宏南新村 15 6/18 觀察與議題心得報告(四) 分組報告 校內 16 6/25 校外教學(八)修復實例 實地參訪 待定 17 7/2 期末報告 分組報告 校內 18 7/9 期末報告 分組報告 校內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上課參與: 40 % 課題討論: 30 % 分析成果: 30 %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0814
修課人數
10
近代文化資產建築的保存觀念源自於於1933年8月國際現代建築學會(CIAM, Committé International d’Architecture Moderne) 訂于雅典的《雅典憲章》,為近代國際會議及組織中第一次將文化資產中的歷史建築項目,訴諸於文字及條約宣言當中。而於1964年延續《雅典憲章》發表的《威尼斯憲章》,對文資保存與古蹟維護的理論與實踐又更為成熟及細膩,其中雖仍然可以見到《雅典憲章》的影子,但卻更為細膩與前瞻,是目前被世界文化資產界公認最具權威性的國際憲章,受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認可與遵循。 台灣於1982年訂定頒布「文化資產保存法 」,將古蹟保存的議題提升至有法源根據的階段,於1984發布「文化資產保存法實行細則」,使得台灣的古蹟在法令上有其根源。隨著時間、社會與經濟的迅速變遷及發展,許多文化資產建築面臨了不同嚴厲的挑戰,不同的保存例如修復補強、空間再利用、經營管理等需求也因應而生。 透過理論的講解與分析,配合實例的介紹及體驗,使從學者對文化資產建築的保存有正確及基礎的了解,進一步對文化資產現狀及其發展提出正確的解讀,並針對不同的文化資產就其屬性、現狀,就行政、經營與技術等不同之面向,提出正面的保存策略或規劃構想。 注意:本課程設計有高比例之校外參訪活動,均為必要參加,無法配合之同學請自係考量。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3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次 日期 內容 方式 地點 1 2/27 課程簡介與教學大綱說明 課堂講解 校內 2 3/5 文化資產之價值判定 課堂講解 校內 3 3/12 校外教學(一)古蹟建築 實地參訪 岡山樂群 4 3/19 校外教學(二)軍事文化資產 實地參訪 岡山醒村左營眷村 5 4/2 春假 停課作業 6 4/9 觀察與議題心得報告(一) 分組報告 校內 7 4/16 校外教學(三) 文資與都市發展 實地參訪 左營舊城 8 4/30 校外教學(四) 文資與都市發展 實地參訪 哈瑪星 9 5/7 觀察與議題心得報告(二) 分組報告 校內 10 5/14 校外教學(五) 聚落與文化資產 實地參訪 五溝水 11 5/21 校外教學(六) 聚落與文化資產 實地參訪 老七佳 12 5/28 觀察與議題心得報告(三) 分組報告 校內 13 6/4 文化景觀與工業遺產保存 課堂講解 校內 14 6/11 校外教學(七) 課堂講解 中油高廠 宏南新村 15 6/18 觀察與議題心得報告(四) 分組報告 校內 16 6/25 校外教學(八)修復實例 實地參訪 待定 17 7/2 期末報告 分組報告 校內 18 7/9 期末報告 分組報告 校內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上課參與: 40 % 課題討論: 30 % 分析成果: 30 %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0814
修課人數
10
108-2_文化景觀與空間再生
教學目標
1.城鄉文化景觀設計論述與知識論體系建構 2.地域性空間活化設計論述與知識論體系建構 3.國內文化景觀與空間再生典範案例研討 4.國外文化景觀與空間再生典範案例研討 5.案例參訪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城鄉文化景觀設計論述與知識論體系建構(2週) 2.地域性空間活化設計論述與知識論體系建構(2週) 3.國內文化景觀與空間再生典範案例研討(3週) 4.國外文化景觀與空間再生典範案例研討(3週) 5.期中學習成效評估(1週) 6.國內專業應用專題操作(文化歷史場景再現與活化計畫書寫作)(3週) 7.國內典範案例參訪(2週) 8.期末學習成效動態評估(2週)
教科書/參考書
文化部相關出版 國內外相關期刊論文
評分標準
1.課間出席-20 2.課間發言-10 3.專題操作報告-30 4.案例參訪表現-20 5.期中成效-2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L10814
修課人數
11
1.城鄉文化景觀設計論述與知識論體系建構 2.地域性空間活化設計論述與知識論體系建構 3.國內文化景觀與空間再生典範案例研討 4.國外文化景觀與空間再生典範案例研討 5.案例參訪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城鄉文化景觀設計論述與知識論體系建構(2週) 2.地域性空間活化設計論述與知識論體系建構(2週) 3.國內文化景觀與空間再生典範案例研討(3週) 4.國外文化景觀與空間再生典範案例研討(3週) 5.期中學習成效評估(1週) 6.國內專業應用專題操作(文化歷史場景再現與活化計畫書寫作)(3週) 7.國內典範案例參訪(2週) 8.期末學習成效動態評估(2週)
教科書/參考書
文化部相關出版 國內外相關期刊論文
評分標準
1.課間出席-20 2.課間發言-10 3.專題操作報告-30 4.案例參訪表現-20 5.期中成效-2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L10814
修課人數
11
108-2_建築的技術史與技術研究
教學目標
本課程嘗試以宏觀且整體性(holistic)的眼光,將營造技術的發展放在寬廣的社會文化關照中討論,以認識其與社會文化之間互相依賴的關係。營造技術在此初步被視為是一種「使用之技術」的觀點。因為,這樣的技術往往是佔了人類技術的大多數。是故,要研究技術與社會的關係,必須要以使用技術做為研究對象。換言之,透過「使用」(use)或「創新」(innovation)的辯證,進行技術史研究的討論。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5.00%;田野調查-15.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本課程的規劃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 (一)技術研究導論。這部分課程將透過科學技術史的探討,包括科學技術的起源、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以及近代幾次重要的技術革命的討論,來理解科學、技術與其相互之間的關係。 (二)透過像是「群學」出版的台灣 STS 經典翻譯讀本:《科技渴望社會》、《科技渴望性別》兩冊,也將對技術研究的一些理論觀點來作研討:它包括了「使用中的技術」、科技歷史發展「交引纏繞」,以及「技術物的政治」。 (三)接續,將探討近代台灣的一點技術史的研究。 (四)最後,將針對近代台灣關於建築論述之技術史研究的討論。包括像是一些技術史典範的研究成果,以及在直接與間接上與營造技術發展有關的研究課題。 針對前述之規劃,在探討主軸上則有以下兩個取向,一為探討做為擴充之知識的技術(technology as expanding knowledge)如何在社會文化的脈絡中發展;其次,則嘗試尋求技術發展背後主導的社會因素,以及技術所帶來的社會衝擊(social impact)。本課程期透過關乎營造技術之論述的探討,正視技術在特定的社會脈絡所展現的不同軌跡,進而企圖挖掘技術實踐在不同文化脈絡中所呈現的複雜及有意義的內涵。
教科書/參考書
Sismondo, Sergio(2007)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林宗德譯,台北:群學出版。 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2004)《科技渴望社會》,台北:群學出版。 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2004)《科技渴望性別》,台北:群學出版。
評分標準
做為研究所的學習,本課程期許同學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勇於學習表達、積極參與課程討論的態度,並期能夠養成獨立思考的態度。在評分方式上,平時、期中成績共佔60﹪(含出席、課程參與度);期末報告作業成績4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L10814
修課人數
4
本課程嘗試以宏觀且整體性(holistic)的眼光,將營造技術的發展放在寬廣的社會文化關照中討論,以認識其與社會文化之間互相依賴的關係。營造技術在此初步被視為是一種「使用之技術」的觀點。因為,這樣的技術往往是佔了人類技術的大多數。是故,要研究技術與社會的關係,必須要以使用技術做為研究對象。換言之,透過「使用」(use)或「創新」(innovation)的辯證,進行技術史研究的討論。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5.00%;田野調查-15.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本課程的規劃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 (一)技術研究導論。這部分課程將透過科學技術史的探討,包括科學技術的起源、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以及近代幾次重要的技術革命的討論,來理解科學、技術與其相互之間的關係。 (二)透過像是「群學」出版的台灣 STS 經典翻譯讀本:《科技渴望社會》、《科技渴望性別》兩冊,也將對技術研究的一些理論觀點來作研討:它包括了「使用中的技術」、科技歷史發展「交引纏繞」,以及「技術物的政治」。 (三)接續,將探討近代台灣的一點技術史的研究。 (四)最後,將針對近代台灣關於建築論述之技術史研究的討論。包括像是一些技術史典範的研究成果,以及在直接與間接上與營造技術發展有關的研究課題。 針對前述之規劃,在探討主軸上則有以下兩個取向,一為探討做為擴充之知識的技術(technology as expanding knowledge)如何在社會文化的脈絡中發展;其次,則嘗試尋求技術發展背後主導的社會因素,以及技術所帶來的社會衝擊(social impact)。本課程期透過關乎營造技術之論述的探討,正視技術在特定的社會脈絡所展現的不同軌跡,進而企圖挖掘技術實踐在不同文化脈絡中所呈現的複雜及有意義的內涵。
教科書/參考書
Sismondo, Sergio(2007)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林宗德譯,台北:群學出版。 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2004)《科技渴望社會》,台北:群學出版。 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2004)《科技渴望性別》,台北:群學出版。
評分標準
做為研究所的學習,本課程期許同學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勇於學習表達、積極參與課程討論的態度,並期能夠養成獨立思考的態度。在評分方式上,平時、期中成績共佔60﹪(含出席、課程參與度);期末報告作業成績4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L10814
修課人數
4
108-2_建築實務與工程倫理
教學目標
在技術與知識日新月異的今天,工程對於社會與環境的影響,已超乎過去的想像。專業工程人員的專業素養及操守所影響的不只是工程本身,往往涉及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工程專業及從業人員的工程倫理,不僅攸關建設品質的優劣及所有人、使用人權益,更間接影響國家整體的競爭力。在國際市場越來越開放的全球競爭環境下,為求永續發展,工程倫理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於民國 95 年委託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辦理「強化工程倫理方案之研擬及推動」計畫,其工作內容包括研訂工程倫理手冊提供所有工程相關人員參考,並從法規及制度面探討建議可行之推動方案,以提升我國整體工程環境品質及工程人員之專業素養,創造國家競爭力,促進國際化之接軌。 為順利推動工程倫理方案與研擬相關強化推廣作為,一套完整之工程倫理守則及手冊是必須具備之條件,惟國內始終未見類似的文件出版。故透過本計畫編擬一本實用的手冊,不但可提供工程倫 理教育之用,亦可培養專業工程人員重新思考工程倫理之價值與必要性,進而對提昇整體工程環境及工程品質,產生正面影響。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工程倫理手冊首創事例方式,針對工程之特性,以工程生命週期之各種階段以及服務作業的特性及具體對象,編撰約三十個適當之虛擬個案,增進讀者之瞭解及激發對具體議題之討論效果。手冊內容大體包括簡明之倫理基本理論、實用原則探討,以及實際個案分析說明,希望工程人員可藉守則及手冊內容,瞭解專業人員職業道德之重要性,並闡釋當現實生活與倫理發生衝突時,應以何種思考模式以及思維流程來分析。
教科書/參考書
工程倫理手冊
評分標準
期中作業40% ,期末作業40%, 課堂表現與出席2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516
修課人數
19
在技術與知識日新月異的今天,工程對於社會與環境的影響,已超乎過去的想像。專業工程人員的專業素養及操守所影響的不只是工程本身,往往涉及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工程專業及從業人員的工程倫理,不僅攸關建設品質的優劣及所有人、使用人權益,更間接影響國家整體的競爭力。在國際市場越來越開放的全球競爭環境下,為求永續發展,工程倫理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於民國 95 年委託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辦理「強化工程倫理方案之研擬及推動」計畫,其工作內容包括研訂工程倫理手冊提供所有工程相關人員參考,並從法規及制度面探討建議可行之推動方案,以提升我國整體工程環境品質及工程人員之專業素養,創造國家競爭力,促進國際化之接軌。 為順利推動工程倫理方案與研擬相關強化推廣作為,一套完整之工程倫理守則及手冊是必須具備之條件,惟國內始終未見類似的文件出版。故透過本計畫編擬一本實用的手冊,不但可提供工程倫 理教育之用,亦可培養專業工程人員重新思考工程倫理之價值與必要性,進而對提昇整體工程環境及工程品質,產生正面影響。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4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工程倫理手冊首創事例方式,針對工程之特性,以工程生命週期之各種階段以及服務作業的特性及具體對象,編撰約三十個適當之虛擬個案,增進讀者之瞭解及激發對具體議題之討論效果。手冊內容大體包括簡明之倫理基本理論、實用原則探討,以及實際個案分析說明,希望工程人員可藉守則及手冊內容,瞭解專業人員職業道德之重要性,並闡釋當現實生活與倫理發生衝突時,應以何種思考模式以及思維流程來分析。
教科書/參考書
工程倫理手冊
評分標準
期中作業40% ,期末作業40%, 課堂表現與出席2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516
修課人數
19
108-2_規劃研究方法專題
教學目標
本課程在於透過教學、案例介紹與討論實作,針對規劃研究與論文寫作所應用方法介紹,並透過選課學生選定研究議題(或論文寫作),協助其確認論文題旨方向,蒐集資料,文獻回顧與就選定研究方法演練應用,希望能協助選課學生順利完成論文寫作。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周次--課程綱要。 1.研究問題界定與資料蒐集/政府公開資訊平台 2.文獻回顧與理論建構/文獻回顧資料庫取用 3.質性與量化研究方法/研究單位與分析尺度 4.質性量化研究/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5.文字雲大數據分析/內容分析與紮根理論方法 6.Google表單問卷設計PEM//IRPA&IA分析 7.參與觀察法、田野調查法。 8.NodeXL社會網絡分析法 9.期中測驗 10.QGIS初階操作 11.QGIS行政區域圖層與資料圖層 12.QGIS資料連結與出圖分析 13.QGIS資料交集連結單位(里單位) 14.QGIS資料資料整併 15.QGIS資料Buffer交集 16.GeoDa空間統計資料分析(一) 17.GeoDa空間統計資料分析(二) 18.期末報告
教科書/參考書
1.林秀雲等譯,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3/E),雙葉出版社。 2.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基礎版)教學用光碟,五南圖書公司。 3.謝惠紅,2015,地理資訊系統-Quantum GIS 實作範例,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評分標準
一、練習作業(20%) 二、期中報告(30%) 三、期末報告(30%) 四、出席率(2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L10814
修課人數
10
本課程在於透過教學、案例介紹與討論實作,針對規劃研究與論文寫作所應用方法介紹,並透過選課學生選定研究議題(或論文寫作),協助其確認論文題旨方向,蒐集資料,文獻回顧與就選定研究方法演練應用,希望能協助選課學生順利完成論文寫作。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2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周次--課程綱要。 1.研究問題界定與資料蒐集/政府公開資訊平台 2.文獻回顧與理論建構/文獻回顧資料庫取用 3.質性與量化研究方法/研究單位與分析尺度 4.質性量化研究/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5.文字雲大數據分析/內容分析與紮根理論方法 6.Google表單問卷設計PEM//IRPA&IA分析 7.參與觀察法、田野調查法。 8.NodeXL社會網絡分析法 9.期中測驗 10.QGIS初階操作 11.QGIS行政區域圖層與資料圖層 12.QGIS資料連結與出圖分析 13.QGIS資料交集連結單位(里單位) 14.QGIS資料資料整併 15.QGIS資料Buffer交集 16.GeoDa空間統計資料分析(一) 17.GeoDa空間統計資料分析(二) 18.期末報告
教科書/參考書
1.林秀雲等譯,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3/E),雙葉出版社。 2.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基礎版)教學用光碟,五南圖書公司。 3.謝惠紅,2015,地理資訊系統-Quantum GIS 實作範例,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評分標準
一、練習作業(20%) 二、期中報告(30%) 三、期末報告(30%) 四、出席率(2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L10814
修課人數
10
108-2_近代建築物改修與解體特論
教學目標
a 提升學生對建築生產以及生命週期的認知。 b 從近現代國內外住宅發展史看住宅的永續發展。 c 介紹國內外法規與案例,使學生了解建築物因定期檢查與修繕而持續使用的過程。 d 介紹國內外法規與案例,使學生了解建築物拆除與解體的程序與方法。 e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當台灣面對建築物保存或解體的時候,能持有理性與客觀的判斷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1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課程的進度依照下方課題的順序而進行 本課程有討論以及期中期末報告 a 近現代建築物的歷史定位。 b 建築物修繕再利用案例調查。 c 擬定建築物長期修繕計畫。 d 建築物外牆劣化檢測調查。
教科書/參考書
自訂教材 國際歷史保存及古蹟維護 : 憲章.宣言.決議文.建議文 (傅朝卿翻譯導讀,臺南市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2年) 改訂版 事例学大規模修繕(住宅総合研究財団大規模修繕研究,2010年) 維持修繕技術 最新関係法規対応版((社)高層住宅管理業協会編集,2010年) 建築物解体工事共通仕様書・同解説(国土交通省大臣官房官庁営繕部,2010年公共建築協会,2006年)
評分標準
上課討論與出席情況40% 期中報告30% 期末報告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L10814
修課人數
14
a 提升學生對建築生產以及生命週期的認知。 b 從近現代國內外住宅發展史看住宅的永續發展。 c 介紹國內外法規與案例,使學生了解建築物因定期檢查與修繕而持續使用的過程。 d 介紹國內外法規與案例,使學生了解建築物拆除與解體的程序與方法。 e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當台灣面對建築物保存或解體的時候,能持有理性與客觀的判斷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3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1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課程的進度依照下方課題的順序而進行 本課程有討論以及期中期末報告 a 近現代建築物的歷史定位。 b 建築物修繕再利用案例調查。 c 擬定建築物長期修繕計畫。 d 建築物外牆劣化檢測調查。
教科書/參考書
自訂教材 國際歷史保存及古蹟維護 : 憲章.宣言.決議文.建議文 (傅朝卿翻譯導讀,臺南市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2年) 改訂版 事例学大規模修繕(住宅総合研究財団大規模修繕研究,2010年) 維持修繕技術 最新関係法規対応版((社)高層住宅管理業協会編集,2010年) 建築物解体工事共通仕様書・同解説(国土交通省大臣官房官庁営繕部,2010年公共建築協会,2006年)
評分標準
上課討論與出席情況40% 期中報告30% 期末報告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L10814
修課人數
14
108-2_建築資訊模型特論
教學目標
建築資訊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為設計、施工和設施管理提供了一個新方法。 在 BIM 之中,用數位化的方式呈現建築過程來提升數位資訊之交換和互通性,並改變了建築的 外觀、建築的性能以及建築的設計與建造方式。本課程將從 BIM 的發展以及基本建模方法開始 介紹,並以建築專案生命週期之架構,透過實際案例,說明 BIM 在規劃設計、營建施工、營運 維護等階段的應用模式,並探討 BIM 的未來發展與展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 1 週 課程簡介、BIM 簡介 第 2 週 BIM 設計工具 第 3 週 參數式建模方法 第 4 週 BIM 建模操作 第 5 週 BIM 建模操作 第 6 週 資訊整合與交換 第 7 週 BIM 在建築規劃設計之應用 第 8 週 BIM 在建築規劃設計之應用 第 9 週 期中報告 BIM 案例研究 第 10 週 BIM 在營建施工的應用 第 11 週 BIM 在營建施工的應用 第 12 週 BIM 在分包商和製造商的應用 第 13 週 BIM 專案管理系統 第 14 週 BIM 在設施維護管理之應用 第 15 週(6/5)BIM 設施維護管理系統 第 16 週 建築與 BIM 的未來 第 17 週 建築與 BIM 的未來 第 18 週 期末報告
教科書/參考書
1. Eastman, C., P. Teicholz, R. Sacks, and K. Liston, BIM Handbook, 2nd Edition, Wiley, 2011. 2. BIM 建築資訊建模手冊(第二版) ,Eastman 等人原著,賴朝俊、蔡志敏譯,松崗 2013。 3. Dana K./ Tardif Michael Smith,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 Guide for Architects, Engineers, Constructors, and Real Estate Asset M,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9. 4. Teicholz, P., BIM for Facility Managers,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3. 5. Hardin, B., Bim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ven Tools, Methods, and Workflows,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9
評分標準
•課堂參與 及 作業 30% •期中案例報告 20% •論文導讀報告 20% •期末專題 4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L10814
修課人數
7
建築資訊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為設計、施工和設施管理提供了一個新方法。 在 BIM 之中,用數位化的方式呈現建築過程來提升數位資訊之交換和互通性,並改變了建築的 外觀、建築的性能以及建築的設計與建造方式。本課程將從 BIM 的發展以及基本建模方法開始 介紹,並以建築專案生命週期之架構,透過實際案例,說明 BIM 在規劃設計、營建施工、營運 維護等階段的應用模式,並探討 BIM 的未來發展與展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 1 週 課程簡介、BIM 簡介 第 2 週 BIM 設計工具 第 3 週 參數式建模方法 第 4 週 BIM 建模操作 第 5 週 BIM 建模操作 第 6 週 資訊整合與交換 第 7 週 BIM 在建築規劃設計之應用 第 8 週 BIM 在建築規劃設計之應用 第 9 週 期中報告 BIM 案例研究 第 10 週 BIM 在營建施工的應用 第 11 週 BIM 在營建施工的應用 第 12 週 BIM 在分包商和製造商的應用 第 13 週 BIM 專案管理系統 第 14 週 BIM 在設施維護管理之應用 第 15 週(6/5)BIM 設施維護管理系統 第 16 週 建築與 BIM 的未來 第 17 週 建築與 BIM 的未來 第 18 週 期末報告
教科書/參考書
1. Eastman, C., P. Teicholz, R. Sacks, and K. Liston, BIM Handbook, 2nd Edition, Wiley, 2011. 2. BIM 建築資訊建模手冊(第二版) ,Eastman 等人原著,賴朝俊、蔡志敏譯,松崗 2013。 3. Dana K./ Tardif Michael Smith,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 Guide for Architects, Engineers, Constructors, and Real Estate Asset M,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9. 4. Teicholz, P., BIM for Facility Managers,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3. 5. Hardin, B., Bim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ven Tools, Methods, and Workflows,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9
評分標準
•課堂參與 及 作業 30% •期中案例報告 20% •論文導讀報告 20% •期末專題 4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L10814
修課人數
7
108-2_專題研討(二)
教學目標
本課程是「專題研討(一)」的延續,擬藉由參與相關研究領域的演講及論文研讀報告,協助同學釐清並開展論文研究方向,並建立基礎的專業研究能力。除了專業論文研讀的培養,也包括論文的撰寫及表達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5.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5.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2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課程導論 2.自選專題討論 3.自選專題討論 4.自選專題寫作 5.自選專題寫作 6.專題演講 7.專題演講 8.專題演講 9.期中考 10.專題演講 11.碩論初稿發表參與研討 12.碩論初稿發表參與研討 13.專討報告 14.專討報告 15.專討報告 16.專討報告 17.專討報告 18.期末考
教科書/參考書
自訂教材或資料提供
評分標準
A. 上課出席與討論10% B. 指定導讀20% C. 各次導讀心得報告30% D. 各次專題演講心得報告20% E. 期末報告 20%
學分數
0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L10814
修課人數
13
本課程是「專題研討(一)」的延續,擬藉由參與相關研究領域的演講及論文研讀報告,協助同學釐清並開展論文研究方向,並建立基礎的專業研究能力。除了專業論文研讀的培養,也包括論文的撰寫及表達能力。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5.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5.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2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課程導論 2.自選專題討論 3.自選專題討論 4.自選專題寫作 5.自選專題寫作 6.專題演講 7.專題演講 8.專題演講 9.期中考 10.專題演講 11.碩論初稿發表參與研討 12.碩論初稿發表參與研討 13.專討報告 14.專討報告 15.專討報告 16.專討報告 17.專討報告 18.期末考
教科書/參考書
自訂教材或資料提供
評分標準
A. 上課出席與討論10% B. 指定導讀20% C. 各次導讀心得報告30% D. 各次專題演講心得報告20% E. 期末報告 20%
學分數
0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L10814
修課人數
13
108-2_建築技術實習
教學目標
a 拓展學生對建築技術領域的知識與視野。 b 培養學生以國際觀看建築技術的發展。 c 培養學生成為具備永續環境概念的設計規劃人才。 d 協助學生學以致用,並與產業界接軌。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5.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5.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2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 課程要求與內容說明 第二週至第六週 導讀與討論1~5 第九週 期中考 第十至十二週 討論6~8 第十三週至第十四週 研究所論文初評 第十五週至第十七週 討論9~11 第十八週 期末考
教科書/參考書
自訂教材 提供期刊論文閱讀資料
評分標準
A. 上課出席與討論30% B. 論文討論60% C. 其他. 期中與期末心得報告(含校外參訪) 1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0814
修課人數
9
a 拓展學生對建築技術領域的知識與視野。 b 培養學生以國際觀看建築技術的發展。 c 培養學生成為具備永續環境概念的設計規劃人才。 d 協助學生學以致用,並與產業界接軌。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5.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5.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2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 課程要求與內容說明 第二週至第六週 導讀與討論1~5 第九週 期中考 第十至十二週 討論6~8 第十三週至第十四週 研究所論文初評 第十五週至第十七週 討論9~11 第十八週 期末考
教科書/參考書
自訂教材 提供期刊論文閱讀資料
評分標準
A. 上課出席與討論30% B. 論文討論60% C. 其他. 期中與期末心得報告(含校外參訪) 1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0814
修課人數
9
108-2_數位創新設計(六)-BIM模型分析模擬應用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BIM建築資訊模型之架構與應用方式。 2.培養學生運用虛擬設計工具進行智慧城市規劃之能力。 3.參加每年一度於日本舉辦之建築虛擬實境設計世界盃(VDWC)競賽。 4.透過參與國際競賽,擴展學生參與國際學術社群機會。 5.與其他國名校學生經驗交流分享,擴展學生國際視野。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依據VDWC公告之競賽主題以及競賽時程,課程進度及授課方式分為以下5階段 1.初步構想提案(資料蒐集、研討、講授) 2.虛擬設計軟體訓練(線上課程學習、電腦輔助教學、講授) 3.規劃方案執行、分析模擬(電腦輔助教學、講授) 4.設計成果製作(電腦輔助教學、講授) 5.決賽發表準備及演練(講授、演練)
教科書/參考書
自編講義
評分標準
初步構想計畫30% 、規劃成果40%、決賽競賽發表3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516
修課人數
14
1.讓學生了解BIM建築資訊模型之架構與應用方式。 2.培養學生運用虛擬設計工具進行智慧城市規劃之能力。 3.參加每年一度於日本舉辦之建築虛擬實境設計世界盃(VDWC)競賽。 4.透過參與國際競賽,擴展學生參與國際學術社群機會。 5.與其他國名校學生經驗交流分享,擴展學生國際視野。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3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依據VDWC公告之競賽主題以及競賽時程,課程進度及授課方式分為以下5階段 1.初步構想提案(資料蒐集、研討、講授) 2.虛擬設計軟體訓練(線上課程學習、電腦輔助教學、講授) 3.規劃方案執行、分析模擬(電腦輔助教學、講授) 4.設計成果製作(電腦輔助教學、講授) 5.決賽發表準備及演練(講授、演練)
教科書/參考書
自編講義
評分標準
初步構想計畫30% 、規劃成果40%、決賽競賽發表30%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516
修課人數
14
108-2_建築研究專業英文
教學目標
To advocate Architecture English and its applicable knowledge regarding research writing to make students be familiar with basic vocabulary and phras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aper submission and presentation to stimulate their learning interests and enhance their capability for professional Architecture.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6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week 1: X week 2: Orientation week 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troduction week 4: National Day (No Class) week 5: Reference Studies week 6: English paper writing structure week 7: Abstract (Reading) week 8: Abstract (Reading) week 9: Midterm (No Class) week 10: Abstract (Test)_Abstract deadline week 11: Conference Paper (Reading) week 12: Conference Paper (Reading) week 13: Conference Paper (Test) week 14: Journal Paper (Reading) week 15: Journal Paper (Reading)_Paper deadline week 16: Oral Presentation preparation week 17: Final Presentation_Oral presentation Week 18: Final (No class)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Attendance:30% in-class discussion:30% Mock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40% (including Abstract:10%, Paper:10%, Presentation:20%)
學分數
0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M10814
修課人數
10
To advocate Architecture English and its applicable knowledge regarding research writing to make students be familiar with basic vocabulary and phras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aper submission and presentation to stimulate their learning interests and enhance their capability for professional Architecture.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6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week 1: X week 2: Orientation week 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troduction week 4: National Day (No Class) week 5: Reference Studies week 6: English paper writing structure week 7: Abstract (Reading) week 8: Abstract (Reading) week 9: Midterm (No Class) week 10: Abstract (Test)_Abstract deadline week 11: Conference Paper (Reading) week 12: Conference Paper (Reading) week 13: Conference Paper (Test) week 14: Journal Paper (Reading) week 15: Journal Paper (Reading)_Paper deadline week 16: Oral Presentation preparation week 17: Final Presentation_Oral presentation Week 18: Final (No class)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Attendance:30% in-class discussion:30% Mock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40% (including Abstract:10%, Paper:10%, Presentation:20%)
學分數
0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M10814
修課人數
10
108-2_建築科技與都市資訊進階設計實作
教學目標
本課程為上學期建築科技與都市資訊整合設計延伸課程,為因應市場人才需求,並與時代潮流接軌,著重綠色、智慧建築工程設計培訓,運用資訊模組與大數據技術,創造科技建築新空間,本課程配合碩士班學生進行畢業設計的製作與設計論文的寫作。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6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 次 日期 授課內容 說明 1 02/25 課程簡介 2 03/04 論文進度討論/畢業設計進度討論 03/07(六) 畢設第一次評圖 3 03/11 論文進度討論/畢業設計進度討論 4 03/18 論文進度討論/畢業設計進度討論 5 03/25 論文進度討論/畢業設計進度討論 6 04/01 論文進度討論/畢業設計進度討論 7 04/08 論文進度討論/畢業設計進度討論 04.11(六) 畢設第二次評圖 8 04/15 論文進度討論/畢業設計進度討論 9 04/22 期中考週 11/08(五)畢設第二次評圖 10 04/29 論文進度討論/畢業設計進度討論 11 05/06 論文進度討論/畢業設計進度討論 12 05/13 論文進度討論 05/16-17(六/日) 畢設總評 13 05/20 論文進度討論 14 05/27 論文進度討論 15 06/03 論文進度討論 16 06/10 論文模擬口試 17 06/17 論文模擬口試 18 06/24 期末考週01.15-01.21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0814
修課人數
6
本課程為上學期建築科技與都市資訊整合設計延伸課程,為因應市場人才需求,並與時代潮流接軌,著重綠色、智慧建築工程設計培訓,運用資訊模組與大數據技術,創造科技建築新空間,本課程配合碩士班學生進行畢業設計的製作與設計論文的寫作。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4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6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 次 日期 授課內容 說明 1 02/25 課程簡介 2 03/04 論文進度討論/畢業設計進度討論 03/07(六) 畢設第一次評圖 3 03/11 論文進度討論/畢業設計進度討論 4 03/18 論文進度討論/畢業設計進度討論 5 03/25 論文進度討論/畢業設計進度討論 6 04/01 論文進度討論/畢業設計進度討論 7 04/08 論文進度討論/畢業設計進度討論 04.11(六) 畢設第二次評圖 8 04/15 論文進度討論/畢業設計進度討論 9 04/22 期中考週 11/08(五)畢設第二次評圖 10 04/29 論文進度討論/畢業設計進度討論 11 05/06 論文進度討論/畢業設計進度討論 12 05/13 論文進度討論 05/16-17(六/日) 畢設總評 13 05/20 論文進度討論 14 05/27 論文進度討論 15 06/03 論文進度討論 16 06/10 論文模擬口試 17 06/17 論文模擬口試 18 06/24 期末考週01.15-01.21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0814
修課人數
6
108-2_專題研討(二)
教學目標
本課程主要教授學生對論文研究方法的認知及應用,透過討論與研習能將其所學應用於未來的研究上,讓研究能更具有深度。本課程分為專題演講&專題研討二部分,專題演講邀請實務專家演講、相關學者與談;專題研討以學生自主讀書會的方式,共同探討評論當代的建築議題,訓練對於當代設計議題之論述、評論與提問之能力,支援設計課程Advanced Design Studio,協助同學探索論文題目。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5.00%;專題實作與報告-25.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 課程簡介 2 讀書會分組確認 3 讀書會分組討論 4 週三講座1 5 講座心得簡報 6 週三講座2 7 講座心得簡報 8 週三講座3 9 期中考週 10 講座心得簡報 11 週三講座4 12 講座心得簡報 13 週三講座5 14 講座心得簡報 15 個人研究計畫書(5-10頁)與簡報(10分鐘) 16 個人研究計畫書(5-10頁)與簡報(10分鐘) 17 論文初稿公開發表會 18 期末考週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出席 Participation 40% 個人書面報告 Projects 6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0814
修課人數
11
本課程主要教授學生對論文研究方法的認知及應用,透過討論與研習能將其所學應用於未來的研究上,讓研究能更具有深度。本課程分為專題演講&專題研討二部分,專題演講邀請實務專家演講、相關學者與談;專題研討以學生自主讀書會的方式,共同探討評論當代的建築議題,訓練對於當代設計議題之論述、評論與提問之能力,支援設計課程Advanced Design Studio,協助同學探索論文題目。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5.00%;專題實作與報告-25.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 課程簡介 2 讀書會分組確認 3 讀書會分組討論 4 週三講座1 5 講座心得簡報 6 週三講座2 7 講座心得簡報 8 週三講座3 9 期中考週 10 講座心得簡報 11 週三講座4 12 講座心得簡報 13 週三講座5 14 講座心得簡報 15 個人研究計畫書(5-10頁)與簡報(10分鐘) 16 個人研究計畫書(5-10頁)與簡報(10分鐘) 17 論文初稿公開發表會 18 期末考週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出席 Participation 40% 個人書面報告 Projects 6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M10814
修課人數
11
108-2_素描
教學目標
訓練學生對於空間的觀察力,並能善用工具特性表達空間質感與加強繪畫技巧。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實作-7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 228放假 第二週 課程介紹與工具準備 第三週 明暗調子 (鉛筆) 第四週 空間詮釋 (鉛筆) 第五週 戶外取景 (鉛筆) 第六週 明暗調子 (色鉛筆) 第七週 空間詮釋 (色鉛筆) 第八週 戶外取景 (色鉛筆) 第九週 期中考 作品檢討賞析 第十週 戶外寫生 (地點一) 第十一週 戶外寫生 (地點一) 第十二週 戶外寫生 (地點二) 第十三週 戶外寫生 (地點二) 第十四週 戶外寫生 (地點三) 第十五週 戶外寫生 (地點三) 第十六週 作品檢討賞析及展覽籌畫 第十七週 期末展覽 第十八週 端午節
教科書/參考書
1. 素描的原點 / 安德魯.路米斯(Andrew Loomis)著 ; 吳郁芸譯, 2015 2. 素描的訣竅 : 學習素描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 特魯迪.弗蘭德(Frudy Friend)著 ; 陳柳譯, 2016 3. 建築速寫:空間的圖像筆記 / 戴楠青, 2019
評分標準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14
修課人數
16
訓練學生對於空間的觀察力,並能善用工具特性表達空間質感與加強繪畫技巧。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10.00%;專題實作與報告-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實作-7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 228放假 第二週 課程介紹與工具準備 第三週 明暗調子 (鉛筆) 第四週 空間詮釋 (鉛筆) 第五週 戶外取景 (鉛筆) 第六週 明暗調子 (色鉛筆) 第七週 空間詮釋 (色鉛筆) 第八週 戶外取景 (色鉛筆) 第九週 期中考 作品檢討賞析 第十週 戶外寫生 (地點一) 第十一週 戶外寫生 (地點一) 第十二週 戶外寫生 (地點二) 第十三週 戶外寫生 (地點二) 第十四週 戶外寫生 (地點三) 第十五週 戶外寫生 (地點三) 第十六週 作品檢討賞析及展覽籌畫 第十七週 期末展覽 第十八週 端午節
教科書/參考書
1. 素描的原點 / 安德魯.路米斯(Andrew Loomis)著 ; 吳郁芸譯, 2015 2. 素描的訣竅 : 學習素描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 特魯迪.弗蘭德(Frudy Friend)著 ; 陳柳譯, 2016 3. 建築速寫:空間的圖像筆記 / 戴楠青, 2019
評分標準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814
修課人數
16
108-2_數位創新設計(一)
教學目標
本課程為上學期基本手繪圖學的延伸,與本學期建築設計(二)的輔助課程,本課程關注的重點在如何運用數位工具建立建築模型,以精準的2D繪圖來輔助建築設計,主要教學軟體為Autodesk AutoCAD建模技術教學,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AutoCAD繪製建築圖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步驟,掌握AutoCAD中文版的基本操作及用AutoCAD繪製、標註、列印建築圖形的方法與技巧;結合建築工程設計有關的基礎知識、國家和行業的設計與製圖規範,準確熟練的繪製建築總圖、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及詳圖。在後續的其它專業課程設計時能夠代替傳統的圖板、圖紙等工具,提高設計效率,並為後續專業課奠定紮實的基礎。同時在教學實踐中注意培養學生具有工程技術人員科學、縝密、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並注意激發學生應用現代技術的興趣和開拓創新的職業精神。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8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 次 日期 授課內容 說明 1 02/25 課程介紹(教學內容、相關軟體、軟體安裝及取得方式…) 講授 2 03/04 AutoCAD 基本概念及繪圖原理 技術操作 3 03/11 AutoCAD:2D 基礎繪圖一 (AutoCAD 基本概念、指令輸入、座標系統) 技術操作 4 03/18 AutoCAD:2D 基礎繪圖二 (繪圖設定、操作環境、檔案服務及公共指令) 技術操作 5 03/25 AutoCAD:2D 基礎繪圖三 (圖層與物件性質、顯示指、物件鎖點運用) 技術操作 6 04/01 AutoCAD:2D 基礎繪圖四 (繪圖指令介紹、進階繪圖指介紹) 技術操作 7 04/08 AutoCAD:2D 基礎繪圖五 (編輯及編修指令介紹) 技術操作 8 04/15 AutoCAD:2D尺寸標注、配置與出圖 技術操作 9 04/22 期中作業繳交 4.17-23期中考週 10 04/29 建築2D平面繪製 技術操作 11 05/06 建築2D平面繪製 技術操作 12 05/13 建築2D平面繪製 技術操作 13 05/20 模型出圖與配置出圖 技術操作 14 05/27 建築2D剖立面繪製 技術操作 15 06/03 建築2D剖立面繪製 技術操作 16 06/10 建築2D剖立面繪製 技術操作 17 06/17 圖紙集 技術操作/業師 18 06/24 期末作業繳交 6.19-25期末考週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814
修課人數
26
本課程為上學期基本手繪圖學的延伸,與本學期建築設計(二)的輔助課程,本課程關注的重點在如何運用數位工具建立建築模型,以精準的2D繪圖來輔助建築設計,主要教學軟體為Autodesk AutoCAD建模技術教學,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AutoCAD繪製建築圖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步驟,掌握AutoCAD中文版的基本操作及用AutoCAD繪製、標註、列印建築圖形的方法與技巧;結合建築工程設計有關的基礎知識、國家和行業的設計與製圖規範,準確熟練的繪製建築總圖、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及詳圖。在後續的其它專業課程設計時能夠代替傳統的圖板、圖紙等工具,提高設計效率,並為後續專業課奠定紮實的基礎。同時在教學實踐中注意培養學生具有工程技術人員科學、縝密、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並注意激發學生應用現代技術的興趣和開拓創新的職業精神。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0.00%;專題實作與報告-8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 次 日期 授課內容 說明 1 02/25 課程介紹(教學內容、相關軟體、軟體安裝及取得方式…) 講授 2 03/04 AutoCAD 基本概念及繪圖原理 技術操作 3 03/11 AutoCAD:2D 基礎繪圖一 (AutoCAD 基本概念、指令輸入、座標系統) 技術操作 4 03/18 AutoCAD:2D 基礎繪圖二 (繪圖設定、操作環境、檔案服務及公共指令) 技術操作 5 03/25 AutoCAD:2D 基礎繪圖三 (圖層與物件性質、顯示指、物件鎖點運用) 技術操作 6 04/01 AutoCAD:2D 基礎繪圖四 (繪圖指令介紹、進階繪圖指介紹) 技術操作 7 04/08 AutoCAD:2D 基礎繪圖五 (編輯及編修指令介紹) 技術操作 8 04/15 AutoCAD:2D尺寸標注、配置與出圖 技術操作 9 04/22 期中作業繳交 4.17-23期中考週 10 04/29 建築2D平面繪製 技術操作 11 05/06 建築2D平面繪製 技術操作 12 05/13 建築2D平面繪製 技術操作 13 05/20 模型出圖與配置出圖 技術操作 14 05/27 建築2D剖立面繪製 技術操作 15 06/03 建築2D剖立面繪製 技術操作 16 06/10 建築2D剖立面繪製 技術操作 17 06/17 圖紙集 技術操作/業師 18 06/24 期末作業繳交 6.19-25期末考週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814
修課人數
26
108-2_建築設計(四)C
教學目標
中大尺度建築設計與公共性類型學 畢業設計操作 永續課題經營與鏈結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競圖-2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中大尺度建築設計與公共性類型學 畢業設計操作
教科書/參考書
實作課程案例研討
評分標準
畢業設計二階段評圖總評
學分數
4
授課時數(周)
8
開課班級
A10714
修課人數
10
中大尺度建築設計與公共性類型學 畢業設計操作 永續課題經營與鏈結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競圖-2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中大尺度建築設計與公共性類型學 畢業設計操作
教科書/參考書
實作課程案例研討
評分標準
畢業設計二階段評圖總評
學分數
4
授課時數(周)
8
開課班級
A10714
修課人數
10
108-2_建築設計(四)B
教學目標
建築設計四著重於人體空間尺度之規劃,由個人空間到小型建築物型態。希望學生由自身的活動觀察里街空間設計應注重的面向,並提出合乎使用要求、對應環境紋理之空間提案。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10.00%;實驗-0.00%;其他:小組討論-1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 第一次作業發題 第二週 設計發想 第三週 小組評圖 第四週 設計發展 第五週 全體草評 第六週 設計定案 第七週 總評 第八週 第二次作業發題 第九週 設計發想 第十週 小組評圖 第十一週 設計發展 第十二週 設計發展 第十三週 小組評圖 第十四週 設計發展 第十五週 設計發展 第十六週 全體草評 第十七週 設計定案 第十八週 總評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學分數
4
授課時數(周)
8
開課班級
A10714
修課人數
11
建築設計四著重於人體空間尺度之規劃,由個人空間到小型建築物型態。希望學生由自身的活動觀察里街空間設計應注重的面向,並提出合乎使用要求、對應環境紋理之空間提案。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40.00%;田野調查-10.00%;實驗-0.00%;其他:小組討論-1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 第一次作業發題 第二週 設計發想 第三週 小組評圖 第四週 設計發展 第五週 全體草評 第六週 設計定案 第七週 總評 第八週 第二次作業發題 第九週 設計發想 第十週 小組評圖 第十一週 設計發展 第十二週 設計發展 第十三週 小組評圖 第十四週 設計發展 第十五週 設計發展 第十六週 全體草評 第十七週 設計定案 第十八週 總評
教科書/參考書
評分標準
學分數
4
授課時數(周)
8
開課班級
A10714
修課人數
11
108-2_建築設計(四)A
教學目標
設計1. 式場氛圍 重點: 培養同學將情感(抽象)表達到設計內涵(具象) 設計2. 愛河案建築設計 重點: 從環境出發, 真實考量本土在地化之設計表現 評圖需求 1.設計說明 2.基地分析 3.建築計畫 4.配置圖與各層平面圖 5.立面與剖面圖 6.室內外透視圖 7.其他(由各指導老師要求) 設計規範: 1.A1版面 2.基地模和概念模 3.建築模型 4.A4計劃書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1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設計1. 第一週至第九週 設計2. 第十週至第十八週
教科書/參考書
Architectural design 2011-2012 EPFL/Selection of the best student projects The Language of towns and cities _ A visual dictionary GA Houses 130 Project 2013 世界住宅 世界一番美建築教科書 卒業設計日本一決定戦2012
評分標準
第一次設計平常與總評45% 第二次設計平常與總評45% 出缺勤與作品集10%
學分數
4
授課時數(周)
8
開課班級
A10714
修課人數
11
設計1. 式場氛圍 重點: 培養同學將情感(抽象)表達到設計內涵(具象) 設計2. 愛河案建築設計 重點: 從環境出發, 真實考量本土在地化之設計表現 評圖需求 1.設計說明 2.基地分析 3.建築計畫 4.配置圖與各層平面圖 5.立面與剖面圖 6.室內外透視圖 7.其他(由各指導老師要求) 設計規範: 1.A1版面 2.基地模和概念模 3.建築模型 4.A4計劃書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2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50.00%;田野調查-1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設計1. 第一週至第九週 設計2. 第十週至第十八週
教科書/參考書
Architectural design 2011-2012 EPFL/Selection of the best student projects The Language of towns and cities _ A visual dictionary GA Houses 130 Project 2013 世界住宅 世界一番美建築教科書 卒業設計日本一決定戦2012
評分標準
第一次設計平常與總評45% 第二次設計平常與總評45% 出缺勤與作品集10%
學分數
4
授課時數(周)
8
開課班級
A10714
修課人數
11
108-2_結構學
教學目標
建築結構力學為建造安全建築物最重要的一門學問,建築結構力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建築結構的 組成、規則,以及在各種載重、材質等因素下的作用力變化計算,包括軸力、剪力、彎矩、與扭 力四種力學及其組合。本課程將從基礎的力學開始介紹,循序漸進地說明材料的力學性質、應力 分析、柱的挫曲、塑性分析、靜定結構、靜定梁分析、靜定構架分析、靜不定結構分析等內容, 並期望將結構力學連結建築法規中的結構規定,以期能在建築設計中可以實際應用。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 1 週(3/1)課程簡介 第 2 週(3/8)建築結構基本概念 第 3 週(3/15)建築結構材料 第 4 週(3/22)建築載重與力 第 5 週(3/29)結構形式與種類(小考 1) 第 6 週(4/5)放假 第 7 週(4/12)結構力學 第 8 週(4/19)力學原理與公式 第 9 週(4/26)靜定與靜不定 第 10 週(5/3)期中考試 第 11 週(5/10)RC 斷面應力計算 第 12 週(5/17)木造與鋼骨斷面應力計算(小考 2) 第 13 週(5/24)結構基本設計 第 14 週(5/31)結構基本設計(小考 3) 第 15 週(6/7)結構耐震診斷 第 16 週(6/14)結構耐震診斷 第 16 週(6/14)結構耐震補強 第 18 週(6/21)期末考試
教科書/參考書
1. 建築結構入門,江尻憲泰 著,張心紅 譯,易博士出版社。 2. 基本結構學,Yuan Yu Hsieh, S. T. Mau 著,詹穎雯譯,東華書局。 3. 圖解超簡單結構力學,高木任之/著,林輝政/審訂,陳銘博/譯,世茂出版。 4. 圖解建築結構:樣式、系統與設計,Francis D. K. Ching, Barry S. Onouye, Douglas Zuberbuhler 著,張正瑜譯,易博士出版社。 5. 圖解建築結構學,池體演,實力圖書出版社。 6.建築結構系統,陳啟中,詹氏書局。
評分標準
作業 10%,出席 10%,小考 20%,期中考 30%,期末考 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714
修課人數
39
建築結構力學為建造安全建築物最重要的一門學問,建築結構力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建築結構的 組成、規則,以及在各種載重、材質等因素下的作用力變化計算,包括軸力、剪力、彎矩、與扭 力四種力學及其組合。本課程將從基礎的力學開始介紹,循序漸進地說明材料的力學性質、應力 分析、柱的挫曲、塑性分析、靜定結構、靜定梁分析、靜定構架分析、靜不定結構分析等內容, 並期望將結構力學連結建築法規中的結構規定,以期能在建築設計中可以實際應用。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 1 週(3/1)課程簡介 第 2 週(3/8)建築結構基本概念 第 3 週(3/15)建築結構材料 第 4 週(3/22)建築載重與力 第 5 週(3/29)結構形式與種類(小考 1) 第 6 週(4/5)放假 第 7 週(4/12)結構力學 第 8 週(4/19)力學原理與公式 第 9 週(4/26)靜定與靜不定 第 10 週(5/3)期中考試 第 11 週(5/10)RC 斷面應力計算 第 12 週(5/17)木造與鋼骨斷面應力計算(小考 2) 第 13 週(5/24)結構基本設計 第 14 週(5/31)結構基本設計(小考 3) 第 15 週(6/7)結構耐震診斷 第 16 週(6/14)結構耐震診斷 第 16 週(6/14)結構耐震補強 第 18 週(6/21)期末考試
教科書/參考書
1. 建築結構入門,江尻憲泰 著,張心紅 譯,易博士出版社。 2. 基本結構學,Yuan Yu Hsieh, S. T. Mau 著,詹穎雯譯,東華書局。 3. 圖解超簡單結構力學,高木任之/著,林輝政/審訂,陳銘博/譯,世茂出版。 4. 圖解建築結構:樣式、系統與設計,Francis D. K. Ching, Barry S. Onouye, Douglas Zuberbuhler 著,張正瑜譯,易博士出版社。 5. 圖解建築結構學,池體演,實力圖書出版社。 6.建築結構系統,陳啟中,詹氏書局。
評分標準
作業 10%,出席 10%,小考 20%,期中考 30%,期末考 30%
學分數
3
授課時數(周)
3
開課班級
A10714
修課人數
39
108-2_建築物理環境
教學目標
因應地球氣候急遽變遷與環境資源匱乏現象,對於未來建築設計人才之養成,除了對於基本建築物理環境之音、光、溫熱、空氣……等物理因子調控,需具備基本之認識與瞭解外,亦應培養建築環境永續發展之設計觀。本課程以基礎建築物理為主,建築設計手法之氛圍為輔,藉由國內、外案例之比較分析,與對於周邊既存建築之觀察記錄,培養學生從生活環境中體驗對建築物理環境控制之認知與瞭解,具備生態、健康及永續設計之應用知識,依據其控制原理針對不同類型建築物提出最適化之規劃、設計,進而幫助學生在建築設計中能關注到使用者舒適、健康需求及永續發展特性,使其建築設計儘可能符合永續建築環境之要求。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 課程簡介、建築物理環境學概述 2. 生態住宅案例分享 3. 建築物理基礎、綠建築設計賞析 4. 建築熱環境- 人體舒適度、建築熱傳、建築節能設計 5. 期中考試 6. 空氣環境 - 空氣品質概述與換氣、化學性汙染與綠建材、濕氣 7. 光環境 - 日照與採光、照明與視環境 8. 音環境 - 音環境基礎與噪音控制 9. 專題講座 10. 期末考試 11. 期末報告
教科書/參考書
建築物理:江哲銘,三民書局 漫畫建築物理環境入門:原口秀昭(陳曄亭譯)積木出版社 建築環境工學:田中俊六等著,簡裕榮等譯,六合出版社 建築物理環境:賴榮平、林憲德、周家鵬,六合出版社
評分標準
1 出席率 15% 2 隨堂練習作業 15% 3 期中考試 25% 4 期末考試 20% 4 期末報告 25%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714
修課人數
35
因應地球氣候急遽變遷與環境資源匱乏現象,對於未來建築設計人才之養成,除了對於基本建築物理環境之音、光、溫熱、空氣……等物理因子調控,需具備基本之認識與瞭解外,亦應培養建築環境永續發展之設計觀。本課程以基礎建築物理為主,建築設計手法之氛圍為輔,藉由國內、外案例之比較分析,與對於周邊既存建築之觀察記錄,培養學生從生活環境中體驗對建築物理環境控制之認知與瞭解,具備生態、健康及永續設計之應用知識,依據其控制原理針對不同類型建築物提出最適化之規劃、設計,進而幫助學生在建築設計中能關注到使用者舒適、健康需求及永續發展特性,使其建築設計儘可能符合永續建築環境之要求。
授課形式
理論講述與討論-50.00%;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20.00%;專題實作與報告-30.00%;田野調查-0.00%;實驗-0.00%;其他-0.00%
課程內容與進度
1. 課程簡介、建築物理環境學概述 2. 生態住宅案例分享 3. 建築物理基礎、綠建築設計賞析 4. 建築熱環境- 人體舒適度、建築熱傳、建築節能設計 5. 期中考試 6. 空氣環境 - 空氣品質概述與換氣、化學性汙染與綠建材、濕氣 7. 光環境 - 日照與採光、照明與視環境 8. 音環境 - 音環境基礎與噪音控制 9. 專題講座 10. 期末考試 11. 期末報告
教科書/參考書
建築物理:江哲銘,三民書局 漫畫建築物理環境入門:原口秀昭(陳曄亭譯)積木出版社 建築環境工學:田中俊六等著,簡裕榮等譯,六合出版社 建築物理環境:賴榮平、林憲德、周家鵬,六合出版社
評分標準
1 出席率 15% 2 隨堂練習作業 15% 3 期中考試 25% 4 期末考試 20% 4 期末報告 25%
學分數
2
授課時數(周)
2
開課班級
A10714
修課人數
35